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幸福取决于自身

        忙碌的快节奏生活能有效地填补日常的空虚,却也在停顿消歇时带来不可避免的迷茫和焦虑。由于人口众多和资源的不足,不知疲倦的工作学习与比较似乎是每一个亚洲人与生俱来的通病,“内卷”这个词简洁却又凝练的阐释了当代年轻人的现状。我也不能免俗地去为停滞不前的学习状况和望不到方向的未来而惴惴不安,在这时,叔本华所著的《人生的智慧》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直截了当的语言和精准生动的事例让我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去理解他所想要传达的意思,并能顺势结合实际而得出感悟。


      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观念中还带着旧世纪时所流行的重男轻女的普遍思想,例如反对女子出轨却能容忍如国王一样地位较高的男子找情人,再比如鼓励男性抱团、认为女性的贞洁是拴住男人的手段等等,这些在现如今看来都算是旧时代的糟粕,但是不能因为这点就全盘否定他的成就,他对于处世之道以及对个人与社会的思考是我看过的众多哲学家的理论中最认可也最能产生共鸣的。

        他在第六节中提出“局限总是更能让人幸福”。在我看来这句话与我国道家思想及其相似,庄子说过:“古之蓄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天下化。”任何事物和欲望都应该有局限,正如无垠的大海也肯定存在边界线,以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我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是不会得到满足的,我相信肯定会有人像韩信一样存在着多多益善的想法。而当欲望满足时却往往不会让人感到幸福反而会产生空虚,“满足”也不过是个带有时间性质的表达词汇,欲望是在运动并且不断扩大的,如果不去限制而是不断的填补它,人的这一生就会变成欲望的奴隶。个人拙见,当人逐渐长大,对世界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入,对各类事物的欲望也就随之增大,但是拥有才能并且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毕竟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完全全地去满足自己的私欲的,这时候若是不对情绪加以控制而放任其增长,就会产生嫉妒和厌世的想法,这是一种对应相连的关系,对事情保持合适的期待值,就能保证一定的效率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我们需要承受的痛苦。

      本书有个观点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原句应该是这样的:“唯一能够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以最呆傻的动物外皮”。生物大多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若是想要在群体里稳定且安全地生活下去,把自己伪装成无害的形象自然是有效的,并且人总是会对未知的东西产生恐惧,愚人对于智者的反感百倍于智者对愚人的反感,在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乌合之众》里面的观点,人习惯于在群体中生活就会丧失独自思考的能力,虽然主流价值观提倡团结并且鼓励团体合作,但是我认为人是需要拥有和自己去独立对话的意识的。我经常看到有些人在进入到全新环境时会流露出对孤独的恐惧以及结队的渴望,而泛泛的社交活动却总是会去迁就大多数平庸的人,在这时他们就需要把自己变得狭隘且匮乏,这就会造成现代人所说的“内耗”,即在群体心理学中把人们因为团体内部不协调而造成的各方面无谓消耗的负效应现象。对社交产生不健康依恋的人群的病因可以归结于对落单和孤独的害怕,但是人自出生来本就是独立的个体,若是将自身作为别人的共生或群体的组成而由此获取价值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在否定自己的存在。以更为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以上我不知所言的论述:无效社交不是每个人所必要的,人需要理解自我价值并且学会自我思考,在群体中还能保持思辨能力是人类的必修课。

      在结尾想提出一个略显不自量力的我对叔本华观点的反驳,叔本华认为人在出生时便决定了ta是个天才或是笨蛋,如果人生来就是笨蛋的话,那么无论接受多么优质的教育,也终生不会摆脱ta是个笨蛋的事实。首先在排除掉个体智商差异,并且忽略叔本华本人对于天才和笨蛋的定义的前提下,我认为绝大多数人都并不会有什么不同,人不应该被特定的词语去定义,就算有人是个被社会规则所认定的“笨蛋”,ta也有去追求知识的权利,也不妨碍ta去成为比今天更加聪明一点点的笨蛋。这是我认为叔本华思想中受到空间与时间环境影响下所具有的局限性,对我来说这稍微有些偏激,所以我想提出异议。

      叔本华的书对我来说是追求更深层次智慧的阶梯与进行有效反思的媒介,我很庆幸能在现阶段这个最好的时机读到它,我的思想并不成熟、文字也并不清晰,但是这毕竟是我品读完后对本书虽少却深的感想,所以还是斗胆把它记录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的智慧》:幸福取决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