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马伊琍离婚:我们为什么对明星分手一点都不惊讶?

很多朋友问我们:“你们做自媒体平时那么忙,周末怎么过?”

一个合格的自媒体人会回答:“什么叫周末?”

这不,文章和马伊琍又不让我们休息了。

周日下午,离婚都要携手公布。

用的客户端都是华为。你说巧不巧。

文案话术也是配对的:感谢同行,彼此成就。余生漫漫,不问对错。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哪怕不知道古人“放妻协议”的原文里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些年写明星分分合合的公众号也没少引用过。大家早就眼熟了。

至于文章和马伊琍之间的那点事,吃瓜群众惊讶过,气愤过,遗忘了,又想起,好像也早就云淡风轻了。

比起关心他们为什么要离婚,也许问他们怎么现在才离婚的人更多吧。



就像这条评论的段子里说的,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娱乐圈还有什么瓜能让我们弹眼落睛吗?

纷纷扰扰这些年,没人再质问文章为什么要出轨了,没人再为马伊琍的原谅妥协而怒其不争了,除了少数人还愿意去围观姚笛当什么道德标兵,大家都很平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

说到底,当事人都说了一别两宽,旁观者何苦还执迷不悟呢?

当恩怨情仇和八卦逸闻都飘散在风中,我们都变得出乎意料的淡定。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我们不再相信看到的明星是鲜活的人,觉得这只是他们扮演的人设而已。

有的人扮演成熟暖男,结果现实里靠说佛讲学给年轻女性洗脑。有的人扮演乖巧少年,结果抽个烟都要被闹成大新闻。有的人扮演模范夫妻,结果早就各过各的两不干涉,哪里有什么感情可言。

这些人设,明星要负责吗?要,也不要。

自己的人设,自己当然有权接受或拒绝,真的崩塌了,不能说一点责任都没有。可明知是人设还要扮演,背后也有经纪公司和市场等等多方因素的“绑架”。

市面上缺暖男,你代言生活消费类产品的机会就显著提升。市面上缺鲜肉,你在潮流运动领域就可能异军突起。

在流量和市场的逻辑里,明星的任何事件都和关注有关,而关注的背后,则是赤裸裸的名利。

公布恋情可以上热搜,办婚礼有人全程赞助,生孩子有大把母婴品牌等着找代言人,离婚,自然也有离婚的价值。

明星离婚的价值有时是甩脱旧人设立起新人设,有时是知道绷不住了及时止损,但追究起来,大都有生意的考量。

有时候,为了多上点家庭综艺,多接点亲子代言,早就离婚的明星可以一如往常地在公众面前秀恩爱。

直到被拍到,闹掰了,大家才发现,原来民政局登记在册的离婚时间,比我们知道的要早太多了。

类似的故事看多了,谁还把明星分分合合的戏当真呢?

以前明星还有戏里戏外之分,现在就是一场楚门秀,真假难辨,也不想再辨。

我们普通人不再一惊一乍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明星生活的想象已经脱敏了。

一方面我们知道,眼见的事实,未必等于真相。它们只是繁复的真相链条上允许披露出来的部分。至于是明星让我们看,还是经纪公司让我们看,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都是懒得去刨根问底的事。

在今天,明星之间的是是非非,如果没有两三次反转,都谈不上什么值得吃的瓜。

另一方面,在我们眼里,明星身上的光环也在逐渐褪去。

过去谈到明星,总想到镁光灯下,鲜衣怒马,名利场的生活多少叫人羡慕。

现在看多了,越来越理解,命运的赠与都在暗中标示了价格。那些动人的诱惑底下,都是普通人压根无力也不想去承受的阴影。

原来明星也有日常生活要磨砺,也有夫妻关系要妥协,也有熊孩子要带。那些真人秀有意无意地向我们展示着,虽然有的明星一辈子都有人剥虾,但还是要自己做饭,有的明星夫妻之间,也有那么多话不投机。

这种明星平民化的进程,拉近了明星和普通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让普通人更容易在明星身上找到代入感。

既然心理上觉得我们和他们的差别没有那么大了,看着不爽骂上几句,心疼起来祝福几分,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明星、流量和市场,把追星吃瓜变成了一套标准。我们都是这套标准直接的销售对象。

久而久之,文章马伊琍也好,李晨范冰冰也罢,或者别的谁,不过是我靠消费你杀时间,你靠我造流量名利双收,如是而已。

想明白这些,我们就不必为明星的离合大动肝火或者泪眼婆娑,一笑而过就好。毕竟,轻轻松松吃个瓜,和谐快乐你我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马伊琍离婚:我们为什么对明星分手一点都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