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看得见的建筑,“看不见”的精神

王家大院:看得见的建筑,看不见的精神

文\老歪

山西游第三日,主要游览了三个地方,灵石的王家大院、“灵石之光”煤炭博物馆和介休的张壁古堡。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下午收尾时去了张壁古堡,今天的旅游确实让人失望。先说王家大院,从始祖王实由农而商开始,亦农亦商,经过好多代,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在有了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基础之后,通过科举或向政府捐钱捐粮的方式进入官场,开始亦仕亦商的生存模式。

无论农商仕,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修,修修修,不停地修,从未停止修建的步伐,直到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修到极致,便开始衰落。今天,王家庄园的辉煌建筑离不开当时王家生生不息的修建精神,当然,王家的衰败也与这种孜孜不倦的修建精神脱不开干系。

今天遇到的导游,正是昨天所批评的那种导游,像录制好的会行走的录音机一样,把提前录制的内容向游客播放一遍,播完就了事。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设备,带个耳机,走到哪个景点,耳机就会详细地进行介绍。普通话、音质比导游好多了。如果这些管理落后的景区引进这一设备,这些耳机式讲解员估计就只能失业回家了。

如果你有问题,这些讲解员不是诚实地说不知道,就是驴头不对马嘴地搪塞两句。如在“灵石之光”煤炭博物馆遇到的导游,当她介绍下矿必带的三种设备时,其中一个是急救设备,问她急救设备里装着什么,她尴尬地笑笑。我们过去一看,原来时氧气。

“灵石之光”煤炭博物馆据说投资了好几亿,但真不值得一看。只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其实也不先进)介绍了一点皮毛知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有钱,缺科技,物科学精神”。用现代科技手段介绍的只是些空洞的内容,无聊透顶,也许领导喜欢看这种毫无价值的宏大叙事,也未可知。总之,一句话,这个几亿元打造的博物馆,其实一文不值。

继续说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最大的特色就是修修修,修出了辉煌和衰落。与运城的李家大院相比,王家大院的建筑确实辉煌多了,但也落后多了。王家永远摆脱不掉的就是他们光宗耀祖固守庭院的小农意识。曾经留学英国的李子用是李家兴盛的关键人物,他在留学期间还娶了一位英国夫人。所以,在李家大院,你会看到中西融合的痕迹,当然也能体会融合的艰难。正是因为有西学背景,所以在经营方式上进行了诸多突破,为后世商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这次行程,最值得探究和书写的是张壁古堡。这是一个南北朝时期修建的集军事与生活于一体的建筑,古堡分为天上、地上与地下三个世界,三界中的地上世界看起来很简单,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南高北低,依坡而建。但其中却暗藏玄机,每一个重要建筑的方位与天上的二十八宿相对应。而地下世界却别用洞天,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地下,地道分三层,全长一万多米。

据说张壁古堡与隋唐时的北齐的高欢、隋唐时的刘武周、后赵的豪强张平有关,具体是谁,至今是个谜。古堡中玄机很多,因为时间关系,留待日后探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家大院:看得见的建筑,“看不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