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想做个思维导图,但思维导图的工具用得不熟悉,想找别人做,却要沟通半天,表述自己的思想,太浪费时间。所以,只好以文字的形式把整个《论语》的结构先串一下,这样方便进入以后的具体内容的讨论。
《论语》上半部讲“理”,共十篇: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
上半部把孔子的思想的核心进行了阐述。第1篇--第4 篇为一个系统。第1篇《学而》,讲的是为学,是“安身之道”,人一辈子要追求什么样的学问,追求什么样的道;第2篇《为政》,讲的是教化之道,是学问的外用,是菩萨道的精神,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外用自己的学问,是“立命”之道 。第3篇《八俏》篇,讲的是礼与乐,这是第2篇《为政》篇的姊妹篇,教化要怎么做?只有通过礼与乐的系统来建立教化与文化的传承;第4篇《里仁》篇是第1篇《学而》篇的姊妹篇,解释为学所追求的那个仁,到底是什么?所以说,第1篇--第4 篇为一个系统,基本把孔子的思想讲完了,把整本《论语》讲完了。
人的思想其实没有那么多,所以说,读书要越读越薄。一个安身之道 ,一个立命之道 ,孔子的思想有这么多差不多了,核心就这么多。但是一延伸开来,又是无穷无尽的。一可以变出千千万万来。
第5篇--第6篇为一个系统。通过孔子的学生来证明孔子的思想,为前面第1篇--第4篇的二个思想观点作论据补充。
第5篇《公冶长》,公冶长自幼家贫,勤俭节约,终生治学不当官。还因误解坐过牢,孔子将侄女许他为妻。说明孔子不重事业与功名,重的是道德,所以第5篇《公冶长》是”安身之道“的论据补充;
第6篇《雍也》,“雍也,可使南面也”,学问好,道德好,有帝王之才,是孔子学生里面政治方面的代表人物。所以第6篇《雍也》篇是“立命之道”的论据补充。
第5篇--第6篇,成一个系统,是第1篇--第4篇的孔子核心思想的论据补充。与前4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思想体系。
第7篇《述而》,是孔子自己的话,对前面6篇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把前面6篇的思想推向一个高潮。所以,第7篇是这个系统的结束篇章,第1--第7,共7篇,有思想,有论据,有结论,把孔子的二个重要思想--“安身之道”与“立命之道 ”作了一个精彩的演绎。
第8篇《泰伯》篇,通过泰伯让王的故事,对孔子为文化的传承做出的贡献作了历史评价。孔子是天命的文化传承者,是“素王”;
第9篇《子罕》篇,对孔子高深的学问与修养做了历史评价,“不可及也”,是“圣人”。
所以,第8--第9二篇,也是一个系统,是对前面7篇孔子的思想体系做出历史的评价,一个是“素王”,事功上的评价;一个是“圣人”,修养上的评价。这样层层递进,到了第9篇,还是一个严密的思想系统与逻辑系统。
第10篇,《乡党》篇,是整个《论语》上半部的结束篇章,从极高潮的地方,又回到平常的地方。前面,还在讲孔子的伟大,孔子的“不可及也”,第10篇笔锋一转,又回到了平实处,讲孔子日常生活的装衣、饮食、言语与行为举止等生活细节,极高明而道中庸也。
整个《论语》上半部,共10篇,讲的是“理”,是孔子的思想体系。10篇文章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成了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着墨非常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