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优秀荐书类读后记推荐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真的不知所谓,晦涩难懂,于是专挑感兴趣的案例看,再去看理论似乎明白了什么叫人格的统一性。我的理解是一个人,我们看待他不能单凭他/她的某个行为就来确定他/她的性格,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同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直接定性。对我的教育启示是:试图找到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许你认为是不合理的,但却是符合该生的人格统一性的。

再说书中强调的对优越感的追求与自卑感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我读到了往往要强的孩子其实是自卑的。一定在某个方面他/她是被忽略的,或许他/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然对于儿童来讲,过度对优越感的追求(要强)的孩子自己就会让自己陷入痛苦是不可取的,父母、老师这时候就要干预,用爱和温暖告诉他/她已经很棒了,很满意了。所以,适度的对优越感的追求可促进儿童发展,过度追求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幸福感!

关于儿童对外界评价的反应。以我自己为例,小时候总会仰着头跟妈妈对话,妈,我会骑车了……妈,我会自己梳辫子了……妈,我这次考了班级十五名……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8岁了才会骑车,人家谁谁谁早都会了;都10岁了才会梳头发,别人谁谁谁的家长早都不管她(梳头发)了;十五名,咱胡同里人家考第一……所以我努力学习,争取让妈妈夸我一回,为我骄傲。回想三十多年来,这样的夸奖屈指可数。我的自卑我知道,我积攒下来的不自信全部都是来自于外界对我的评价。因此,如何让孩子自信?成人转换儿童视角吧,哪怕儿童进步一点点都值得被赞赏,否则,休想你的孩子自信阳光。

所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自己能改变以往对孩子们犯错后持否定的态度,而是俯下成人的身子以儿童的视角看待孩子们,多一些宽容和耐心。孩子们在遵循自己的意志在认知周边的人或事,乃至世界,探索的路上别说儿童啦,成年人也并不能都做到全部正确。

下面是本书译者写的译后记,读后认为是非常优秀的荐书类读后记,不仅介绍了作者及创作背景,还介绍了书中重要内容。学习下摘录过来。推荐给没读过这本书的小伙伴。

本书原著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所著。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自卑与生活》等。

但是,他的所有著作几乎都与同一个心理学主题有关—自卑与超越。阿德勒认为,人生而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自卑感可能来源于身体的某些缺陷,更多地源于儿童相较于成年人身体上的差异,以及儿童的生存成长都必须依赖于成年人,于是,在幼年时期人便有了强烈的自卑感。但是,也正是这种自卑感,使人产生了追求自身完美,克服补偿自卑的动力。阿德勒称这种追求补偿心理为“对优越感的追求”。自卑感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结。一个人只有感到自卑,才会尽力去寻求补偿,在此过程中得以成长。一个没有自卑感的人,失去了追求优越感的动力,他的生活将毫无生气,他甚至会得心理疾病。追求优越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以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活动为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激励人们获取更大的成就,使其心理积极健康地成长。这种人有较强的社会意识。而另外一种,则是为了快捷地获得优越感,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可,而只顾自己的努力,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最终可能会做出无益于社会甚至有害于社会的行为。这主要取决于其社会意识,也可以说,是社会责任感。阿德勒的学说著作都是以“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为基础,并强调“社会意识”或“社会责任感”。而本书也是基于这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思想而创作的。

阿德勒之所以会有“人格具有连贯性,一致性”思想,与他小时候的经历密不可分。

他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家庭。这个家庭中有六个孩子,阿德勒排行老二。小时候,他有一个典型的模范哥哥,相比之下,阿德勒是一个患有佝偻病、体弱多病的儿童,他直到4岁才学会走路,但还是无法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而在上学期间,因为数学不好,他也常常遭到老师的轻视和忽略,这种强烈的自卑促使阿德勒努力向上。最终,他创建了个体心理学,坚持人本主义,鼓励人们实现自我价值。阿德勒强调,个体的这种“自卑而超越”的思想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已经存在,并会对个体的一生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他创作了这本基于“自卑而超越”思想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

本书从个体心理学中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引用延展中的具体案例,前三章述及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对于儿童而言,其心理发展得不成熟,过度地追求优越感会造成儿童性格的扭曲,因此,需要家长老师等对儿童加以引导。

由此,第四章至第六章分析了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根源—为了克服自卑感,如何克服这种自卑感,以及如何有效地防御这种情绪,作者在此提出了合作意识,这种意识可以使个体通过和别人合作而取得自己的成就,从而使个体获得对社会有用的感觉。

第七章则论证了儿童的发展依赖于其从小在家庭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对这种处境的无意识解读。

第八章至第十章则说明儿童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例如学校等)时所面临的考验。

第十一章则以青春期的儿童为视角,解读了儿童所应该受到的性教育方式。

最后两章则分析了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失误,以及包括教育父母在内的补救措施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基于儿童为了补偿自卑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针对儿童的人格和心理所提出的教育方式。在理解儿童、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这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及其所涉及的概念,如社会意识(社会情感)、合作意识、补偿心理、假想心理等意义重大。同时,这些基本概念和这本书所传递的思想和文明,也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深受影响,获益匪浅,希望对正在看书的你也大有裨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优秀荐书类读后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