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说到自我和自我发展,往往习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如果自己某件事情没做好,多半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和某个人的关系没处理好,多半容易归因成自己的问题。
陈海贤老师从关系这个模块开始,在这一讲介绍了一个不为常人留意的视角——关系的视角。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互相定义,互相成就。
你可以说父母生了孩子,但是从关系的角度,你也可以说是孩子生出了父母:因为如果没有孩子,另外两个人怎么能自称父母呢?
上面几句话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关系中的两个人,多个人,是互相影响的。这有点像牛顿三大定律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互相定义。我们看到了关系中对方的所作所为,对方的不足,对方的不靠谱,而容易忽视自己和对方互动时,自己的表现。
另一方面,关系中,当我们受挫而自责,内疚,甚至惩罚自己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对方是如何和我们互动的,对方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当我们从单一的我的视角或者单一的他人要负责任的视角,转向关系的视角,像一个旁观者去看关系中的两个人是如何互动的时候,也许我们能看到另外一种故事线,能得出和之前不一样的结论和进一步的思考。
父母生出了孩子,从关系的角度,也可以说,是孩子生出了父母。
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让我们能站着另外一个视角去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跳出父母的单一视角,从关系的视角去看左边的父母和右边的孩子,或者左边的孩子和右边的父母,我们看到关系中的双方是彼此影响的,是互相定义对方的。
当我们放下自我为中心的单一视角,去从更大的关系视角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的时候,也许我们的头脑会更灵活,更智慧,也更健康。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陈老师用了四个递进的层次来解释。
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第二,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
第四,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陈老师在课程文章中举了大量的例子。
第一、人每时每刻都在关系里。
工作的时候,我们处在和同事的工作关系中,和客户的工作关系中。
下班去餐厅吃饭,我们和餐厅的服务人员处在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中。
做地铁回家,身边的陌生人和我们,是乘客的关系,也是陌生人的关系。
即使是独处在家,光膀子,穿短裤,看似没在什么关系里,可是我也和门外的人存在着关系。我们不可能这么穿着跑到大街上上去,门外的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闯进我家的门。即使我们在独处,我也和门外的人存在着共识,有着关系。
即使在独处,我们可能会想某个人,某些人。会想约人吃饭,会惦记下周老板要的报告,会刷短视频、玩手机、追剧;这些都是关系。
所以说,人,无时无刻都在关系里。
第二、不同的关系里,我们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内向的你、外向的你;勤快的你、懒惰的你,这些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在领导和长辈面前,我们可能会有点拘谨和紧张。在同龄的好友面前,我们可能会显得放松和愉快。
一个平常在单位严肃、认真,沉默寡言的企业家,在公司可能给人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感觉;回到家之后,可能是位平易近人的父亲,经常陪伴孩子还不乏幽默和智慧。
陈老师举了一个美国传奇教师,马尔瓦·科林斯(Marva Collins)的例子。这位老师在犯罪和毒品横行的芝加哥贫民区附近,创立了名为“西侧预备学校”的教育机构。来这个学校就读的,都是公立学校里退学的,被认为有问题的学生。可是,在马尔瓦的教育下,这些原来的街头混混,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都好像变得聪明了。很多都考进了大学,成了律师、医生、法官、教师。
马尔瓦是怎么做到的呢?
