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1年换6份工作:有哪些职场问题是跳槽解决不了的?

前两天有个消息炒得特别火,

一个韩国选手因为自己的小人行为,

将短速滑健将武大靖摔出了赛道,

韩国人犯规之后不仅夺了冠,而且还受到裁判保护。

这个消息经网络传开之后,网友纷纷议论:

有人说这个韩国人太傻逼了,怎么不去si,

有人说韩国很来就是这样一个弄虚作假的国家,建立取消他们参赛的资格,

还有人说,他们为了金牌不择手段,竞技赛场不干净,武大靖太可怜了吧!

武大靖自己却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敌人强大,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他”。

小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世上,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共,说公平的人都不懂这世道,

还没有摸清做人的规律。

代表国家队出战的武大靖也是人,

是人就会被人陷害,被人污蔑,被人拖下水。

被小人陷害,任何人都会遇到。

而且糟心的是,我们既没有背景,又没有权利,也没有势力。

但是,一般人遇到问题,首先的反应都是抱怨领导,抱怨社会,抱怨大环境。

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以德报怨。

所以武大靖做的第一件事是进行自我反思:“这次我没赢,下次我用实力干赢他”。

管他是哪方的魑魅魍魉,通杀。

不久前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显示,95后平均工作7个月就辞职。理性地辞职当然没错,但如果一遇到困难就逃避,一言不合就走人,对于自身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职场中有哪些问题,是跳槽解决不了的呢?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前两天微博有个热搜是:95后觉得开心比薪资更重要。

很多网友在评论里说,当然了,反正现在又不能挣太多钱,当然在工作中怎么开心怎么来了。如果它让我不爽了,我就换一家。

热搜榜热议的一个95后小姑娘说:

“我又辞职了。这次在这个公司待了三个月,我实在干不下去了。”

这是姑娘今年换的第6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跟领导气场不合辞职了,第二份工作内容不喜欢辞职了,接下来的几份工作辞职和跳槽的理由各不相同,或主动跳槽,或裸辞,总之,没有一份工作超过3个月。

她说起来既开心又纠结,开心的是自己终于逃离不喜欢的工作,可以去一个新环境了,纠结的是,跳槽这么多次之后,她发现很多问题并没有通过跳槽解决,反而通过跳槽越来越迷茫了。

“我一直以为工作不开心是工作不合适,可是我越换越觉得,似乎没有完全合适的工作,我是该改变我自己吗,还是我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

她跳槽前可能没有想清楚“把职场当什么”的问题,只有做好定位,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和公司需要的是否匹配。

你想把公司当学校,觉得学到知识最重要,还是想把公司当成游乐场,认为在这里快乐最重要呢?

开心固然是好的,可是人生也并不是只有开心而已,如果想要在工作中只得到快乐,人生会比较艰难,因为就连人生,都是千滋百味。

而且对于这个姑娘来说,她并不是在这份工作做得格外圆满的时候选择了跳槽,而是在当下的工作逼迫得煎熬又焦虑的时候,逃一样地迅速准备简历,面试,然后离职。

看似水到渠成,可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那就是——如何发掘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如何挖掘自我的优势。

在招聘行业常常会提到素质冰山模型,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来的。

麦克利兰把不同类型的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知识和技能,这是外人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善提高。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自我认知、性格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比如以下这几方面:

1、角色定位:你的职场目标规划是什么?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还是带团队的Leader?

2、价值观:你如何与其他人合作?你喜欢做决策还是喜欢做执行?

3、自我认知:你有足够的自信吗?在遇到困难时你会保持乐观吗?

4、性格特质:你的责任心如何?自己手里的项目无论如何都要做到最好吗?

