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很多人都困惑过或正在困惑这个问题,无数文艺青年们也用这两个问题耍过酷。其实,在哲学和心理学上,这都是妥妥的热点问题。无论是虚无主义,犬儒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还是人本主义,都曾给出过各种各样的答案。不知道别人是否看懂了,反正我是一个都没搞懂。好在这些年一直忙得焦头烂额,没工夫纠结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今年因为疫情隔离在家,无意中读到了阿德勒的几本书,忽然找到一个让人惊喜的答案。这就对了,因为老人家郑重地说,"人生嘛,其实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
这个结局会不会让所有人都松一口气呢?原来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皆适用的人生意义。既然人生没有普遍意义,个体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定义它,诠释它,塑造它,用不着别人来操心了。所以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我的人生,管你什么事,管他什么事,管社会什么事,管世界什么事。
阿德勒最厉害的地方恰恰就是这个。他随之告诉我们,人生意义虽然是自己赋予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一个人要跨过很多坎,借助很多人,走过很多路,才能找到这个意义。当然,他通过总结自己的理论体系,给出了实现个体生命意义的几个路径,可以参考一下。
一、自我接纳
没有适用所有人的意义,所以也就没有最好或最坏的人生。但自己永远是追求生命意义的主体,不能靠上帝、父母和他人。这个世界在每个人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认知定义了你眼中的世界。同样,别人的认知也定义了他们眼中的世界。自己的世界自己做主,也允许别人在他们的世界里做主,这就是接纳的含义。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自卑感"是阻碍个体追求意义的障碍。这个自卑感来自于不能接纳真实的自己,所以要寻求所谓"优越"或者回避现实。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无法选择和改变的东西,比如人种、民族、长相、智商、血缘、个性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平凡,接纳自己会犯错误。想一想,在每天的各种纠结中,有多少是因为追求优越感而不得所造成的,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接纳自己不代表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心,但又都是这个社会的普通个体。没有人是为了满足你的期望而生,反之,你也没有义务满足别人的期望。唯一需要满足的,是你能力范围内对自己的期许。
这就是阿德勒提出的"自由”,也就是选择一条不害怕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二、建立横向关系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是所有烦恼的根源"。对于这个结论,人家做了非常严密的逻辑论证,有兴趣可以去读他的专著。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想一想还是很有道理的。假如世界所有的人都被一场意外毁灭了,就你一个人幸存下来,你一定不会再有世俗的烦恼了:因为没人嫌弃你丑,没有跟你抢资源,也没人跟你争胜负。但问题是你会幸福吗,不会的,因为你会孤独而死。 所以,没有人能脱离人际关系而存在。
针对解除这个烦恼,阿德勒提出建立"横向人际关系"的概念。所谓"横向人际关系",是相对于等级关系(包括地位、财富等各种可以分类的要素)而言的。它认同个体差异和平等,是一种互相尊重和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起方在"我"。是"我"认同个体的差异,尊重对方有平等权利,但并不强求对方有同样的认同。因为你无法决定别人的认知。
在阿德勒看来,建立"横向关系"主要是需要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人生课题",什么是别人的"人生课题"。人生课题在阿德勒的定义中,指的是"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个课题可以代表人生的三个重大责任,你的课题只跟你有关,需要自己承担,且有不被别人干涉的权利,即使这个人是你的亲生父母;同理,他人的"人生课题"也只跟他相关,也有不被干涉的权利。所以在自己的"人生课题"面前,他人如何看你并不重要,你不必要得到任何人的认可,更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赞美,但你一定要得到自己的认可,至少要能自由地选择,并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这就实现了意义的第一步。在他人的"人生课题"面前,要有足够尊重,认识到个体平等但有差异,即使无法达成您的期望,即使是你的儿女,其实与你无关。你能做的是"把马引导到水源处,但不能强迫马喝水"。
三、他者信赖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意义,需要完成从"自我关注"(self interest)转向"社会关注"(social interest),这就是所谓的归属感。简单来说,"自我关注"是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获得归属感就需要融入社会组织中。这个组织可以是家庭、单位、团体和社区等等。这个归属感需要真正融入,不当局外人,不做评判者。这个融入的前提是把他人看作伙伴,这就是所谓的"他者信赖"。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对他者不信赖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并据此判断世界是"不值得信任的"。这种判断会让人陷入封闭和敌对,无法发挥个体影响力,反而让自己的思维魔咒变成现实。就像西方一句俗语所说,"在手拿锤子的人眼里,四处都是钉子"。
四、他者贡献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包括在外面工作或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应该不全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那些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是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对个体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在进行他者贡献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所以,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获得自我价值感。
四、活在当下
即然人生没有普遍意义,也就没有永恒的意义,那唯一的意义就是当下。当下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控的东西。这不是鸡汤,不是说教,更不是啥宗教教条,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唯一关于意义的命题。
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我们所能做的是,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一直不停地走,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五、改变的力量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的祈祷文”。 改变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阿德勒给出的答案是"无穷大”。他认为,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因为我眼中的世界是由我来定义的,所以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一句著名的话是,“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40岁开始学的话,需要20年也就是到60岁才能学会。20岁开始学的话,加上10年,得到30岁才能学会。好在我们都有机会活到80岁,所以一切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