和以前学校里的批评教育不同,她就是很真诚地相信这些孩子是聪明的、独一无二的,不断激励他们说:“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得更好。”这种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塑造了一种新关系。关系变了,学生的表现,自然也就变了。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震撼和启发的例子。
我回想到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课外辅导等等热门话题,我想到了关系的视角。
有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和老师;有什么样的学校和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氛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氛围,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和学生素质及学习问题。
当然,如果大环境很难短期改变,父母如果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健康少毒的小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大有帮助的。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
第一次见到陌生人,可能有点不好意思,话很少,更没有什么肢体接触。而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可能会讲个没完,和朋友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一个对下级严厉,正在严肃批评下属办事不利的公司中层领导,突然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可能他口气和情绪马上有变化,毕恭毕敬地听着电话里上级领导的讲话,不是点点头,嘴里说着对更上级领导指示的尊重,理解和全力执行的态度。
一个烦躁易怒的母亲正在训斥孩子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突然接到孩子班主任要家访的电话,立马变得热情洋溢又彬彬有礼。
这些人真的善变吗,好像很虚伪,变脸如同变色龙一般。
可如果从关系的视角去看,这些人的性格特质,是在关系中呈现的。
陈老师还讲到,在刚才这两种关系中,妈妈的表现,都是真实的,都是这个妈妈的自我。也许你还会说,这只是一时的反应,如果我们能看她长久的表现,我还是能够了解她的个性的。
可是,所谓长久的表现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那也不过是在另一段长期关系中的表现而已。
所以,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第四,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陈老师举了一个做编辑的朋友和他服务的作者的例子。
这位编辑说自己有拖延症,有一组稿子,感到很难编,于是就拖着。
而实际问题和这些稿子的作者有关。作者是个有名的学者,而且不好说话,容易生气。
编辑担心这个作者会反驳自己的意见,于是迟迟不想开工干活。
在这个例子中,编辑的拖延症从关系的视角看,就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编辑和作者共同的产物。
进一步拓展到职场中,员工和上级的关系。
碰到一个善于倾听,又能用人之长,经常鼓励下属的领导,我们工作劲头和工作效率通常非常高。
而如果老板是一个爱批评人,脾气又大,容易焦虑,还常常不认可下属工作的人,我们的工作效率势必很低,而且容易拖延。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双方“共谋”的结果。
从关系的视角去拓展改变的空间。
有时候,妨碍我们改变的,正是我们头脑里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你把这些“自我”的个性抽象出来,就变成了你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这种思考会增加控制感,可是也让自我变得很稳定,很难改变。
从关系的视角看自我,就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当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这两段话给我很多启发。
一方面,我们头脑里的自我概念,让我们容易被他人识别和接纳,用“标签化”找到同类,也增加自己的心理控制感,通过标签、个性、性格这些维度给自己一个描述来维护自己内心的平静,增加安全感,应对一些困难的时刻和挑战。
但另一方面,这样固化的思维方式,容易给我们一种错觉,那就是,自我是不变的。自我是稳态的。自我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关系里,是稳定不变的。稳定不变也意味着僵化和落伍,也意味着活动能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可塑性的降低。意味着成长性的不足,意味着我们不愿意尝试和现实进行多角度的触碰。
而从关系的视角看自我,却可以把自我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去审视;把自我放在不同的关系里去体验不同的关系,尝试不同的角色,评估自己的表现,从而发现自我更多的可能性。这就让自我有了多面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尝试中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现实互动的能力,这必然增加了自我改变的空间,给自己拓展了新的可能性。
陈老师在文章中,最后总结这章的课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会从关系的视角,重新来理解自我。这个视角和你以前理解的,用个性来理解人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我们会从关系的视角,重新来理解自我发展。既然自我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就从如何塑造新经验变成了如何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我想最后重点谈谈这句话,“既然自我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就从如何塑造新经验变成了如何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这是一个命题的等价变换。从塑造新经验,到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创造新经验的内部动力,投向去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的外部环境。
与其一直思考,用力过猛地去尝试新生活,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环境;不如去主动建立积极健康的新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去认识新的朋友,讨论新的话题,去维护和发展现有的关系并发现新的价值和意义;
去尝试更多的职业可能和生活可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人,一起做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加入一个文艺社团,办一张健身游泳卡,参加一个职场技能提升的俱乐部。
重新审视和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同事的关系。
约一个可以信任的人,认真地聊聊自己的近况和烦恼,谦虚耐心地听对方的回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建议和帮助。。。。。。
本文是学习《陈海贤 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一篇学习笔记。
更多课程原文内容,请购买得到app出品《陈海贤 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
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的学习笔记,共同成长。
我的微信公众号 : growup70s80s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