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的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可以说十分权威,书中的结论,来自于塞利格曼30多年,对千百个成人和儿童所做的研究,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大量案例作为基础,因此对育儿有着十分巨大的借鉴意义。
人这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金钱,名誉,地位,健康,认可……?
归根结底,是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就是幸福感。而“乐观”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幸福感的获得。
要搞清楚如何乐观,先来看看它的对立面,悲观。人为什么会悲观?
作者告诉我们,最主要的原因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通过事情失败的经历,获得了一种不管怎么做都不会成功的无助感。长期的习得性无助后,人就会形成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让ta失去自信和勇气,并且放弃尝试。
失败本身不可怕,让孩子习得性无助才可怕。看看我们平时教育中通常有哪些错误的教养方式:
一是把自信强加给孩子。比如,孩子在玩积木,时不时会遇到拼插问题,会烦躁会沮丧,“看不下去”的你如果直接上手帮他完成,其实也同时剥夺了他通过表现满意获得更多幸福感的机会。因为这种看似帮助孩子的行为实质上把父母的自信强加于孩子,让结果“感觉满意”,但其实只会让他形成日后遇到困难等待救援的心态。
如何改变?
掌控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形成乐观心态的关键。家长需要的不是鼓励孩子感觉满意,而应该教他们如何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表现满意,使孩子获得掌控的能力。
二是不恰当的指责。生活中发生问题我们会跳出来告诉孩子需要停止不良言行,但是不是喜欢一概而论的用“总是”、“永远”去评论?其实,这样的“一棍子打死”的悲观性思维会让孩子永远看不到希望。
如何改变?
父母的解释风格,最终将成为孩子的解释风格。所以,首先要改变自己一概而论的评价方式。
比如,孩子考的很差,就可以说:你这次考试很差,但是有几个方面有进步。让他知道,他是“这次”差,而且并不是全部差。
同时,我们对自己和家人的评论也会影响孩子。比如,和孩子抱怨“你爸总是这样暴躁”“我总是有干不完的活”等等,而可以说“爸爸今天很暴躁,不过平时还是很爱我们的,他比以前有进步”“我今天很累,家务却很多”,总之,对特定的因素理性的评论,而不是形成泛化。
除了家长自己需要改变思维,同时也需要教给孩子乐观的思考方式,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教导孩子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作者用侦探福尔摩斯和糊尔摩斯的故事来尝试辨别“第一感觉”并不可靠,而是要寻找依据加以判断;
第二步,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ABC模式,把不好的事、自己的想法和后来的做法记录下来。告诉他这些想法并不代表实际情况,然后,再让孩子写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和其他乐观的解释。等孩子把这些反驳的证据都写下来之后,引导她,对比新的解释跟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放弃努力,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更加努力,从而学会反驳自己。
第三步,化解灾难,告诉孩子,在不好的事发生以后,根据最坏的情况、最好的情况和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分别制定反攻计划,计划防止最坏情形发生的一个做法,能促使最好情况发生的做法,和能应付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做法。
反思
听完书,我在思考自己有时候也会犯“一概而论”和“强加自信”这些教养误区,所以孩子们有时候表现出“我肯定不行”“有事情找妈妈”等习得性无助的言行。这次疫情,和孩子们分开的这段时间,我正好有更多的时间反思以往的教养模式,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更多的方式和孩子们沟通。
要教出乐观的孩子,先要有一个乐观的自己,一颗可以等待他慢慢成长的心,与其说是教育孩子,其实是在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