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的“颜艺”表演是为什么

这几天跟不少小伙伴讨论了关于音乐理解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说到弹钢琴的表情,我国有两位表情帝,一位是抽筋派云迪大师,另一位是癫狂派郎朗大师,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他们的表情是在干嘛~


我们先想一个概念,舞台表现是什么呢?

其实归根结底是一种表演,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一点,钢琴是声音艺术而非视觉艺术,那钢琴家演奏的表情是什么?


有一次,郎朗曾经解释过,他的表情是为了理解音乐而去配合的,钢琴的演奏,或者说音乐的表现,一定是有情绪的,无论是明快还是悲伤,郎朗曾经用表情来去寻找那种状态。

比如欢快的乐段,用欢快的表情,可以让他更好的找到欢快的状态,以达到还原作曲家的意图,后来被他的钢琴老师说过一句话后,表情逐渐收敛。“虽然你表情开心了,但是你的声音并没有开心。”这句话让郎朗对音乐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高度,音乐并不停留在外表,而是声音。



有很多小伙伴问我,音乐理解到底是什么?


现在觉得音乐理解,就是理解音乐(废话)。。换种说法是理解音乐的叙述方式、再或者是用音来叙述。


我在刚开始喜欢音乐,想去探究的时候总是喜欢去挖掘作曲家的人生履历,然后往自己身上按,然后试着去理解作曲家的想法,其实郎朗大师的做法也是一样。


那究竟怎么思考音乐是正确的呢?


有的人说,是编一个故事,一个作曲家的故事,或者自己的故事,感同身受一下,尽可能去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

也有人说,是去参照作曲家的人生,找到当时作曲家的状态,然后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是什么情绪。

无论怎么做,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要清楚一点,那就是,音乐是艺术。


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为什么不会考虑作者呢?

比如我在读《茶花女》的时候,我不会去向玛格丽特在小仲马的人生中,是谁,为什么刻画的如此逼真感人,小仲马经历了什么等等。

我会读进故事,而不会跳出来看。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个问题,音乐是什么?

其实我对音乐的理解,就是用音符来诉说故事。


无论一本书还是一首曲子,作者或者作曲家的创作,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如果我们用理解生活的眼光来理解文学或者音乐,就已经掉进一个怪圈了。



音乐对我而言,是一种高于语言的表达方式,它没有文字说明喜怒哀乐,但是你却可以听出其中的喜怒哀乐;它没有一个字,但是表达的情绪确是千言万语也无法说明,总说音乐是高于语言的艺术,因为它需要的只是演奏者和作曲家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对作曲家的理解。


对于琴童而言,这一点很不容易。


就像我们读书,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被强迫看了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当时看真的是当做故事看的,就是小老鼠怎么找到奶酪,怎么失去奶酪,怎么再去找奶酪的故事,小的时候看,就当做故事看的,看的并不是后面深刻的道理与价值观,而是非常粗浅的形容词,比如高兴地、努力的等等,看过之后仅仅是记住了故事,并且总结能力也很糟糕。


但是随着成长,前几天又拿出来翻了一遍,感受就深刻了很多,我并没有觉得我的文化程度提升了,而是生活阅历增加了。


音乐我觉得也是这样,我们或许因为某一首乐曲而爱上音乐,虽然这首曲子是音乐,但是,音乐并不局限于某首曲子。


用音来讲故事,不需要语言,却能起到更深刻的共鸣,这就是我对音乐的理解。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不要把练琴当做表演,演奏家在演奏的时候,内心想的最多的还是声音是不是动听,而不是大篇幅的故事,那样的话很容易出现技术处理的失误,并且,如果练习的时候也是这样,就糟糕了。


我也见过很多琴童,在弹琴的时候自己很投入,但是声音很难听,这就是属于自嗨型演奏,针对学习而言是很好的,学的很用心。

但是我还是建议,在练琴的时候不仅是多一点理解,而是多慢速练习,毕竟表演是上台以后的事情。


总结: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传闻,其实都是作为理解音乐的辅助,就像肖邦很多练习曲的命名并非本人,都是后人的一些理解,由于形象比较贴切,最后就被定义了,其实这对于音乐而言,是局限了它的想象空间。

比如肖邦的练习曲op.10 no.12 我们把它定名为革命,其实定斗争也不是不对,定为任何与斗争相关的词都是比较贴切的,所以,音乐没有绝对的理解,而是需要多弹多听之后,有自己的理解。


音乐的理解,以量取胜,总之,多练琴吧,最美的光,往往在登上山顶之后,才会洒在身上。


最后,点个赞和分享表示对笔者原创的支持,在此谢过啦。

当然啦,可以踊跃留言,或许您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很多人呢?有问必答。

好咯,最后求一波关注,原创不易,不过您能看到这里,也是棒棒哒。


你可能感兴趣的:(钢琴家的“颜艺”表演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