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心法”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有所成就的关键所在,做事的“心法”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核心基础,那么“心法”究竟是什么?“心法”其实就是你做事之前的心里计划,计划自己该如何去做一件事情,计划自己该以什么为基础为前提的去做一件事情,“心法”其实就是你做事当中的应对策略和思维习惯,以什么样的策略为核心去做一件事情,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一件事情。因此“心法”是决定我们做事成功与否的心理基础,“心法”也是我们做事能否有所成就的前提条件。
那些成就越大的人,越懂得遵循这五大做事的“心法”
一 “看清自己,取长补短”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能者,任何人也都不可能是一无是处,表面强的人也有其致命的弱点,表面弱的人也有其强大的一面,有时你的弱点会成为你爆发的一种力量源,有时你的优点也会让你在最关键的时刻麻痹大意摔跟头。真正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懂得自己不可能事事都做好,自己不可能处处都上心,他们很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很善于整合各种优势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有一个小孩曾经被很多人坚定的认为他不可能成才,家里人给他选了文学创作的路,他很努力,也很用功,但结果却被老师告知“这孩子确实很用功,但他真的不适合学文学”,然后家里人又给他报名改学了画画,但是结果更是令人失望,画画老师甚至直接就说“他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大多数老师面对如此笨的学生都认为他已经没有成才的任何希望了,然而化学老师却喜欢上了他的孜孜不倦和尽心竭力,化学老师认为这一点是钻研化学实验必备的品格,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小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是被打开了内在的智慧之门,最终成功的获得了世界诺贝尔化学奖。这个小孩就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托·瓦拉赫,而且还有一个以他命名的“瓦拉赫效应”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人的智能发展和能力大小都是不均衡的,谁都有自我只能的强项和弱项,关键是你得善于发现自己和发现别人的潜能爆发最佳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物尽其才,人尽其用,这样才能使人本身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取得很多人不敢想象的成就,这一现象后来也被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无论你是打工还是创业,无论你是员工还是老板,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要明白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势,更要善于整合自己和别人的优势资源,然后互相结合才能在做事当中事半功倍。
二 “化繁为简,抓住核心”
再复杂的人心也有其核心的利益点,在繁杂的事物也有其核心的规律,谁都不是复杂的人,复杂的只是伪装后的表象,任何事情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繁杂,任何事情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混乱,只是你没有用心去发现事物背后那一条条井然有序的核心规则。真正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明白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的那些事物和规则才是我们做事必须要重视和遵循的东西。
曾经有一份来自国外的调查,他们经过对上千家发展缓慢的企业近几十万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的人工作变得复杂而没有效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抓住核心点”,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员工在一天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所做的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都是与核心任务和核心目标关系甚微的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搞不明白“工作的核心点”到底是什么,“工作的核心点”究竟在哪里。其实广为人传的“二八法则”也为我们化繁为简做了很好的解释,每件事的“核心点”都只有百分之二十,剩余的百分之八十都是与核心目标无关的事物,如果你能在做事情的时候准确的找到这百分之二十的核心点,重点在这百分之二十的事情上下功夫,那么你做事成功的速度就会比正常的速度加快百分之八十。
所谓的简单不是什么都不做的简单,不是单纯的减少工作量的简单,而是在事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的简单,如果说杠杆原理是做事时的技巧的话,那么化繁为简就是做事中的大智慧。你一旦拥有了这种智慧,在做事时你不仅会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还会有四两拔千斤,以小博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还会达到很多人达不到看不到的人生高度和人生境界。
三 “分清主次,高效执行”