跳槽只能说创造了新的机会,但是机会和挑战是并存的。

如果我们始终没有弄清楚,自己想要在职场中获得什么,想要在五年内达到什么样的职业规划,那跳槽就仿佛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即便是换了几个泳池,也学不会游泳。

01

 比成长更重要的是 

 成长加速度 

周末的时候跟前同事聊天,提起来我们自从离开同一家公司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她去做了市场营销,而我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新媒体营销。

但是我们都明显感觉到一个现状:在职场中成长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慢。

当自己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很容易汲取到很多知识,但是再做个两三年,对基本工作轻车熟路后,成长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这就牵扯到一个类似于“成长加速度”的问题,它并不是一个线性的直线,而是在新手期陡然上升后趋于平缓,慢慢到达一个瓶颈期。

有些人在瓶颈期就停滞了,还有些人能够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突破瓶颈期进入下一个成长加速度阶段。

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的情绪就是:焦虑。

焦虑怕“被同龄人抛弃”或是担心“下一个被裁的是自己”,于是自己赶紧地做出选择,跳到新的阵营。

最近在听马东的音频课程,他提出来焦虑其实也是一种自恋,是因为我们相信本可以做得更好。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不会跟范冰冰比美貌,跟维密秀的模特比身材,但是会很容易跟身边的人比“成长加速度”。

可是如果不在一家公司待上足够的时间,很难接触到核心的业务和资源,95后的姑娘就提到她换的这6份工作,几乎都在做着边角料的工作,还没等主管让她上手运营,她就因为无聊和乏味say goodbye了。

在我们习惯喊着“逃离舒适区”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成长本身有其特质,瓶颈期的时候,既要寻求改变,又要守住耐心。

与其着急做出闪光的成绩,不如先守住这份工作,慢慢了解自己在公司架构里的位置和未来的上升方向,一点一点构建自己想要的成长路径。

这种规划一旦形成,它所决定的,是一个人思维的改变,也就是,从执行者到决策者。

02

 学会从执行者转为决策者 

在工作中大致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执行者思维,一种是决策者思维。

前者着重于执行具体细节,而后者更擅长做出方向的规划和框架搭建,由其他人来协助他执行。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前者可替代性强,而后者,很难被替代,往往会发展为领导的左膀右臂。

最可悲的职场发展,莫过于慢慢变成一个工具型的人。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个职场人在分享,他从原来的知名互联网公司,跳槽到了新的一家创业公司,而且还升了职,手下有几个小朋友,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仍旧是执行者的思维,对于不确定的工作不好下决断,让手下的人去执行。

结果手下的小朋友对分配下来的工作不服气,他没办法给出一个说服人的理由,领导觉得他管理不力,他只好自己亲自做执行。

做了半年后他说自己简直太累了,说是领导,可是连领导加员工的活儿一起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懂得分配工作,分配了员工又不满意。

他说:

“我发现有一种在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能力,是需要靠自己长期培养的,就是决策能力。”

为什么在工作中总是很忙?就是因为决策质量不高,不能一次性解决那些总是重复出现的问题。

03

 职场上,

 稳定输出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自律,它无法靠跳槽来解决。

它需要的是,你自己意志力的建设和日复一日的执行。

网上经常会有人问一些知名企业的HR,那种能够憋着出大招的员工,和持续保持稳定输出但没有太多亮点的,他们更喜欢哪种候选者。

她笑着说:

"当然是后者呀,工作中哪有那么多大招给你放呀,给你这个岗位的薪水,是为了让你做好岗位必须要做的工作。

别听什么老板说,你要做的比其他人更有创意更有新意,他的意思是,在做完必须要做的工作后,再比其他人有创意有新意。”

在职场中,稳定输出比什么都重要。

工作方式有准备度,启动总比其他人早一步,时间管理更加自主;

个人形象有识别度,给人留下始终如一的稳定印象,最大程度上淡化个人色彩但形成强烈差异化;沟通界面有可控度。

“商业是一个与不确定性共舞的游戏,让我们努力去做其中最确定的因子。”

这就是自律的力量。

04

避险式的跳槽很重要 

逃避式的跳槽并不可取,但是避险式的跳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位做直播运营的朋友,从今年5月份开始,就觉得现有的直播业务无论从运营方式,还是从用户数据上,都不太能与市场上的其他竞品相抗衡。

他开始尝试着参与线下的主题活动,跟大家一起了解行业内的发展动向,发现这类主题直播的需求正在锐减。

他果断开始分析目前的风口市场和自己的技能匹配度,最终在半年内跳槽到了另外一家短视频的平台。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但是风口一旦消失的时候,就算你是雄鹰也很难飞得更高。

世界的常态就是不确定性,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你跳槽过吗?

导致你想跳槽的原因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95后1年换6份工作:有哪些职场问题是跳槽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