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死,焉知生?借清明,补补孩子的生死课

今天是清明节,中国的传统都会在清明时节祭拜祖先、缅怀先人。兰兰妈手头正好有本《爷爷变成了幽灵》的小绘本,就趁着这个节日给孩子讲讲这个关于死亡的小故事。


绘本里,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由于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世,可艾斯本无法割舍自己对爷爷的依恋,总觉得爷爷还没有离开。


他看到爷爷变成了幽灵坐在了柜子上,说有未完成的事。为了帮爷爷回忆,艾斯本陪着爷爷一起回忆他的一生,最终,当爷爷想起那件未完成的事后,他要与艾斯本说再见了。在艾斯本悲伤的眼泪中,他与爷爷完成了告别仪式,目送着送爷爷离开。


这个绘本故事虽然讲述的死亡,却并不让人感觉沉重与悲伤,它用平静的道别方式将死亡呈现在了孩子的眼前。它教给孩子面对死亡的态度——我们有爱有回忆,我们可以把逝去的亲人放在心中想念,学会生死两相安。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见过了太多的生老病死,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当身边的亲人离他远去,他们幼小的心灵又能否像故事里的艾斯本一样,用平静释然的态度面对死亡呢?


很多国内的父母不愿意让孩子过早面对死亡,然而在美国,中小学的老师都会教育孩子坦诚面对死亡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懂得生活的意义。


01

这,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事

兰兰妈有个老师朋友就曾经跟我分享过这么一件事:


他们班上曾经有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去世了。作为老师,她没有瞒着其他学生,而是把这个悲伤的消息告诉了大家。惊讶、茫然,忧伤……各种情绪一下子充斥了孩子们的大脑。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这位老师这样告诉她的学生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一件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无法逃避;而且,谁也没法预料意外是不是会在下一秒到来,所以,活着的人一定要学会珍惜现在。”


后来,这位老师还指导她的学生们一起做了一本小册子,把想对那位同学说的话,曾经一起玩耍的美好瞬间洗成了照片记录在了小册子上。册子就挂在教室的一角,每当有人想起他,就可以去看看那本小册子,回忆以前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

这位老师的做法,代表着美国人对儿童“死亡教育”的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把死亡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凯凯小的时候,有一次抱着我轻轻地问,“妈妈,你会永远陪着我吗?”


“不会哦,凯凯会慢慢长大,妈妈就会慢慢变老。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妈妈可能再也不能陪在凯凯身边了。”


凯凯听了后,眼泪就止不住地掉,红着眼睛说,“妈妈你不要死,凯凯不要长大,妈妈就能一直陪着凯凯了。”


“所有人都会老去,凯凯以后长大了也会慢慢变老,我们无法改变这件事情。但是凯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兰兰妈从不避讳跟孩子谈到死亡,有生就有死,这并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事情。虽然孩子一开始可能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相信,但他们也会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明白,要珍惜现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勇敢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02

这,只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就逐渐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部分学生在参加了死亡教育课程后,认为自己对死亡和死亡相关事件的恐惧较学习这门课程前有所减少。而且很多州在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后,自杀率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据兰兰妈了解,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正式的死亡教育课程,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作为辅助。


比如大部分中小学,会邀请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来校教授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特邀专家们会和孩子讨论,人死时的真实情景,并让孩子们模拟遭遇亲人车祸死亡时的情形、应对悲痛情感的正确方法,或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


还有的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让孩子们来到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服务的场所,对即将离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们将鲜花瓣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们送上祝福的话,在微笑中,目送他们告别人世。


体验“死亡课”,或是去看望临终老人,这种把死亡教育结合到日常生活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正确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也有益于树立他们的健康人生态度。


兰兰妈曾读过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和时间赛跑》,讲的是在林清玄小学的时候,最疼爱他的外祖母去世了。他的父母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瞒着他,或者骗他外祖母睡着了,而是告诉了他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那时的林清玄还不懂得。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他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会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所以你要学会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


每次想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都莫名的感动。林清玄的父亲可以从死亡这个话题引导孩子学会珍惜时间,珍惜当下,真的太赞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谁都会慢慢长大,一点点变老,最终死去。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死亡是很重要的课题,只有让孩子正确地对待死亡,他们才能树立科学、积极的人生观。


就在前些天,加拿大一对结婚73年的老夫妇在医生的辅助下,手牵手共同离世。在去世当天,他们还喝了点香槟,点了龙虾、三文鱼、菲力牛排,享受着美味。餐后,他们一同走进卧室,一起躺在两人最爱的床上,手牵着手凝望着彼此。两名医生各自站在两侧,给这对夫妇进行静脉注射。当时,房间里播放着莫扎特,巴赫和苏格兰民歌,旋律悠扬。


没有抱头痛哭的哀伤,没有手足无措的茫然,国外人对于死亡的这种释然的态度很是让兰兰妈动容。

而在国内,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我们都很缺乏死亡教育,因此才会有绝症病人自暴自弃,无法平静度过最后的生命时光,才会有亲人对弥留之际家人的手足无措。


我们没有死亡教育,因此当孩子问起什么是“死亡”时,家长们觉得不吉利,避而不谈。其实死亡何须忌讳,它只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客观的面对、认知,才是家长应该做的。


03

未知死,焉知生?


很多国内家长可能会担心,让孩子直面死亡的冲击,孩子是否无法承受?


美国家长却有不同的想法。


他们觉得,这是每一个孩子的必要成长过程,比如父母离婚、亲人去世,对孩子来说或许是一个打击,但那已经是客观发生的事情,无法挽回了。既然如此,孩子就应该积极地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与退让。


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死亡,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同时,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死亡。


当然,在孩子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学会有效的陪伴,确保孩子的每一点情绪都能得到及时的照顾。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无法避免死亡,我们也允许自己悲伤,但是悲伤过后,请不要忘记,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珍惜生命,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就像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不管是社会课老师或文学课老师,都经常用类似的提问来提醒孩子们:“如果你的生命只有3天,你会如何安排?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虽然远在美国,但每年清明的时候,兰兰妈都会教育孩子,珍惜当下,爱惜生命。我会告诉孩子,在清明节,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感恩生命,更要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


其实,每个人都恐惧死亡,当死亡降临的那一刻,第一反应都是不接受。可当我们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生与死的时候,死亡也就变得不再恐怖。


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就等于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所在。孩子也会对人生有更多的深入思考,从而明白当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生命。

最后,祝大家清明安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死,焉知生?借清明,补补孩子的生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