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传奇史诗——《活着》

我怀着沉重的哀伤,打开这本书,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反衬出了我自己的卑劣。书中没有我想象的人间惨剧,书中没有控诉世事不平的怨愤,书中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书中没有悟透人生的教诲。只有平铺直叙的话语,朴实无华的言辞,但透露出的惊心动魄,如史诗传奇般成了诗篇,像温吞的水,缓缓流入我的心田,润开了一扇门。

那是理解千千万万中国劳苦大众的门扉,那是看清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的民族品性的绘卷。福贵和家珍,是中华民族的两个形象,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

先说家珍。“她们不在了也好,我死后就不用担心了。”家珍的一句话,展现出一种临终之前的无奈和自我宽慰,但更从中领略到看透生活的豁达。

骨子里,家珍是一个温驯但倔强的姑娘,对爱的人顺从低头,但认准了便不再回头。经历过过人生巨变的洗礼,家珍从起先的无法接受、拒绝见县长春生,到最后的认命心安、劝慰春生不要轻生,埋藏在其中的,是家珍对生命深深的眷恋和珍惜。

家珍对生命、对家庭的态度,展现出中国女性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善良纯真。这种品性,令家珍能够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她知道乱世人命贱,但依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尊重;她知道儿子、女儿的死或许可以避免,但依然选择接受;她知道自己的软骨病无药可医,但依然坚持工作而不拖累家庭。

家珍的形象、家珍的美好、家珍的品质,散落在千家万户的中国家庭之中,展现在无数中国女性的言传身教之上,那是一种如海般壮阔的雄浑之美,它是母亲温暖柔软的怀抱,它包裹着每一个受伤的灵魂,在历尽人间诸苦之后,依然保留着对人性最真挚的怀恋。

再说福贵。经历丧夫、丧母、丧子、丧妻、丧女、丧孙等人生中最痛之痛,但这些在福贵口中,娓娓道来、轻描淡写,宛如讲述平日生活琐事般,从这位老人的口中,传递到堵着的心里。平淡的语言,饱含着力量,在福贵干瘪黝黑的身躯里,饱藏着无限的人性力量。正是这份力量,让福贵历尽重重“劫数”后,依然看尽云卷云舒。

看着眼前的老人福贵,依稀能看到“败家子”福贵的那份吊儿郎当,跟黄牛没五没六,唱小曲游戏人间,可仿佛换了个灵魂般,曾经纨绔的笑容,现在看来坚毅而乐观。似笑非笑的话语,是强大内心的映衬。曾经多少次被悲伤、痛苦打击而弯下的腰,再也没有挺起来过,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强大的心。这颗心中,少了家国情怀的远大格局,没有纵横四海的壮志豪情,有的只是一个想活下去的念头。

“活着”成了福贵生活的永恒主旨。有多少人活着身不由已,有多少人活着空虚寂寞,在福贵这里,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一切的一切也都没有意义,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已。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就让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五千年未曾磨灭,无论是强弓劲弩的蒙古骁骑,还是侵略者的坚船利炮,都倒在看似颤巍巍的城墙之下。

千古悠悠而过,这“城墙”依然屹立不倒,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无论外族侵略还是天灾人祸,都难以企及的一个简单念头——活着。

福贵经历过大起大落,经历过生离死别,经历过战争洗礼,但仿佛这些事件都与他无关。他的人生在历史大变局之中,仿佛成了过客。他是历史的参与者,却更像是历史的旁观者。他用人生铸就的传奇故事,却仅仅只是将他平淡但不平凡的生活化成语言而已。

世事变迁,曾经的芸芸众生,依然熙熙攘攘,看不清彼此,看不见未来。唯有福贵所前行的路,那是一方土,那是一缕魂,那是一道光。卷帙浩繁的史册之中,无数的传奇故事渐欲迷人眼,但阅尽千载文,唯有福贵那瘦弱的背影,牵着牛,行走在人间。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人物的传奇史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