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诗词想到的

最近一阶段自己读,带着学生读古诗词,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会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达到了渲染清冷气氛的效果,开端格局辽阔,映衬人物之孤愁;在讲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又会说你看这里借写自然环境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天气状况,寒蝉等意象自然是烘托离别感伤时的气氛;于是在我们讲“薄雾浓云愁永昼”时,孩子说,老师你不用说了,我们知道了,它交代了时间,渲染了压抑的氛围,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愁苦,而且它还有直抒胸臆哟!于是我的这些孩子就觉得不就是这些嘛,我懂了,不必再读了!于是,睡觉。

我在思考今天我们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何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我们读诗,可已然很少有人去写古体诗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已死的语言。有人立马出来说,你这太狭隘了,你想想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啊,我们应该传承。可我们不是看到好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被送进了博物馆,除了供一部分学者研究外,平常人也不过绕一圈看个热闹罢了,不会说看到《清明上河图》于是就有了挥笔着墨的欲望,乃至要为优秀文化而献身。我当然不至于否定在这个时代有人为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而付出的心血,但我们也应当明白,如果这些文化研究甚至文化本身无法对现代人产生意义,仅仅是这个手法那个作用,那它确实也可以被送进博物馆了。

可我们还有人在饮哦着古老的诗句,我们依然可以从“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中获得爱情的感动,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中获得人格感召,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感受词人的愁闷。在今天,我们通过诗词跟古人对话,了解某一时刻他或她内心的真实情感或想法,而这种了解,或者就像叶嘉莹老先生今日所说的,它是一种精神的感召。

但我想,还不止这些。诗人为什么执着于所谓的借景抒情?这不是一句“因为中国人的含蓄”能够解释清楚的。

“杨柳岸,晓风残月”,词评家说它“几近风雅”;易安词中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竭尽思虑创作五十首词竟不能胜过。一些至今流传的词句其魅力来源除了把难以言说的人类情感说得淋漓,或还昭示着一种参悟生命的独特生命。

我们今天把时间定格在手机或手表上,却很少关注外在的时序变化;我们今天了解生命的知识,大部分人是借助教科书或者其他书籍,书上说细胞是这样的,它就是这样的,说地球引力是存在的,它就是存在的。相比之于古人,今人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人造物,并借助这些来构建生命意义本身。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把目光放在外界自然上,借助自然来领取生命的道理。“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池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于其中寄予对生命的轮转感悟,它以天气、池台作为参照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内心满是家国沦亡、身被幽囚的苦闷,可是无人能解,也无人可诉,只能对着这美好的景色发发牢骚,景物再美有什么用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们都做过梦,可词人笔下的梦到底是何意味?又为什么要酹江月?或是梦的虚幻与短暂恰与人生相似,大江东去淘尽古人,也终将淘尽今人,只有那江月看似永恒,“年年望相似”,被贬黄州,或让他对生命有了别样的认识与感悟吧!

自然科学是对外在自然规律的发现与总结,进而应用。对应来看,古人直接在自然中感悟生命可能的真谛,进而寄托情思。这样看,我觉得古人倒比今人聪明和有趣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古诗词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