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随感

谈及儿童文学,我便想到了一个伴随我整个小学阶段的杂志《儿童文学》。在杂志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本刊适合9至99岁公民阅读。”我认为,所有的儿童文学都是如此。当然9—99岁只是虚指,儿童文学是属于所有人的,属于所有心里住着童真的人的。那是无关年龄皆能欣然喝下的梨木碗盛的荷叶羹,少不更事时是酸甜充饥,看尽桃花后是回甘润燥。

很惭愧,儿童文学伴我成长,而我在很久以后的今天才惊觉儿童文学给我带来了多少的快乐、感动和成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经由动画片改编,成为了多少90后孩子的童年回忆。而《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里则贯穿着我和妈妈共同的记忆。我至今记得妈妈在成年后再次看到《没头脑和不高兴》时的惊喜,也记得她给我讲这两个性格迥异的欢喜兄弟的故事时眼里闪过的光。她说我就是个“没头脑”,而我也说妈妈是个“不高兴”,我粗心做错了题,妈妈便会向不高兴一样黑着脸生我的气。这样的打趣里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记忆。而待我长大了一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从《狼王梦》到《最后一头战象》再到《第七条猎狗》......。那个有血有肉的动物世界让我沉迷其中,有时我甚至情不自禁流下泪水而不自知。也因为沈石溪的小说,我去了五次西双版纳,那个沈石溪插队的地方。我无数次和身边的人描绘起书里的世界,而每一次我站在西双版纳,看着吊脚楼,闻着木瓜香,眼见雨林之幽深,山谷之奇绝,我便更是对动物之世界,对自然涌起深深之敬畏。这种感觉直到现在回忆起来仍有一种让眼眶湿润的力量。同时,我也很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她的推荐下,我在假期阅读了很多的儿童文学作品。《爱的教育》里那些复杂的人名我已经忘记,每一个故事的情节也都在我脑海中慢慢模糊,但我明白,这本书确确实实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接受爱,也懂得了付出爱。《窗边的小豆豆》则是我在第一次阅读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翻出来再回忆回忆的书。小学的时候,我羡慕小豆豆的生活,我翻着书问妈妈,我为什么不可以到这样使人开心的学校上学。初中的时候,我觉得我或许不必去羡慕小豆豆的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之人生,我得到的爱与关心绝不比小豆豆少半分。高中之后,我有了将来要当老师的想法,再回顾起这本书,只觉得自己应该反思当下的教育问题,在未来有机会的时候寻求改变。而现在再读,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理想国虽然美好,值得引起思考,其中平等,尊重等观念也应该得到贯彻,但中国教育资源的总量暂缺,分配不合理,社会竞争激烈等很多问题下如果执意推行这样所谓的快乐的教育,结果或许是不尽如人意的。

