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该学习的:结构性思维
引子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高效沟通的时刻,但无论是上台演讲还是工作中的日常交流都会遇到以下问题。
思考的时候没有逻辑,大多数时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讲话时没有条理,费很多口舌却很难把事说清楚,没有说话的重点。
处理问题时效率低,东捡西漏,忙得团团转效果却不佳。
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与问题,那如何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呢?
结构性思维也许可以帮你。
什么是结构思维?
结构化思维(Structured Thinking)
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当你这样做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结构化思维,这将对你的职场晋升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思维决定发展,思维层面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结构性思维在二十世纪被广泛地应用在制造业管理,流程优化,等相关领域。时至今日已经演变成了逻辑思维的一部分,简意是通过结构性的思维分析更清楚、准确地表达论点、从而得到有效结果,在信息杂乱的今天,这种高效的思维方式则更受欢迎,并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里。
结构思维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大脑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是集中的也是发散的,点状的思维方式利于创意与创造,但在理性的工作中,点状的思维方式往往因为思维发散没有重点,结论缺少有效论点支撑而站不住脚,从而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与信任,结构思维就通过固定的骨架约束了思维的方式。
结构性思维第一步信息收集:
有效收集相关信息是要做的第一步,这里要注意的是第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第二是除了收集主要的核心信息以外关联信息也必不可少,全面地了解项目整体情况和周期情况对判断的精准程度更有利,切勿漏掉关键信息,往往一两个信息的缺失对一个方案而言就是致命的,你推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
结构性思维第二步分类:
完成了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分类整理就是第二部分的要点,结论的信息就是点状的,无法有效地支撑起像样的骨架,我们要通过分类来完成数据的展现。
举例:一场简单的用户调研
图1
图2
简单来说分类明确了信息的归类,这些归类就是你结论的支撑点。
结构性思维的第三步结论支撑: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A. 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B. 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利用 MECE 原则归类分组)
C.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D. 补充观点,完善思路
*MECE 原则: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Exhaustive。相互穷尽,不重叠。完全穷尽,不遗漏。
先发散,后总结。用这种方式思考,不仅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培养你的结构化思维。
图3
结构性思维的第四步思考与论证:
我们经历了信息收集-信息分类-结论支撑-还要经历思考与论证,思考的是因果关系。把起因与结果联系在一起,理想状态下,其它数值不变,当一个数值改变另一个数值也跟着改变,我们称其为因果关系。大家经常用到的A/B小组测试就是利用了因果关系原理来完成用户的测试,不停地因果测试。
结构性思维的第五步决策:
决策本身不是结构性思维中的必选,但我依然执拗地把它放在里面,以上的工作其实都是在为决策做参考,我以何种方式汇报自己的工作?用什么样的结构做 PPT?我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写作?这都是你拿到课题,经历过结构性思维后的决策,有思维没有决策是不完整的。
结构性思维的应用:
时至今日结构性思维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让原本混沌的思维方式有了基础的骨架和聚焦点,也让思路更清晰,决策更有效。
思维导图、鱼骨图、时间线、逻辑图、甘特图、流程图、导向图、说到核心本质都是结果性思维的产物。
我们养成结构思维的意义: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结构紧凑、结论自洽、是结构化思维的特点,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掌握了这一管理技能,将使你在职场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能够快速完成方案,而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够制作出周密的商业计划,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能够有效地安排好学习与工作,快速掌握新岗位、新工作所需知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结:
混迹职场多年,结构性思维用的多了会更加认识到,结构性思维中的思维比结构更重要,结构性思维掌握初期会频繁的使用结构模型约束思维重点,它会慢慢让你养成这种聚焦的思维意识,我甚至会不自觉的把一个稀烂的方案归类、重组、甚至按照骨架填充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分,在通过这些信息论证结论是否真实可靠。总之工作中的逻辑与重点,先从改变思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