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 30 洛阳水席

河南省,洛阳市,2017年7月。

洛阳城横跨洛河,老城在河的北边,要不然也不会叫洛阳。洛阳的老城早就没了城墙,如果你看到有,那就是新修的。鼓楼却还在,一副萎靡不振的老朽的气质,与四下破旧的房屋很搭,比起现在那些假建筑,感觉自然亲切得多。

洛阳鼓楼老街

来洛阳旅游,当然要尝尝水席。洛阳水席名闻天下,却很少听说别地方人爱吃这个,是什么道理?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热菜都有汤,即全是汤汤水水的,二是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后者有些吹嘘的成分,传统上只要有钱多点菜,哪个地方都是这种上菜法子。尤其是北方,天气寒冷时间居多,没暖气空调的时代,热菜一股脑全堆上那是成心赶客人走。我敢打赌,如今再标准的水席绝不会等你吃干喝完一个菜再上下一个。

十二年前来洛阳,在龙门石窟附近尝过水席,当时就没明白吃了什么,只记得每个菜里都有番茄,到嘴里全是一个味儿。不奇怪,景区旁边的餐馆主要任务就是填饱游客的肚子,顺便能坑就坑。这回本地朋友指点,在老城里找了一家正宗且相当实惠的馆子,据说比起那个名声很大的景区级的百年老店“真不同”强很多。两家店的距离还不远。

标准的水席八凉十六热,我们一家三口也只能点几个代表性的。

洛阳燕菜

燕菜的含义是仿燕窝,主料白萝卜丝儿,这道菜也有点仿牡丹的意思,水席第一道端出来,也是个样子菜。洛阳牡丹也代表着昔日古都优雅的审美。洛阳人爱牡丹,甚至在宋代的墓室中,砖上都雕着牡丹。然而撒上生韭菜碎的萝卜汤,看上去清爽,口味却有点冲,有种形似而神非的感觉。

连汤肉片

汆汤的肉必须是里脊肉,这汤里还有番茄、黑木耳、菌子、青豆等,勾芡。因为加了番茄,所以汤略带些酸。十几年前记忆中全是番茄味道的水席,估计就是这个。

洛阳熬货

熬货就是炖菜,荤素搭一起。讲究的炖菜应当用海鲜,家常的就是煮熟的猪内脏,如猪肚、猪心、猪肝之类,切片,与皮肚、腐竹、薯粉等炖煮,丢几段干红椒后调味效果很好。水席是传统菜,不会辣。

山楂涝

现在流行的水席有两道甜汤,一个是山楂涝,另一个是蜜汁红薯。前者很像是创新,后者是传统风格。山楂涝是以山楂泥、糖、江米甜酒加水烧沸制成酸甜汤,最后撒上雪白的苹果碎。显然,这是女人们喜爱的热水,也是吃了不长肉的。

水席的菜还有很多,食量有限,看看菜谱,丸子汤、小酥肉、扣肉等等,也还算常见。

吃着这水席,就在琢磨,为何洛阳有这传统?

一桌酒席中一两个汤可以理解,这么多汤是什么道理?其实水席并非所有热菜都是汤,也有扣肉、小酥肉一类(见《寻味中国 29 登封农家菜》)。 但汤水如此之多,在中国人的餐饮风格中也算得上是另类。任何一种菜式能够长期流传,必然与本地的食材、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登封农家菜

上一篇《寻味中国 29 登封农家菜》中留下了一个问题:登封的传统菜式包括四个小碗,却配两大碗汤,一咸一甜。当时就觉得,这其中定有缘故。

这回在洛阳尝水席,看到邻座本地人还点了什么,发现有一样是我桌上没有的。那对洛阳夫妻很热情地告诉我,一定要吃这一家的馒头,一块钱四个。

这也太便宜了,立即点一份。不一会儿端上来,个头不大,拿到手上就明白了。真正的老面馒头,这四个用的面,在南方至少能做出十个来,而且还是那些号称老面馒头的河南人卖的。掰开,一股子面香,咬一口,顶的上南方那种软踏踏的馒头三四口,很耐嚼。小半个还没下肚,咽喉就卡住了。想想看这时候需要吃点什么?

老面馒头

这就是豫北菜的奥秘。其实洛阳的水席并没有什么奥秘,豫北只有面食,由于使用中国传统小麦发酵技术,面食的松软程度远远低于欧式面包。在贫困的时代,白面馒头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天天享用的食品,更多是玉米面窝窝头、莜面窝窝之类的粗粮,这些主食无法发酵。任何一种干硬的主食必须用汤水佐餐,或者配别的饮品,比如欧式餐桌上几乎必备的浓汤、葡萄酒、啤酒,新疆、西藏的茶等。

洛阳水席本质上就是走遍河南处处都有的烩菜。如果将一大锅汤汤水水的烩菜分成七八个盘子端上来,那就是水席。将我眼前这些水席菜倒入一只大海碗里,就是烩菜,在登封就叫宴菜。

当然没这么简单,洛阳人将烩菜做得更精细,食材细分搭配,调出各种口味。其实,水席就是精致繁缛的烩菜。毕竟是数千年的古都,毕竟是中华文化的诞生地,毕竟是中国唯一以单一花卉而闻名天下的古城,细致考究是文化,更是品位。孔夫子说“烩不厌细”,也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为何只有古城洛阳才有水席。因为别地方经济和文化差距在那儿,粗点,是一锅子烩菜,穷点,就是没什么菜的烩面。

洛阳的水席在南方永远也不会受到欢迎,吃米饭的人若是面对这一碗碗汤水,绝对受不了,稻米烹饪后含水量远高于馒头,少量的菜汤拌饭就够了。

洛阳水席的品级还是低于开封菜。只能说水席是千百年来豫菜的代表,恪守传统。开封继承的是大宋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精细考究,也有发掘变化,更是大都市的气派。

有关开封的菜式可不是只有《寻味中国 13 开封鲤鱼焙面》那么一篇,洛阳饮食的故事,也还没完呢。

感谢您的阅读。

笔者公共号:冯晓晖。敬请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味中国 30 洛阳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