  在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症结,以前我从未觉得这有任何的问题,而在我不断深入了解儿童文学后,便越发觉得这是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的。我们的儿童文学里有着大灰狼症结,作者的出发点自然是想教会孩子们防范危险,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心里塑造起了一个危险的世界。他们变得不再相信,在现实意义上,这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回归到艺术本身来看,一个儿童文学作品让读者变得怀疑,不信任,这是否背离了创作的初衷。如果在培养了孩子们的警惕意识的同时,可以在作品中多加入一部分与真善美相关的人物塑造和剧情展开,或许可以减弱这样的影响。而另一个症结是稻草人症结,这和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稻草人》有关,而又不仅仅出现在《稻草人》当中。作品本身自然是极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但是经由作品传达出的价值观则是相对沉重的。这个世界上灰色的部分过早地展现在了孩子眼前。稻草人在我的记忆里是田野的守望者,是丰收的守望者,是童话般美好的守望者。可叶老的《稻草人》却带着灰色的成人式的悲哀,几乎掩盖了我对孩提时代的稻草人的美好憧憬。《稻草人》这篇童话并不不温馨,给人一种破碎的幻灭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幻灭感或许正是作品灵魂所在,但是这种幻灭感给孩子带去的影响或许不是儿童文学所提倡的。孩子们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有着更好的理解能力,他们有着更细致的眼睛,更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长处也使得他们更易感受到作品中的悲欢离合。当然,我们应该允许儿童文学主题的多元化及所展现精神的多元化,在这方面来看,人生之沉重所贯穿的作品也无可厚非。但儿童文学所面对的主体毕竟还是儿童,把相对沉重的东西留给未来经历了更多,更具分辨力的他们去赏析或许更为合适。第三个症结则是小猫钓鱼症结。在我小的时候,那只不专心钓鱼的小猫常常作为反面典型出现在我母亲的嘴里,以此来教育我。坦诚地讲,我甚至到了大学,都没有觉得这个作品有任何的问题。我甚至觉得,这样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人生哲理,又具有实际教育功能,是十分值得学习及模仿创作的。但细细想来,《小猫钓鱼》的主人公是一只儿童形象的小猫,而非成年的猫,这点是极为重要的。一只幼年的小猫,和一个年幼的孩子一样,他们有着自然的天性。而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认为这种天性是不正确的,而且应该给予改造。这种改造不同于鲁迅先生希望改造国民性的改造,而是一种毁灭。儿童文学是天真浪漫单纯的,它带给所有读者的是一种重新感悟纯真的喜悦。或许在人生当中,我们需要克服天性,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去换得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我还是自私地希望,最起码,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那些不至于伤天害理的天性可以自由地表达。而最使我觉得遗憾的,是中国的儿童文学中“爱”的缺失,尤其是狭义理解的“爱情”的缺失。在一些主流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作者仿佛是刻意地回避着爱情。我帮助你,为你牺牲自己,是因为我善良,是因为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同志,但不能因为“我爱你”。“早恋”在中国是不被认可的,这种感情甚至是要被强烈谴责的。而实际上,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部分读者已经有了懵懂的爱的感受,而他们未必能对自己的这种感受产生正确的认知。在西方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爱情似乎是不那么讳莫如深的,甚至总是值得歌颂的。无论是《安徒生童话》中那个为了爱情幻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还是《格林童话》里诸如《青蛙王子》,《灰姑娘》,《莴苣姑娘》里典型的爱情桥段,都无一例外地展现着爱情的美好。正是爱让人学会奉献和牺牲,也是爱让人找回了自己,还是爱,让人变得更美好,让人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记得小的时候,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认为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幻想化的缺失症结,我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确实,国外的儿童文学中有着丰富的幻想色彩,从陪伴很多人童年的《哈利·波特》等作品中便可看出。但我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同样不乏幻想化的构思。《拯救MX型机器人》、《拯救天才》等是典型的科幻类儿童文学小说的代表,而《脚丫子的传奇》、《橘子鱼》等小说中也是以幻想为轴展开叙述的。可以说,幻想是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也是大部分艺术作品所需要的。而当前我们国家儿童文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非缺少幻想,而是幻想受到了局限。幻想是每个人都会的,但在大多数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幻想变得单一,看到开头,就能够猜到结尾,每个故事都有了套路,名家的作品被一再生搬硬套地模仿,我想这才是更为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儿童文学作品将失去它的魅力,作家为了幻想而幻想,那么书中的世界还会如此绚烂瑰丽吗?我想答案十分简单。同时,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极具幻想色彩并且适合儿童接受的。但是由于其中大多数没能够得到

我认为,这便是孩子的力量。孩子当然不只是儿童,那么,他到底是谁?这便是我所理解的孩子:孩子是指最初的人,也就是有一颗温柔、谦卑的心,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喜欢不义。他对事物有着直接的喜爱,而非仅仅拥有一个概念。他可能是一个弱者,不会对别人造成攻击。他可能90岁,也可能只有8岁。他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喜爱,凡事宽容。

这样的孩子,永远可以重新开始,可以重新修正自己的生存根据,不会来不及。因为,这样的孩子不属于时间。我们不可能重新成为一个儿童,因为人不能返老还童,但我们可以重新成为一个孩子。当然,成为一个孩子,需要重新学习的。而儿童文学便是给了你一个重新成为孩子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文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