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诲专注于受苦:“我只教一件事——唯一的一件事——受苦(不
安、压力)和受苦的结束。”指出这一核心原则很重要,因为它就是佛陀用来指
向自己教诲的指南针。据说他弄清人类可以从心理上掌控不安之后,佛陀就开始
向其他人传授这些自然的规律,好让大家学会清楚地看清不安的成因,以及推而
广之,终结不安的办法。
《巴利三藏》第一教义的名字,就被翻译成“启动真相之轮”。 6 佛陀在文
中描述的内容,或许是流行文化里佛教最出名的地方:四圣谛。他首先拿出指南
针,告诉我们不安来自哪里:“诸僧众,苦谛,是这样,与不愉快的关联是受
苦,与愉悦的分离是受苦,得不到人所欲的是受苦。”他指出,我们的行为有着
逻辑性,就像指南针与物理定律相符合那样简单直接。如果有人对我们大喊大
叫,这感觉不舒服。我们与亲人分离,感觉也不好。一如指南针不断朝着南北定
位,重复这些行为,往往也会带来相同的结果。
接下来,在指出了不安的逻辑性后,他列出了它的成因。他说:“苦谛的根
源(因)是这样,它就是渴望。”他认为,如果有人对我们大喊大叫,我们老想
着让那人停止喊叫,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同样,当我们的配偶或伴侣外出旅行
时,相思和埋怨并不会让对方出现在我们的怀抱里(而且也会让我们的朋友心
烦)。这一教诲,就像是物理学教授画出了指南针的红色指针,说:“这就是
北。”从前,我们只知道有一个方向是北;现在,我们指向了南和北。如果我们
朝南(因),就会受苦(果)。我们只需要观察压力,就可以把它当成指南针用
了。
接着,佛陀发表了第三点意见,“放弃(渴望),交出去,从它当中释放自
己”,能“让人完全停止那种渴望”。朝着北走,你的受苦就会缓解。如果情人
离开一个星期,又如果我们不再对她日思夜想,而是专注于我们眼前的事情,看
看会发生些什么(我们说不定会感觉更好)。如果我们深深地投入到手头的任务
里,我们可能会忘记还剩下多长时间,直到她回来,接着:嘭!她回来了。
最后,佛陀指明了一条通往第四条真理,也就是能导致“受苦终结”的路,
他给出了详细的地图。
斯蒂芬·巴彻勒(Stephen Batchelor)在《佛教之后》(After
Buddhism)将四圣谛形容成一项“四重任务”:
理解受苦,
出现反应行为,要放手。
观察反应的消停,并且
开垦出一条……扎根于正念觉知视角的道路。 7
按照这样的框架,佛陀第一教义的语言(愉悦、不快、受苦)和他对因果的
强调,听上去就像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了。按照自动或下意识的方式行动,快速满
足渴望,反而给它提供了养料。我们已经看到过这种习惯循环的许多例子。在生
活中,我们习惯性地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差对情况做出反应,尤其是在没有得到自
己想要的东西时。对习惯性反应投以正念觉知,帮助我们退出受苦的循环——依
赖觉知本身,而不是陷入反应。巴彻勒毫不含糊地阐述:“‘生起’表示渴望;
贪婪、仇恨和妄想……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反应,都是我们与世界的接触所触
发的。‘终止’表示该反应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