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男孩,看到妹妹一直哭闹不停,父母吵架,母亲醉酒,压到妹妹,妹妹一直哭个不停,男孩子忽然想到老师说的,"有困难找警察"于是拨通了110的电话。
好在警察叔叔都很负责,认真倾听孩子的电话和男孩保持联系,确定了男孩的地址,并赶快来到事发地点,阻止了一场事故。
很多人都夸孩子懂事,我却看到了孩子的无奈,本该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孩子,却要承担起照顾妹妹,照顾家人的“顶梁柱”!
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孩子带来哪些伤害?想起我读过的一本书《原生家庭》。其实原名叫《有毒的父母》。书中把有毒的父母分为五种类型: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种父母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不尊重子女的想法 ,觉得自己就是权威 ,当孩子反抗就会说我还能害你不成 。
典型的代表就是《小欢喜》中英子的母亲宋茜。
她控制英子的一切,包括英子的饮食起居 ,包办着英子的一切,她不允许英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许英子的父亲来看望英子,英子一旦反抗,就说自己如何辛苦如何付出,让英子从内心愧疚。从而达到自己控住的目的。
这种类型的孩子在成年后常常会怀疑自我 ,为曾经反对父母的行为而感到羞愧 。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
更有甚者会将对父母无法发泄的情绪转移到自己的配偶或者孩子身上。
不称职的父母
这种父母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没有意识到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会需求 、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
就如同案例中的父母 ,父母自己不成长 就格外需要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来照顾父母的需求 。
孩子别无选择 只能被迫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会习惯成为一个照顾者的角色 。
在他成年之后, 多半也会扮演照顾者的角色 ,即使遇到一个不合格的伴侣 ,他会期望照顾对方,改变对方来符合自己心中的期待 ,但最终只能失望 。他会在心里想 :为什么我碰到的人都和我的父母一样的人!
操控型父母
这种父母对孩子有过度的掌控欲 。不愿放手 ,缺乏边界感 。
操控型父母包括直接操控和间接操控。
直接操控型的父母比较直接干涉孩子的任何决定,他们善于打击孩子 ,维持孩子的无力感 。
间接操控型相对比较委婉 ,他们巧妙控制 ,善于制造内疚,让你内疚的方式来影响你的决定,比如旁敲侧击的说,隔壁家的媳妇都生二胎了,反正我会帮你们领……
这种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通常有两种 ,要么投降, 接受父母的安排 。要么叛逆 用激烈的方式反抗 ,具体表现为青春期的时候 ,抽烟、打架 、逃学 ……当他成年了之后 与父母不相往来 。
酗酒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喝酒 ,有时喝完酒之后还会产生家暴,脾气暴躁 ,动辄打骂配偶孩子。
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长大了之后性格会过于孤僻 ,不愿信任别人 。
同时还会有过度的责任感,想要拯救别人 ,但他们通常拯救不了任何人 。
虐待型父母
虐待型父母分为: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和性虐 。他们通常认为暴力是合法的行为 他们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 。而且他们通常也是在暴力的环境之下长大的 。
他们奉行的是挫折教育,但是打骂其实是攻击并不是教育。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童年治愈孩子一生,不幸的童年却要一生来治愈。
如何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①表达愤怒,释放情绪
只有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满足其他人的需求。
跟自己的父母好好聊聊
☞你曾经做了哪些伤害我的事
☞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它怎样影响了我的生活
☞我现在对你们的要求是什么
②明确诉求,坚定自己的立场。掌握主动权。
父母可能会攻击你 ,否认事实和推翻你所说的一切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反应,不要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坚定自己的立场回应他们,你不记得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父母还有可能会打感情牌,我这些年如何辛苦,如何累……
你也要表明我会负我作为子女的责任,我不是要惩罚你们,或者要你们补偿我,我只是要直面自己的恐惧,战胜自己的恐惧。
③每周给自己制定计划与外界联系
☞比如读一本好书
☞看一场电影
☞约朋友吃饭或者出游
☞增加运动量
☞打扫卫生,清理不需要的东西,做好断舍离
……
④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声说:这不是我的错
大声练习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我不需要为父母的无能负责,我不需要为父母的失败负责,我不需要为父母的人生负责……把自己心中的怒火怨气全部发泄出来!
⑤当我们的行为不对时改变自己
我们会学习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来对待自己的配偶、孩子、亲人、朋友。及时纠正自己的过错,时常反省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在幸福的家庭,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却可以决定我们的孩子有怎样的原生家庭。与自己和解,做自己的主人,一想到我们都有改变可能,我就充满希望。
有人说过我们不可以让雨停,但我们最起码可以打把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