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印度电影《起跑线》

伊尔凡-可汗主演(不怎么看外语电影,也不认识演员,演得不错感觉要记一下主演名字)

主角一家

这是一部讲述中产阶级父母在孩子折校问上引发出的故事,反应现今社会国情下的教育问题。据说口碑不错,闲来无事,我这个低产阶级的大龄未婚少女才会在深夜无聊点开。。。。

父亲是由裁缝自我发展成的设计师,拥有自己的品牌服装店,应该算是一个从贫民进入中产的励志案例。母亲是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大美女。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母亲一直想让孩子进入名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父亲就比较的随意。虎妈猫爸的这种冲突,使得影片一种轻喜剧的感觉。

来自母亲的脑洞担忧

为了折校购买学区房,为了报名深夜排队到天明,更为了得到那名校25%的贫困特招指标,夫妻俩搬入平民区,印度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的很相似,看起来很有共鸣。

而我羡慕影片里的小女孩,有一个相处轻松愉快的老爸,还有一个处处为她有更高起点谋划的母亲。环境造就人,接触到的越好,才有更好的选择空间。现在有句话很流行叫做: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因为你只知道ABCD,根本就不知道还有EFGH,甚至可以自己填写人生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想法,好好学习,将来找份好工作。结果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有需求就有商机

故事有两条主线,一个是由于名校录取的难度而衍生出的各个培训机构,真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培养孩子的才艺的,培训父母面试的,帮你走流程。

就算失败了,路边卖茶的有可能可以帮你开假证明,走后门。

这碗茶不简单

另一条主线是和平民窟的人相处,演绎什么叫做:富有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让你回到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粮票的年代。男人必须尽最大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力也不一定养活得起家人,为了家人有时顾不得生命安全;女人不得不像泼妇一样才能捍卫自己的权利,原来死死在乎的形象在生活面前不值一提。

生活逼着女人强大

贫穷因为空间狭窄反而拉进了心间的距离,富有因为物质的充裕反而不屑该有的珍惜。

什么是我们该有的童年

影片的最后,一家人放弃了在名校的学习,和公立学校的孩子在一起也迎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现实中爱孩子的父母应该会有不同的选择吧。

起跑线并代表终点线

来自不怎么深刻的观后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印度电影《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