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也频,这个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和文学史上宛如夏夜流星一闪即逝但又留下永恒光芒的人物。 ——季羡林
崇楼峻阁,雕梁画栋,颇有一点威武富贵的气象。——季羡林
留给我的印象之深,概可想见了。——季羡林
骄纵跋扈,不禁令人浩叹矣。——季羡林
可惜自己的学殖瘠茫,又限于天赋,虽还不能说无所收获,然而犹如细流比沧海,空怀仰止之心,徒增效颦之恨。——季羡林
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在上面谈到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也就是美学。——季羡林
有人说:“名师出高徒。”我的老师和太老师们不可谓不“名”矣,可我这个徒却太不“高”了。忝列门墙,言之汗颜。——季羡林
中山公园的藤萝开满了紫色的花朵,累累垂垂,紫气弥漫。——季羡林
到粮店买几斤粮食,携带的这币那券的重量有时要超过粮食本身。——季羡林
这一批书实际上带有捐赠的性质。而寅恪师对于金钱的一芥不取的狷介性格,由此也可见一斑了。——季羡林
我还未能登他的堂奥。哲人其萎,空余著述。我却是进取有心,请益无人,因此更增加了对他的怀念。我们虽非亲属,我却时有风木之悲。这恐怕也是非常自然的吧。——季羡林
自古已然,于今为烈。——季羡林
根据解放后一些代表团出国访问的经验,在团员与团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往往可以看出三个阶段。初次聚在一起时,大家都和和睦睦,客客气气。后来逐渐混熟了,渐渐露出真面目,放言无忌。到了后期,临解散以前,往往又对某一些人心怀不满,胸有芥蒂。这个三段论法,真有点厉害,常常真能兑现。——季羡林
仍宛然在目。——季羡林
他的晚年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可惜仁者不寿,猝死于宴席之间。死后哀荣备至。——季羡林
但是我并没有多少闲情逸致,观赏风景。我的处境颇像旧戏中的秦琼,我心里琢磨的是怎样卖掉黄骠马。——季羡林
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季羡林
一想到下面对中央大员那种逢迎招待、曲尽恭谨之能事的情景,一想到那种高楼大厦、扈从如云的盛况。——季羡林
虽然没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却也有茂林修竹,翠湖青山。——季羡林
我所欣赏的文章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有节奏性,有韵律感的文章。——季羡林
我辈书生,青灯黄卷,兀兀穷年,有时还得爬点格子,以济工资之穷。——季羡林
我们人类实际上已经到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地步。——季羡林
接着是中国老百姓最忌讳的两个年龄:七十三岁,孔子之寿;八十四岁,孟子之寿。——季羡林
我老态龙钟,与美无缘久矣。——季羡林
抓住人文精神这一条纲,则纲举而目张,提要而勾玄。——季羡林
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季羡林
她好像是中国社会水面上的一滴油,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平常只同几个外国人和中国留德学生来往,显得很孤单。——季羡林
约略言之,可以有两种。——季羡林
我觉得,自己能够同孙立广教授共同“燃起共鸣的篝火”,同他“一起思考”,我的心同孙立广教授一样“在这洁白的宇宙中净化,升华,接受这伟岸的赐予”。——季羡林
对我这个连“黄的”(指小米面和玉米面)都吃不到,只能凑合着吃“红的”(红高粱面)的小孩子,“白的”简直就像是龙肝凤髓。——季羡林
书架上一行行排列着的书,都像一行行的石块,床上棉被和大衣的折纹也都变成雕刻家手下的作品了。——季羡林
“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季羡林
因为我的个人消费决无任何典型意义。——季羡林
以衣取人,自古已然,于今犹然。——季羡林
原来五十多年流行的款式经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变化,现在又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指导下,回到了五十年前的款式。我恭听之余,大为兴奋。我守株待兔,终于守到了。——季羡林
有一箪食一瓢饮者;也有食前方丈,一掷千金者。——季羡林
自古亦然,于今犹烈。——季羡林
各不相犯,自从所好。——季羡林
在中国,影响我最大的书是陈寅恪先生的著作,特别是《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季羡林
司马迁《史记》、《世说新语》、纳兰性德的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季羡林
李义山的诗词藻华丽,声韵铿锵。有时候不知所言何意,但读来仍觉韵味飘逸,意象生动,有似西洋的pure poetry(纯诗)。诗不一定都要求懂。诗的词藻美和韵律美直接诉诸人的灵魂。汉诗还有一个字形美。——季羡林
学术问题,有时候一时难以下结论,必须锲而不舍,终生以之,才可能得到越来越精确可靠的结论。——季羡林
王国维在他著的《人间词话》里说了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又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季羡林
闭门造车,焉得出而合辙?——季羡林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