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四十五岁是一道坎。跨过去就是中年,之前是中青年。

        隔壁的王姐四十六岁,一生坎坷。

        初中毕业,先是在家务农,后来找了份工作,干了两年后结婚生子,刚准备憧憬未来,就遇上下岗潮,只好成了带孩子的全职妈妈。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再回归社会,想着对未来好好规划,结果发现自己只能做最简单的工种,工资低,环境差。断断续续一边打着零工一边陪读。熬到孩子高考毕业去上大学,刚想喘口气,老公又被诊断出了癌症,病痛折磨患者,治疗掏空存款,家里条件紧巴巴的,住院化疗吃药三四年,最后还是走了。

        送走丈夫,王姐想伤心几天,但这几年里医院进进出出的折腾着实淡化了这份伤心,更重要的是,她没有时间伤心,收拾收拾家底,她发现得赶紧赚钱养活自己。

        儿子刚大学毕业,自己找的实习单位,知道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万事不向家里人开口,从小知道要靠自己。王姐有时觉得一辈子的好运气是不是都给了儿子,所以儿子读书工作都很争气。而自己一转眼四十六,往回看,竟然想不起有哪几件是值得回忆和开心的事情。几份临时的工作,谈不上有事业;和老公凑合的二十几年婚姻,也谈不上多幸福。

        王姐有心中理想的中年,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上有老下有小,老的不算很老,生活能自理,小的不算很小,学习好又听话。当然,这是理想中年。

        对于真正的七零年代中后期人群,年龄其实是一个尴尬的存在。积极一点的,已经升级成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温吞一点的,二胎三胎刚刚上幼儿园,中间大多数还在苦逼的上班,在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在单位上有领导下有青年才俊的后辈,表面看上去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实已经被90后00后嫌弃,你想被别人称呼哥哥姐姐,别人却在犹豫是该叫叔叔阿姨还是爷爷奶奶。

        这是焦虑的一群人,与这群人跨年之隔的七零年代初期,有的人已经退休,流连于麻将室广场舞,过上了早上睡到自然醒,月末等着领退休金的愉快生活,朋友圈里每天晒的是网红地打卡,美食城潇洒。

        王姐基本不发朋友圈,她没有什么可以炫可以晒,夹在年龄缝隙里,上下不挨边。往上,她没到退休年龄没有退休金;往下,她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她必须去找工作。

        第一份应聘的工作是保洁员。她去了一个大型企业,签合同发五险一金的那种,结果人家一看她的年龄就拒绝了,超过四十五岁的不聘。王姐很气愤,四十五岁很老了吗?难道扫个地都扫不好了吗?

        第二份工作是月嫂,王姐自认为带孩子还是有经验的,可是人家家政公司开口便问有证吗?王姐无言以对。

        第三份工作是饭店的服务员,小饭店,上菜洗碗搞卫生一条龙。王姐马上接受了。

        从此王姐开启了她的新生活,每天早上九点到店里上班,然后大概晚上八点多下班,下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工作虽然忙累,好在老板非常贴心,店里的其他师傅和服务员也都相处融洽,晚上回到家不用做饭,也不用伺候谁,一个人安安静静追会剧玩会手机就睡了,惬意得很,竟然感觉比前面的三四十年都过得轻松安逸。

        父母劳累一辈子,前后脚离开。公婆还在,想起年轻时公婆在婚姻里做的妖,王姐没有动过去看望他们的念头,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念和期盼,毕竟丈夫还有另外四个兄弟姐妹,一家子大十几口人,恩怨情仇和鸡毛蒜皮就够他们忙了。

      等到每个月末领了工资,王姐都会给自己买一份小礼物,年轻时落下的,她自己补上。工资虽然不多,但因为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店里吃喝,一个人花销不大,就想着给儿子存一点,于是心里更加充实。王姐告诫过自己,绝对不催儿子相亲结婚生崽,一辈子不容易,让他们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吧,什么单身丁克她都接受,只要不重复她的人生就好,没有方向没有自我,简直是走一步错一步,错到不敢再迈出下一步。

