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他们的提问:一开始,他们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后来他们问:为什么这样;再后来他们会问:为什么不这样;再再后来,他们会问: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提问历程,都是一部微缩的人类思想史。
希腊语里有个词叫:Philosophia,这个词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是“爱智慧”的意思。英文是Philosophy,我们中国的学者把它翻译成“哲学”,也就是有关智慧的学问,专治各种“到底是什么,到底为什么”。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本有趣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它被坊间推举为中国的《苏菲的故事》,而且别具一格。
作者
海天,本名李灿亮,70年代生人,祖籍湖南益阳,现居北京海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特聘战略咨询师,北京纵横知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
本书解读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共分为40章,用故事来解答经典的哲学问题,比如:“世界是实体还是虚空?”“世界上的东西可以分成哪两类?”“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吗?”
随着故事主人公奇奇,妙妙的探险活动的发展——这次探险再现了几乎所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智者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只有通过思辨的挑战,才能不至于走入岔路,惨遭不测,作者逐步对哲学知识进行了阐释。
在读这本书之前,不得不向您介绍一下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写的《苏菲的世界》,它作为世界知名的儿童哲学启蒙书而广为人知。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个故事里的故事,可以说是虚构里的虚构,全书结构精巧,发人深省。
作者通过故事里虚构人物苏菲和哲学家的最后“逃逸”,给故事小主人公席德,来赋予读者哲学超越物质世界而观察客观世界的奇妙视角。这本书是侧重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对唯心主义以及形而上学的哲学实践给予了充分的空间,比如说笛卡尔,斯宾诺莎,萨特等。
对于哲学家理论的谁是谁非,《苏菲的世界》并未给出泾渭分明的是非判断,而着重于启发思考。
所以,我们需要一本更符合中国哲学学习环境的图书,这也是《给孩子的哲学探险之旅》这本儿童哲学读物的主要价值所在。
更符合中国主流哲学思想
与《苏菲的世界》相同之处在于:这两本书都是给孩子们的哲学通识课,都是借由孩子和哲学家角色的神秘沟通,或者一起辩论和探险,最终指引孩子抵达哲学圣殿,获得哲学的思辨技能或者思维方法。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之旅》则借助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用一个探索神秘哭声的来源制造悬念,通过一次由“自由男神”的指导,完成探险,最终获得哲学世界里的宝藏。全书的最后用庄子梦蝶的故事,给孩子以发散型的哲思启迪。
与《苏菲的世界》有着鲜明差别的是:《给孩子的哲学探险之旅》更多地融入中国古代哲学和当代社会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更科学,更符合中国的教育实践需求。
哲学不同于科学,在不同的社会,不同族群,有着不同的哲学。对于中国的高中生,我们需要学习适宜于自己文化属性的哲学,所以选择好的课外读物,或者兴趣培养书,至关重要,不然我们连考试这一关都过不了,更谈不上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了。
正好,这本《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不仅将探险的最后神殿设在了客观唯物主义辩证法上,完全符合主流教育大纲,有助于孩子率先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好铺垫。
更符合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
本书的几乎所有章节都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家的智慧和思辨,比如白马非马,自相矛盾,道在屎溺,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故事盘古开天地,自相矛盾,拔苗助长,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愚公移山等等。
可以说,这是充分运用了东方哲学视角的哲学思想史读本,补充了西方学者过分推崇希腊-欧洲哲学的不足,能够让我们中国的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智慧,赋予他们基础知识的同时,增进了本民族的自豪感。
更加适合少年学生阅读
作者在每一章节之后,都为学生朋友们附上一幅漫画,风趣幽默,让小读者欲罢不能,而且让人惊喜的是,书的封皮竟然是一张探险地图,可以配合附件的哲学知识试题进行游戏。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知识发现,思辨训练,像一个故事,也是一场游戏。
比如说,书中贯穿始终的一条故事线索:主人公奇奇总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在完成探险任务后,奇奇得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从他妈妈怀孕到他长大的视频记录。在视频里,他看到了自己诞生,听到了自己的啼哭……
人类的生命有个开始,也注定会死去。所以,我们要学习哲学来认清世界的本质,掌握自然和社会最本质的规律,才能不至于迷失,陷入虚无,这是哲学送给所有人的礼物。
结语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是一本打开孩子哲学思辨的入门读物,通过巧妙地故事设计,配上漫画的解读,层层递进,启发孩子的思考世界的本源,以不断出现的婴儿啼哭声为悬念设置,引导小主人公去解密生死的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为中学生尽早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本不错的哲学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