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热潮终将退去

01#“断舍离”背后的中国

2000年,当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的生活概念之时,一衣带水的中国仍处于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彼时的中国人,并不理解何为“断舍离”,只有吃不饱穿不暖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体验。物品的稀缺让中国人一旦有钱,便热衷买买买。这种因物资匮乏而带来的强烈购买欲,随着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愈演愈烈。

02#消费主义的大量膨胀

时过20年,这种“买买买”的习惯依然在发展。

在2020年二月份的一场直播中,网红李佳琦一如往常地在直播间卖口红。

人们习惯性地叫他“口红一哥”,却不知在他的直播中,售卖名单上的产品,已经扩大到许多日常用品了。


口红一哥-李佳琦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带货女神薇娅的直播间里,曾在《奇葩说》红极一时的经济学教授薛兆丰,也带着自己的名作《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悠然而至。

当人们还在好奇一个大学教授怎么出现在直播间的时候,不到一秒钟,一万六千本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就在薇娅的带领下,被一扫而空。

即使作为经济学家,薛教授也远远想不到,当代中国人的购买欲望依然如此强烈。

这只是消费时代下一个很小的缩影。

人们并不一定需要某种物品,但购买之后带来的短暂满足感却是真实存在的。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概念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中大受欢迎,但在占国民60%的低收入家庭中,一块旧抹布都是不舍得扔掉的。

03#“断舍离”与中国的矛盾

“断舍离”没有什么不好。

只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断?怎么舍?

是舍弃购买的欲望,还是抛弃购买的产品?抛弃意味着失去,这对于刚刚走出物资匮乏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显然不切实际。

《道德经》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这样的道理,体现在当今消费时代下的欲望男女们身上也适合不过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想要从源头去考虑自己与居住环境的和谐,首要的便是克制欲望消费。

只是这个道理,既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国情。国家鼓励消费,欲望男女热爱消费。供给侧改革之后,扩大内需消费作为最大的一架马车正风尘仆仆而来。

大量的消费带来的事物与人的矛盾重重叠叠。

尽管矛盾就在眼前,但理论上适合的“断舍离”概念,在中国本土却很难出圈,去影响更多更需要家居整理的普通中国人。


也是在这种矛盾之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家居整理收纳之法正在不断兴起。中国人喜好中庸,讲究平衡协调。这种思维的影响,让万事万物都显得平和对称。因大量消费而带来的家居问题困扰着大多数中国人。太多的物品不知如何处理,以至于本就不宽裕的居住空间,因为大量的物品而狭窄难行。人们购买了很多所谓的好东西,却发现自己离想要的好生活越来越远。事物并不直接关联幸福,只有对待生活的态度才与幸福有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舍离”的热潮终将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