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两首送别词

熙宁七年(1074),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有几首送别词送别僚友陈襄。


江神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

这两首词都是陈襄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时,苏轼作词送别。

第一首临摹歌伎口气,向好友惜别。

歌伎饯别时以扇掩面,偷偷弹泪,作《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是此情此景。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这句化用晋明帝“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笔意深折,情意绵绵。

末尾“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想象明年今日再驾着一叶扁舟在西湖寻觅旧迹,可人已经不在此地了,只有西湖的湖水依旧连着天。

结尾意境空灵,且情谊无穷,整首词格调虽然凄清哀婉,但是依然透漏着粗犷豁达。


第一首尚且有着粗犷的一面,第二首景象就更加清冷孤寂,读起来让人陷入深深的哀伤。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这一句是词人与临平山上的塔相比,高塔可以没有感情地迎送来往客人,可是人怎么可能面对友人的远去而无动于衷呢!

于是,归途中思念友人,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荧荧实写灯光闪烁,更像写自己的泪眼婆娑。

“秋雨晴时泪不晴”,秋雨停了,可是自己仍然泪流不止,以秋雨和眼泪相联系,语意甚新,情景交融,令人叹惋。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的两首送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