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跟别人以为的是一回事?

有一个段子:

一个人敢要闯红灯过马路,交通协管员很激动地喊:灯!等灯等灯!

这个段子的好玩之处在于用一句纯文字的句子让你脑海里回响起熟悉的旋律,两个毫不相干的元素因为句子的韵律产生联系,于是我们就在感受到这种联系的巧妙之处时会心微笑。

但这个段子的巧妙也是建立在intel广告音乐的广为人知上。若这段音乐不那么深入人心,段子也就无法引起这种巧妙的联系。

反面的例子是:你戴耳机听歌或头脑中哼着小曲,手在桌上打拍子,此时自己觉得完美地踩着节奏,可如果让旁边一个人根据你打的拍子猜一猜你听的歌曲,几乎就成了不可能任务。

这就是所谓“知识的诅咒”: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向别人介绍或解释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滤掉你之前理解这个事情的背景、学识、经历等基础因素,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这件事的人而言,面对你这种就无法准确理解你的表达。

这也是“你画我猜”“做动作猜词语”这类游戏的理论基础了。

而且,这种诅咒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很常见,而且这也正是很多工作不到位的根本所在。

还是说一个段子:

不谈做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涉及到做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分道扬镳。

这个吐槽辅导孩子作业的段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有的家长说,10-4=?这么简单的题目居然搞了半小时没学会!自己快疯掉了,甚至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这其实是典型的知识诅咒了,成人眼中简单的加减法对第一次接触它们对孩子来说自然其意义不同,如果大学教授现在拿一道微积分对题目来教家长,家长的状态一定跟上面情节一样。

很多地方多标语:坚决打赢三大战役;围绕五大产业,打造两个特色……

这些标语若不是业内或当地人士,根本就是不知所云,这其实也反应了这些宣传的对象并不是群众,而是给上级检查的。

比如在真正需要动员群众的扶贫领域,也有很多地方到处写着:坚决落实五个一批助力群众脱贫。

对那些需要帮扶的群众而言,这些话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很多时候不是他不想了解政策,而是他看不到你在说啥。

巴东县原书记陈行甲写的“脱贫致富靠政府,自己也要使力搞!”就很容易让人理解。

在医院常看到农村老人拘束的向工作人员询问怎么找医生看病(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挂号”这个东西),工作人员就不耐烦地说:先去门诊大厅挂号,然后领取就诊卡再到三楼消化内科候诊。

这句话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有一定文化的人而言清晰易懂,可当时这两个农村大爷大妈听完只有更加迷茫的眼神。

医院还有个例子,为了体现对特殊群众对关照,挂号窗口都会贴一个“绿色通道”的标示,可是这些需要特殊关照的人根本不理解这是什么或者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享受这个“绿色通道”。

克服“知识的诅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

当你把自己置身于对方所在的环境,理解他的认知水平、真实需求、行为习惯等,就能找到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如果家长明白孩子对数字和加减对概念都还不明确,就知道从概念的理解上去解释。

如果医院工作人员知道大爷大妈根本听不懂“候诊”就是“在那等着”,她就应该换一套表达方式。

如果部门工作人员真心体会群众的需求,也就能把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转化成琐碎却实在的家长里短,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而这种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心想去为别人做点事情,而不是交差应付、形式主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为你以为的跟别人以为的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