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孔地,圣人万古青(与你同行,看人生的风景第31集 曲阜篇)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是中国的圣人,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是中国精神的主体。

孔子故里的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祭祀孔子与其嫡系子孙生活的府邸和离世后墓地的建筑群。祭拜孔子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孔子的伟大,俯首臣拜,而是让自己因感受到孔子精神的圆满,反躬自求,激励自己也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占地240亩。坐落于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系子孙的府第,是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

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其布局分三路:东路即“东学”,为家庙所在地和接待朝廷钦差大臣的地方。西路即“西学”,是衍圣公读书和招待一般客人的场所。孔府主体中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为“官衙”,设六厅三堂;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花园,又名铁山园。其平面布局为传统的四合院,全部青砖青瓦,与相邻的孔庙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建筑群。

孔府大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相传是清书法家纪昀手书。

孔府的二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屏门,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

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 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过去,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

大堂,五开间九檩悬山屋顶的建筑,为衍圣公处理公务、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是整个孔府权力的象征和宗法统治的中心。

六厅,位于大堂两侧,是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为孔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各厅的长官官阶正四品到七品不等,人员配备也不相同。孔府最为鼎盛时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此时整个孔府的在编官员,七品以上者达75人之多,可见孔府内的机构之庞大,权势之高贵。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及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挂着“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白话碑、慈禧太后手书“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

三堂又称退厅,是衍圣公处理公文的地方,堂的门前矗立着一块太湖假山石,寓意“开门见山”,各级官员来跟衍圣公讲事情,请开门见山,别拐弯抹角。

三堂明间正上方,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六代含饴”四字,蓝底雕龙金边。匾正上方镶金字“乾隆玉玺”大印,此匾为乾隆御赐。

内宅门,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戒贪图”,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告诫子孙不要贪赃枉法。除衍圣公外,成年男子不得随便进入内宅门,所以墙上有一特制石流,是挑水夫倒水的地方,隔墙流入内宅的水缸内供家眷使用。

前上房,位于内壁正北,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

前上房内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前堂楼,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是中国最典型的王公贵族的起居室。7间2层,楼两侧有东西配楼。前堂楼的明次间为客厅,正面上方悬挂孔令贻书写的“松筠永春”巨匾,意为孔氏家族长盛不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东、西两套间为卧室。

后堂楼,就是前堂楼的后院,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孔令贻之子)和夫人孙琪芳当年的住所。前为父亲的居室,后为儿子的住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父子相随的思想。

孔府后花园,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占地50余亩。后花园环境幽雅,景色美丽,面积比北京故宫后花园还要大。

孔子邮局,位于后花园出口处,里面有很多明信片和集邮册。儿子亲自选明信片并盖上各种纪念邮戳。

孔府恢宏的气势、雄伟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崇髙的社会地位使其获得了“天下第一家”的美誉。

孔庙

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孔庙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间。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的。

万仞宫墙是三孔景区入口,也是曲阜旧城的南门,“万仞宫墙”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旧时,只是迎接帝王驾临或接圣旨,有重大礼仪活动时才开此门。旅游日早上9点,万仞宫墙前的明故城开城仪式如约而至,庄严肃穆的晨钟、古朴悠美的乐舞,让游客们赞叹不已。

三孔景区联票价格140元,孔庙门票价格80元、孔府门票价格60元、孔林门票价格10元。景区开放时间为8:30—17:00。

在孔庙入门处小小数百平方米的范围内,耸立着孔庙“棂星门”、“道冠古今坊”、“德侔天地坊”、“金声玉振坊”、“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等6座牌坊。这些牌坊都是褒扬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的。

金声玉振坊,石刻,是进孔庙的起点。古代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


棂星门,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建于公元1754年,六楹四柱,铁梁石柱,柱的顶端屹立着四尊天将石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古时候人们祭天,首先要祭的就是棂星。而被后人神话了的孔子,传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专门来到人间施行教化的,因此说进了孔子的家门就是进了棂星门。

太和元气坊,位于棂星门和至圣庙坊之间,建于明代。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至圣庙是孔庙的别称,得名于孔子的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庙坊上的梅花篆刻是雍正皇帝的手书,特别是“至”字把上面的一横写到了下面,有些人认不出来,为什么这样呢?据说是因为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上不能封顶,所以倒过来写。

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内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架牌坊,分别为“道冠古今”与“德侔天地”,两个牌匾从“道”与“德”两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深刻内涵和孔子的崇高品德及在历史上的地位。

圣时门是孔庙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清世宗于雍正八年钦定孔庙正门名“圣时门”。

壁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绿荫匝地,芳草如茵。迎面3架拱桥纵跨,一水横穿,碧波涣涣,荷叶田田,环水雕刻有玲珑的石栏。水“壅绕如壁”,故名“壁水”,桥因而利名,称“壁水 桥”。

弘道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为当时孔庙的大门。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门”三字竖匾立于门额。“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原意为人能弘道,说人能指挥创造一切,非道弘人,并不是一切指挥人,这是赞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总结阐发前人之道而成为圣人。

过了弘道门,依次是大中门同文门,分别始建于金代和北宋,系当时孔庙大门。

奎文阁,始建于宋代,黄瓦歇山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栱。是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原来是收藏御赐书籍的地方,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藏书楼。

十三碑亭,过了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这里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始建于唐代,亭内存有唐至民国碑刻50余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蒙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之所,在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因坛周围环植一杏,命名为杏坛,以纪念孔子杏坛讲学的历史故事。杏坛是一座方亭,重檐,四面歇山顶,十字结脊,黄瓦飞檐二层,双重斗拱。曾有诗人描绘杏坛的景色,"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32米,长54米,深34米,重檐九脊,黄瓦飞彩,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周环回廊,巍峨壮丽。两山及后檐的十八根柱子浅雕云龙纹,每柱有七十二团龙。前檐十柱深浮雕云龙纹,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似脱壁欲出,精美绝伦。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中国最大的祭孔要地。

殿内高悬"万世师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联,都是清乾隆帝手书。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分侍左右。历朝历代皇帝的重大祭孔活动就在大殿里举行。

拜孔庙不光是为了祈福,其实同时也是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尊敬和敬仰。孔庙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书法、石刻、古木、文物、遗迹于一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孔林,孔府的北面,穿过大概三里多长的神道,就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林。孔林内老柏古桧,青翠苍郁,四周林墙长达十五华里,占地三千多亩,是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这里有六十多座楼、亭、殿、堂,还有难以计数的古代碑碣和丰富的地下文物。

孔府、孔庙、孔林。“三孔”古迹驰名中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书法演变等,都有珍贵的价值。因此,孔府素有“东方文化宝库”之称。

你可能感兴趣的:(曲阜三孔地,圣人万古青(与你同行,看人生的风景第31集 曲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