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新教育教师随笔    县直中学  曹鲜姣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师及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故教师要使教学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氛围。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一方面,学生可把客体变成自己所需要的对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主体的认识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进而建立起新的主客体关系。实际上,学习就是一个对客体的无限追求和逐步占有,不断扩展学习认识的范围和领域,使“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化的过程。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科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是教师时刻不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二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发掘知识间或隐或现的联系,建立历史认知结构;三是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体现其主体地位,使其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并主动地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