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之光生生不息,精神之脊代代相传

红旗渠这个名字在我的印象中一种是初中课本上的红旗渠精神,另一种是红旗渠香烟。当时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想能不能有机会组团去参观,学习。这不,在大二暑假就迎来了这个机会,加入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暑期调研实践团,去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去回顾林县人民那段艰苦奋斗的历程,去感悟体会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十万英雄战太行,一渠清泉润百姓

在林州当地有着这样一句民谣:“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林县地处太行东麓,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石厚土薄,再加上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局面。因为没有水源,林县人民生活极其困苦,要奔波几十里才能吃上水,因为没有水源,林县农业,工业得不到发展,经济十分落后,是一个著名的山穷、地穷、人穷的酷旱山区。林县人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杨贵老书记的带领下,开始了十万大军,十年奋斗的艰苦修渠时代。为了引漳入林,为了重新安排林县山河,改变林县贫穷落后面貌,数十万林县人民投入了惊心动魄的修渠工作中。

修渠惊心动魄,壮举可歌可泣。10万大军战太行,81名英雄融入太行!面对当地经济得不到发展,科学技术落后,物资缺少等现实问题,林州人民并没有退缩,选择迎难而上,没有现代的大型机械,他们就用一锤一钎战太行,没有充足的食物与粮食,他们就饥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吞一口冰雪。我们了解到无数修渠英雄的故事:冒一人之险,保众人之安的“飞虎神鹰”——任羊城同志,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李改云同志,红旗渠上小老虎,两辈坚守劈太行的张买江父子。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这些英雄模范,正是这些先锋,才有了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听取红一代的爷爷奶奶讲述当年的修渠故事,感触颇深,为当年他们的艰苦奋斗,不畏困难,自力更生而感染。同时内心深处发出一种声音:如果当时自己处于那个时代,处于那种情况,面对如此大的困难,面对如此艰苦的修渠条件,自己会像任羊城爷爷,李改云奶奶一样迎难而上,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吗?我想内心有了肯定的答复,一定会的,一定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地方。

勤劳能干,勤俭节约,理想担当,懂得感恩

短短几天的实践活动,新时代的林县人民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勤俭节约,我们对全成机铸董事长宋全成先生进行了拜访。走进他二楼的办公室,入眼是一张简单整洁的办公桌,老旧的沙发。再往里走是一张单人床,宋爷爷休息的地方,一个衣架帽和一个洗脸盆架是宋爷爷办公室里的所有家具,办公室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很少。宋老先生简朴一生,面对这些老旧的家具仍不舍得仍,修修补补还能用。且他提到,现在有些剩菜剩饭,还是会放到冰箱留到第二天吃,不舍得倒掉。懂得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一代在修红旗渠的时候有一句口号:“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如今能有那么好的条件与环境是无数上一代人用血和汗换取的。对林县县委办公室主任郝主任采访时,郝主任对我们第一点寄语就是要懂得感恩,向过去感恩,前人修渠,后人喝水,同时也要向未来奉献,奉献自己的力量与爱心。

理想担当,筑就精神之基,成就光远之魂,我们来到了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集团领头人李广元以当代红旗渠精神为引领,用智慧、胸怀、胆略稳步推进企业的发展,在产业转型中勇立潮头。同时,公司以“发展企业,造福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使命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这就是当代企业家的理想与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才能更深层次的学习知识与经验。此次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等等。同时在这十多天,也加深了我们实践队员之间的友谊,一起生活,互相帮助,分工合作等。这次实践活动虽然时间短,但在我的大学期间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终生难忘。本次实践活动让我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更深一步,更深一层。我相信,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把红旗渠精神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自觉地把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念之光生生不息,精神之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