        王姐开始慢慢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快乐。

        只是,王姐的这点快乐相较于她的双胞胎妹妹,却不值一提。妹妹也是初中毕业,在家呆了几年,觉得自己这只小鸟不应该被关在乡下这个笼子一样的家里,于是小鸟飞去深圳。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深圳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妹妹抓住了属于她生命中的机遇——爱情。年轻的妹妹姿色不算上乘,却贵在来自乡村,天然一脸纯真,性格活泼可爱,立即吸引了一个小小的富二代。这个小,不是说年纪小,而是说家产。因为妹妹来自国家级贫困地区,加上学历低,富二代家里不大看得上。拖拖拉拉了几年,最后终于成功上岸。一朝修成正果,妹妹立即成了皇后,随后连着生下两个儿子,就直接成了皇太后,全家唯她是尊。妹妹除了刚去深圳时打了几年工,结婚后就再也没有做过事,老公也是玩玩耍耍,家里产业虽然不是富可敌国,养活几个闲人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每次妹妹一回老家,就如同省亲。但是随着前几年的经济危机,加上老公不懂投资,中途亏了几次,儿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也是花钱的时候,所以也不敢像最初结婚时那般大手大脚了。得知姐夫得病姐姐生活困难,妹妹中途也帮过几次,也算雪中送炭,姐姐心里感激,轻易不和妹妹联系。

        姐妹俩出生只悬殊几分钟,无意中姐姐就成了姐姐。妹妹就成了妹妹。俩人一同读书一起长大,命运却给了她俩不同的盲盒,一个开启了惊羡,一个开启了惊险。王姐有时候会自问,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吗?

        当初读书时,老师们都一致夸奖姐姐,又漂亮又勤奋,是个好苗子。中考时,王姐考上了普高,妹妹考上的职高,但是家里太穷,上面的哥哥姐姐才刚刚开始自食其力,只能供得起一个人读高中,本来爸爸妈妈想送王姐,妹妹知道后就一直在家里生气,不吃不喝闹着也要读高中,结果不早不迟爷爷生病住院,准备交学费的钱交给了医院,还欠下了一笔债,俩姐妹谁都没有读成。王姐不怪父母,她心疼父母,一直在家里帮忙务农,后来托熟人在家门口的国营单位找了一份工作,一边赚钱帮父母养家,一边照顾父母。

      能够养活自己帮衬家人,王姐很满意,乡村的生活节奏慢,一时半会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变化,没有人提醒王姐还应该继续学习,也从来没有人能够想象国营单位也会破产,长辈们嘴里干一行爱一行的潜台词是一份工作就代表一辈子,身边的人大多如此。反而只有人提醒王姐,过了二十岁了,可以看人家了。看人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相亲。有人适时介绍了邻村的一位青年,看上去个人条件不错,有稳定工作,模样清朗,说话也和气,只是家里兄弟姐妹也多,负担重。家庭相当,加上年龄相当,没有什么好挑剔的,相处几次觉得还行,就成了。

        成了,就是一辈子。领证、办酒、住到公婆家,几天就完成了人生的转折,一步步按部就班,仿佛触发了一个开关,再也停不下来,王姐每每回忆这一段都有一丝梦幻感,怎么突然一天里就成了某某某的老婆,某某家的儿媳妇?也许在父辈的观念中,儿女的嫁娶是他们人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婚姻的实质在他们看来只是人生必经的一段历程,不问缘由不管后果,更注重仪式感和时间的持续?王姐不知道。

        王姐不知道还有关于什么是爱情,初中毕业后看过几本言情小说,都是表哥表妹要死要活的,她觉得那是吃饱了撑闲得无聊。而电视剧里一见钟情之类的桥段,她也没有经历过。读初中时,经常饿肚子,放学后还要急着赶回家帮忙做事,有没有男孩子喜欢她,她真不知道,反正自己没有动过心思。上班后,单位上倒是有几个年轻人,偶尔开开玩笑什么的,也没人当真。一想到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被人追求两情相悦的滋味,王姐就胃里反酸,她的青春简直就是外面水龙头下接的一杯生水,随意而无味,连白开水都比不上。老公家里穷得叮当响,五个兄弟姐妹里,丈夫已经算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所以哪怕一辈子只当了个小职员,仍然能力不大脾气不小,自此王姐开启的婚姻生活虽然谈不上是潘多拉魔盒,也类似火车驶入了无尽的隧道,靠着车厢内的一点点灯光照亮自己的生活。而那一点点灯光就是自己的勤劳执着和儿子的勤奋懂事。

        她是好女儿,但是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好而给她加分,命运也并没有因为她的这份懂事而垂青于她,反而处处刁难处处设卡。年轻时,她也有过不满,年过不惑后还时常困惑,直到父母离开,丈夫离开,她终于开始顿悟,向生活妥协,向命运诚服。

        王姐内心逐渐释然,一旦和解,一切皆可接受。

        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时圆时缺。王姐离退休还有四年,离全国女性平均寿命七十五岁还有差不多三十年,未来还很长,慢慢走,不用慌。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