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判断新闻可信度

  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大量科学研究报道,怎样分辨哪些值得相信呢?VOX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7个帮你判断科学新闻可信度的技巧。

第一,明白“假设”和“理论”之间的区别。在科学里,假设是一种科学家提出的解释,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得到验证;而理论指的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有一些严格数据支撑的。如果作者频繁使用“理论”一词,但是没有给出相应的实验数据,那么这篇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注意“选择偏差”。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不可能给世界上每个人单独做一次实验,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较小的群体进行研究。可如果他们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没有达到随机的标准,研究就会受到选择偏差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具有偏向性。比如说,一些研究者倾向于招收大学生进行研究,因为他们更乐于参与实验,但大学生不可能代表所有群体。

这就是为什么来自全国代表性样本的民意调查数据,比在互联网上对任何人开放的非正式民意调查更可靠,即使互联网调查参与人数更多。

第三,不要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通常,科学家们会发现两个不同的变量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增加了。这表明它们可能是相关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中一个变量是导致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很有可能这只是巧合,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才能揭示两者的明确关系。

第四,寻找几个关键词:双盲、安慰剂和对照组、随机测试。最可靠的研究,尤其是临床试验,通常被认为是随机的、有安慰剂和对照组的、双盲的研究。

在严格控制的研究里,通常会有两个组,一个叫实验组,另一个叫做对照组。在医学研究中,对照组通常会得到安慰剂,比如发给实验组的是药,发给对照组的是形状一样的糖丸,这是为了区分药物的实际作用和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作用;

随机,指的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双盲,指的是研究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是实验组,哪些是对照组,只有设计实验的人了解全部的信息。还是以药物研究为例,一个双盲的药物研究,护士并不知道她给参与者的药是真药还是假药,这是为了避免她的行为中的细微差别会影响病人。

如果你正在看临床试验、心理学研究或者动物研究,但它并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而且没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进行解释,那么,你就可以质疑研究结果。

第五,注意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有多种形式。如今,科学和医学出版业最关心的是财务问题。例如,某个研究者获得了一家公司的资助,该公司能从其研究成果中获得利润。或者,这个研究者可能与公司有关系,比如担任董事会成员或无薪顾问,因此他有可能在未来从研究中获得经济回报。

第六,明白同行评议并不完美。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一种审查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几位独立的专家评审提交给期刊的论文。一般来说,如果论文没有经过同行评议,这个期刊的质量就不高。

但是,评审员并没有被要求尽其所能地确保结果是绝对正确的。所以说,同行评议通常是有帮助的,但并不完美。在论文的研究结论得到重复验证之前,我们不能说这篇论文的结果是完全可信的。

第七,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是好期刊。一篇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项很棒的研究。期刊和论文的质量都是参差不齐的,一流的期刊有时也会发表有缺陷的研究。

评估科学期刊影响力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影响因子(IF)。影响因子本质上是一种受欢迎程度。它计算了一个期刊的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相对于这个期刊自身的论文发表数。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这篇论文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影响就越大,也就越可靠。

以上就是7个帮你判断科学新闻可信度的技巧,希望对你有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个判断新闻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