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好不好”这个问题

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就有灵魂的拷问——我好不好?我配吗?我值得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男朋友没有及时回复我的微信,在女神节没有给我发红包,甚至忘记了我的生日,大多数情况下,女生内心会感到很大程度的失落、不安甚至是担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女生把被爱、被关注的功能与需求外包给了她的男朋友,当男朋友没有及时满足与看到这份需求时,女生的内心会退行到婴儿状态(或者叫孩童模式),特别是0-9个月的婴儿,这时她还未获得客体永恒性,也就是不满9个月大的婴儿因为看不到妈妈,会觉得妈妈消失了,而不是暂时不在她的身边,二者处于共生关系,这种消失给婴儿带来的恐惧是巨大的,因此支配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源于恐惧。而恐惧最深层次的对象要属自我价值,也就是我值得被爱吗?我是一个可爱的人吗?

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会把父母特别是妈妈对自己的关注与要求解释为是有条件的(除非妈妈曾经多次很坚定地告诉孩子——不管你如何都是值得爱与被爱的,而现实是很多孩子是没有得到过这种肯定的),比如妈妈喜欢勤奋自律的孩子,妈妈喜欢诚实听话的孩子等等,于是当孩子出现懒惰、放纵、撒谎、叛逆等行为表现时,妈妈往往会表现出拒绝甚至是讨厌和惩罚,一旦孩子表现得不好妈妈就不接纳时,次数多了,它们之间会形成稳定的联结关系,孩子自然而然会认为懒惰、撒谎、放纵和叛逆是不好的,甚至有这些行为表现的人都是不好的,将行为与人品挂钩,是我们成长过程里经受的最普遍的暴力。

当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需求的满足其实是有条件的,孩子是很本能地把自己装到条条框框里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这种人际相处模式复制到自己周围所有的社交关系里。于是自然而然,面对他人的有条件关注,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我好不好”这个问题。

难道只有我们做到好了,才值得被爱吗?才是一个可爱的人吗?好像在职场上、在激烈的丛林社会里,是这样的。在我看来,丛林社会的运转,是需要一套公平、可量化的竞争法则的,表现好自然获得更高的荣誉与地位。但我想说的是,不管我们身处哪里,其实都不得不面对“我好不好”这个问题。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女生面对这些情况第一反应或者说主要的反应不该是怀疑自己的价值、反问自己是否值得爱、不断纠结他到底爱不爱我,而是应该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我一直都值得被爱,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是了。然后再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一定要求他去做这些呢?我可不可以自我满足呢?其实,这些都是自己可以给到自己的。这并不是说,一个人活得不需要伴侣,而是没有伴侣也可以,有了伴侣会更好。

不因缺失而怀疑自己。我发现这会是人生不断有生命力和热情的源泉。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我好不好”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