一件事情有时候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重要,很多时候你的的选择经常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很多时候你的决定经常被身边人的意见和舆论所左右,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弱性心理属性在作祟,总觉得别人的意见和大部分人的意见就是真理,其实真理往往是截然相反的。分清主次,辨清对错有时候很容易,执行却很难,不是你没有条件,也不是你没有能力,而是你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清楚,真理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数人的心中,有时大部分人所不认可的想法和做法真有可能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有一位母亲在儿子因沉迷于和小伙伴们的贪玩而耽误了功课的时候给她的儿子讲了一个这么一个道理,她在桌子上放了一个大水杯,然后当着儿子的面她把几块鸡蛋大小的石头放了进去,直到放不下为止,然后她问儿子,这个杯子是满的吗?她的儿子斩钉截铁的说“是的”,然后她又拿出一包小石子全部倒进了杯子里,然后她又问儿子,这个杯子满了吗?这下儿子犹豫着回答说“好像不满吧”,她笑着又拿出来一小袋沙子倒进了杯子里,再一次问儿子满了吗?儿子这次又坚定有力的回答说“满了”,然而她又拿过另一杯水倒进了这个装满石头小石子和沙子的杯子里,随即问在一旁茫然的儿子,这个实验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在儿子沉默的同时她说,如果你不把那些鸡蛋大小的石头第一时间放进杯子里,也许以后你就没有机会在把它们放进去了,从此儿子再也没有过度贪玩的恶习了。
人生很多时候因为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时间的因素,心理的因素等等原因最容易让自己迷失自我,分不清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分不清什么事情应该在先,算不明什么事情应该在后,导致经常就做了舍本逐末的事,经常就掉进了主次不分的思维陷阱。
总而言之,不管你现在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最关键的是你内心一定要明白自己所处的阶段,环境和位置到底是人生的哪一个步骤,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自己当下最应该最重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从根本上理清自己,分清主次,辨明先后,步步为营,顺理成章的走向自己的成功目标。
四 “果断决策,敢于冒险”
险中有富贵,乱中有机会,越是大的富贵越是在风险之中取得的,越是大的机遇越是在混乱中抓住的,你看到别人在高枕无忧的享福享乐时,却没有经历过别人那险中前行时的惊涛骇浪。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只是大部分成功者都把自己最难的最苦的最核心的东西给掩藏了起来。而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深知,胆量和魄力是做事有所作为必不可少的核心点,但是没有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胆量也有可能让你败得一踏涂地。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什么哈佛耶鲁都不如自己敢闯”,王健林可谓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果断决策,敢于冒险”奋斗精神,就算是身过花甲之年的他依然是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王健林还说过“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敢于去突破,突破自己也好,突破难题也罢,总之敢去突破,敢去做才有可能抓住机会,不去做机会永远都是零”。
冒险永远都不是瞎干,乱干,蛮干,那样只会让你摔的头破血流,冒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积累之后的突破,冒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超越自己的跨越。冒险不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但你从冒险中一定会获得很多内在的能量和发现很多你曾经看不到的东西。
机会永远都不会从天而降,机会永远都是要自己去争取的,机会很多时候都是披着困难和挫折的外衣出现的,机会很多情况下经常被大部分人看作是陷阱。所以机会来临的时候不仅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更需要的是我们要排除外界的干扰,丢掉世俗的眼光,独立自主的当机立断,果断决策才是我们要做到的关键点。万事三思而后行也许会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但错失机会的几率性会更高。
五 “与错同行,方能成功”
错误是成功的知己,犯错是有所成就的必须,一个不怕犯错的人一定是一个做事能力强的人,一个敢于承担错误继续前行的人一定是一个必成大器的“潜力股”。“失败是成功之母”所有人都知道,“敢于试错是成功之父”很多人也很明白,但为什么做到的却只有那么几个人呢?是你怕失败还是你怕失去?是你怕承担失败的责任还是怕别人冷眼的态度?总之你不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你怕的太多了。
而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深有体会,那些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充满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犯错,不是他们不怕失败,也不是他们不怕犯错,更多的是他们想要成功,更多的是他们知道失败和犯错有时是成功路上的必然。怕只会让你裹足不前,怕只会让你错失机会,怕只会让你碌碌无为,其实很多时候失败和错误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和可怕,恐怖和可怕的只是你心中的那个“想象和幻觉”,当你有一天战胜了它们以后你就会发现它们只是你心目中的一个个“纸老虎”而已,战胜了它们以后你更会发现一个未知而全新的自己。
有这么一个人爬山,刚走了没几步就因为山路的不平,摔了一跤,他爬起来继续走,没想到没走多远他就又摔了一跤,于是他立马就返回去下了山,有人问他,怎么还没开始爬呢就回来了,他说,爬山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为什么要继续爬呢?还有这么一个人,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人,是一个出身贫寒,实力弱小,没有任何影响力的普通人,但就是在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逃,屡逃又屡战的坚持下,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霸主,这个人就是刘备。
很多时候犯错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犯错的那颗心,更可怕的是犯错之后的灰心丧气,人生很多时候打败你的不是失败,也不是犯错,而是你错误的认知和错误的思维。不要以为犯错的人就是没有能力之人,不要认为失败的人就是各方面都不行的人,现实生活中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往往最后成功的人都产生于那些你曾经认为的“普通人”和那些曾经总是“犯错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