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标题纠结了好久,原本想把标题命为《请让隔代教育在我们孩子这代结束吧》!但最后还是决定用这个。
自己从小就是在外婆家长大,几年都见不到爸爸妈妈,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那个时候自己真的很羡慕那些爸爸妈妈在家带自己的孩子。尽管有些时候她们会因为自己调皮捣蛋被父母打骂,但我还是觉得他/她们是幸福的,至少比我幸福。
我外婆从来不打我,只是隐约记得有几次自己做错事了,重重的说过我。当时也是觉得心里特委屈,心里唯一的想法就要是去找妈妈。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有一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外面吃饭见到的一幕。
我们当时也是带着我们家果仁一起的,大家都在吃饭。我们吃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位爷爷抱着自己正在哭闹的孙女也来吃晚饭了。
最开始那位爷爷还很有耐心的安慰自己的孙女说,你不要哭了,爷爷去给你拿吃的(那是一家自助式饭馆)。
不一会儿小女孩的爷爷取餐回来了,可是小女孩完全没有要停止哭泣的意思。依旧是哭得稀里哗啦,鼻涕眼泪就流满了整张脸。
小女孩的爷爷见小女孩没有停止哭泣的意思便开始恐吓说:你再哭,再哭就给我出去,不要吃饭了。
小女孩可能被吓着了,先是短暂的停止了一会儿,接着却是哭得比之前更大声了。那位爷爷见状仰起手,差点就落在小女孩身上。可能想到是公共场所的原因,终究还是忍住了。
可能是做了妈妈的原因,自己很听不得孩子哭,特别是这种撕心裂肺,哭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哭法更是让我没法继续安心吃饭。
确实可能对于饭馆的其他人而言,小女孩的哭声确实有点让人心烦意乱。但我作为一位妈妈更多的是心疼。
另一方面,我就在想,如果是小女孩的妈妈在场看见这样的情形会是多么心疼自己的孩子。或许孩子的妈妈在场,孩子也不会哭得这么伤心了吧。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自己的孩子自己养,是最好的家庭模式上来。
自己亲身经历得出了这结论。当然,不止我有这样的观念,很多现实的活生生的例子也证明这观念是正确无误的。
别人的例子这里就不说了,相信大家身边或自己有都有这样的案例。下面我就来也说说我们自己家吧。
在我休完产假后,去上了四个月的班。这四个月先是孩子的外婆来帮忙看着他,后来由于外婆有事得回趟老家,孩子奶奶又来帮忙带了一段时间。
先说说孩子外婆在这那段时间吧,由于我休产假期间都是自己带孩子,每天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和孩子呆在一起。刚去上班那段时间更本不适应,脑子里想的全是果仁。想他有没有哭啊,有没有想我呀,没看见你会不会不习惯啊,等等等等
总之,就是静不下心来工作。幸好,那段时间公司也不是很忙,我每天去公司也没有安排很多事给我做。
每天上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看时间,看还有多久下班。快到下班时间就开启收拾东西,一到时间马上打卡走人。飞奔回家!!!
回到家只要孩子没在睡觉,就抱着孩子不肯撒手,自己吃饭也想抱着他。有时候我妈见我不方便就说,我给你抱会,你吃完饭就还你。。。
由于自己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就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陪孩子。于是自己每天下班就快速的吃晚饭,快速的洗漱。总之,做什么都是速速解决、草草了事然后就是抱着孩子在房间里玩。像是生怕谁会来和我抢孩子带似的。
这样弄得我自己很被动,总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这种感觉真的不好受。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就连自己的里衣里裤都是孩子外婆白天抽时间帮自己洗的。
说实在的,我觉得自己这样有点过了。但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想要多陪陪还在的心理。
后来,孩子外婆回老家后孩子奶奶来带孩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开始克制自己对孩子的情感。
开始吃了晚饭帮忙收拾下碗筷,然后再去陪孩子玩。但我还是渴望时刻和孩子呆在一起。
这下问题又出现了,孩子的爸爸开始了少爷模式。下班回家就捧着手机玩游戏,什么也不做,吃饭也要叫好几次。
想当初,我家先生也是勤快人。做饭、刷碗样样都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类型。咋就突然变了个似的?
后来,我大概想清楚了原因: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面前都是放任天性的。孩子他爸多半也是仗着自己妈妈在,就开始享受少爷般的生活。
我后来思考了下,觉得这不是好的家庭模式。继续这样下去对果仁以后的成长教育是没有好处的。
本来孩子的外婆和奶奶一直也都有自己的事,都说是在我们这儿带孩子是暂时了的,等孩子大一点就带回老家带。
我内心一直是拒绝的。后来经过多次和老公商讨这个问题,我们终于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自己亲自扶养他长大,不错过他的每一次进步。
隔代教育给孩子,还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带来的弊端是无法估量的。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真的是最好的家庭模式。
父母有爱,在爱的滋养中成长的孩子才会越来越可爱。
所以,就算自己过得苦点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的童年就一次,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当然,经济压力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人都要吃饭,不可能只是呆在一起就能填饱肚子。
我很幸运,在辞职前一天找到了一边带娃一边挣钱的办法。我会不懈努力,让孩子在不缺爱也不缺钱的环境下生活!
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