《她和她的群岛》:母女之间,真的有不含诱惑的深情吗?

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一个术语:“不含诱惑的深情”。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不给你设任何条件。


都说母女连心,但这样的深情却令很多人望尘莫及。


现实中,多得是处不好的亲子关系。相处模式成了:你满足我,我才给你情感。


母女之间,会有不含诱惑的深情吗?


在易难的新书《她和她的群岛》中,女主李衣锦也有着同样的疑问。

她从小在妈妈的管制下长大,好容易长大北漂,电话那头永远是无尽的数落。


一次争吵后她咆哮到:“你是在养一个符合你心意,满足你母慈子孝的虚荣心的工具!长不成你期望的样子,我不配被你生出来,你也不配做我妈妈。”


有多少争吵,就有多少自责和叹息。


她们像相邻的岛屿,在风雨中孤独而倔强,却也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彼此眺望。


易难作为国内知名编剧、作家,善于描写女性内心世界,她笔下的人物情绪饱满,让我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角色的焦虑与突围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看完《她和她的群岛》,你会更加明白:就算我曾错过,也愿从此给她不含诱惑的深情。



01.习惯下的优秀,带不来真正的快乐


李衣锦的妈妈孟明玮有多强势,从给孩子起名就可见一斑。


出生时,姥爷翻了好几天书,起了一堆文绉绉的名字,姨姨们也各抒己见,差点打起来。


而孟明玮只悠悠说了句:“我希望她衣锦还乡。”这名字就定了。


谁都清楚,这事当妈的说了算。但谁都没想到,衣锦长大后非但没回乡,还成了家里第一个违背祖训的人。


除夕也是姥姥的生辰,也是全家最重要的团聚仪式。而此刻的李衣锦,带着恋爱脑,踏上了和男友回老家的火车,她太渴望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了。


因为在李衣锦看来,从小到大妈妈对自己的期望,都只有优秀二字。


胆子太小了,要练习当众讲话;声音太大了,要轻声细语。

太瘦了,要多吃一点;太胖了,要控制饮食。

太没上进心了,要去竞争;太要强了,要懂得示弱。


李衣锦就这样,在无数个好习惯中,自相矛盾地长大。


一边是感激,一边想逃离。因为自己想要什么,好像从来都不重要。


她习惯了达到“优秀”,也习惯了失去自我。


她带着什么都想要的期待,活成了什么都不是的样子。


很多母亲都对孩子说:“妈妈只希望你能一生快乐。”


然而祝福和行为,就像南辕北辙。尽管真心期望,提的要求却与快乐背道而驰。


情绪上头时,看别人家孩子优秀时,想到自己的遗憾时,就自然把“快乐”往后排,直到末位淘汰。


做母亲的都知道这样不对,却少有人选择改变,因为我们很容易把问题合理化。


比如“我还不是为了Ta好?”“我说得都是对的,以后Ta就知道了。”“我又不会害Ta。”


是啊,在标准答案面前,个人的小愿望算什么呢?然而人生不只是对答案,而是找自己。


这件亲手拉扯大的作品,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成为了你的骄傲,却失去了Ta的灵魂。


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快乐的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费劲心力的自己。


之所以会这样,是我们自身成长的“缺憾”所致。


02.拉扯下的主动,只是表面的顺从

 

李衣锦的妈妈孟明玮,也曾渴望快乐长大。


在还不懂什么是生活的年龄,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要求,就是最大的矛盾所在。


作为家里的长女,8岁就会帮个板凳,站到灶台前做饭。妈妈离开体制后,办了个冷冻厂,早出晚归。照顾两个妹妹的重任,就自然落到了她身上,顺从成了人生主旋律。


顺从并非天生,她也曾主动过两次。


1977年高考恢复,18岁的孟明玮一心想考大学。


而在一个夏夜,妈妈把她叫进里屋,提出要她到厂里帮忙,放弃考学的要求。


孟明玮梗着脖子反抗:“就因为有了妹妹,我就不能念书?哪个妈妈像你一样都不管孩子,我每天带妹妹,同学都笑话我,我就要念大学。”


妈妈压着火把话一放:“你能考上,我就让你念。”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高考落榜。孟明玮自觉理亏,出成绩第二天一早,她准备完早餐,二话没说去了厂子里。


妈妈气早就消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直言问到:“明年还想试试吗?”


孟明玮知道家里的难处,此刻听到软话,想到的只有责任。


于是她做了第二次主动的决定,只不过是主动放弃。


家里的长女,就这样主动成了新一代“顶梁柱”。


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经历过两次“主动”。


一次是主动守护自己的梦想,一次是主动亲手放弃它。


梦想仿佛总是父母期待的背面,需要花十足的力气才能被允许。


这样的较劲,增加的是彼此的损伤,于成长没有半点助力。


被死命拉扯大的孩子,成年后也容易对陌生人放手,对家人用力。


正如孟明玮的“叛逆”,在生了女儿李衣锦后强势复出,成了让李衣锦喘不过气的大山。


都说家是讲爱的地方,而多少人在爱里蒙头,哭成“傻子”,然后笑着扛起重任,成为一家之主,从此为家而战。


而生活就能因此平静了吗?


它看似平静,实则是将“不甘”压在了更深的地方。


像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一时被禁锢,早晚会以更大的爆发力重新出道。


不是星光大道,而是下一代的“教育”之道。


心理学上有句话是:“没有活出自己的人,会一直带着怨恨活着。”


只有当你自己在受限的客观条件下,找到活出自己的方式,体验到生命被照亮,怨恨才能转化,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



03.和解后的人生,才是爱的延续


怨恨终会在岁月里演变成无奈与悲悯。


李衣锦和孟明玮拧巴了30年,没做到“和妈妈不一样”,也没学会如何和睦相处。


在一个深夜,母女俩终于有了一场正常的谈话。


孟明玮问:“你一个人在北京工作打拼,累吗?妈给不了你什么,怨我吗?”


李衣锦无数次想过这个场景,也在怨气中想过无数种解气的回答版本。


但此刻真听到,反而平静了:“累。但不怨你了,因为怨你更累。我放过自己了,虽然没钱没房,没活成你想要的样子,但能踏踏实实做个普通人,已经很知足了。我希望你也能放过自己。”


孟明玮也终于释怀的笑了。对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放过自己很难,但至少此刻,她决定放过孩子。


她接受了李衣锦的现状,也接受她拥有自己选择的人生。


当父母抱怨孩子哪来那么多怨气时,也会发现自己总在抱怨:“不接受能怎样?”


用和解代替抱怨,认命的负面情绪才能得以消解。


其实孩子也不够了解父母,往往自己成为父母后,才体察到那卑微又善良的动机。


正如孟明玮得知老太太的尘封往事后,才认真反思了自己对孩子的方式。


也正如李衣锦不再因逃离魔掌而感到快乐,明白一切痛苦的归因,都没有那么简单。


易难在《她和她的群岛》中说:“血缘不是和解的理由,“她”才是。”


对家庭而言,找到痛苦根源和问责对象,又怎样呢?如果不能和解,关系依然是一潭死水。


家不是职场,轻则记过处分,重则卷铺盖走人。理解深爱的她,允许Ta真实而简单的想法,接受和互助才是持家之道。


付以深情的更好方式,不是彻底改变,而是稍微缓缓。


哪怕争吵,但吵完之后,给对方倒杯水。

 

改变虽小,也很容易回到惯性的老路上,但这样的和解,才让爱得以延续。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自恋是一股能量,他人的期待也是,只有两股能量融为一体,建立出深情的链接,才能自然而然的追求卓越,享受幸福。”


每个人都像孤岛,背阴的一面记载年轮里的殇,向阳的一面更迭生命的模样。


而流动的海水将岛屿相连,让亲情迷漫开来,羁绊着个性之下的心态。


她们表面顺从,骨子里的“不甘”一直在发芽。

她们不让人看到自己的软弱,却对家人敞开怀抱。

她们在阳光下和自己较劲,却在风雨里为别人撑伞。


俯瞰群岛,像每一个屋檐下,亲情羁绊的众生相。

纵经风雨,但美景常在。时近时远,却从未离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和她的群岛》:母女之间,真的有不含诱惑的深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