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顺其道而一以贯之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开场不久,男主角作为普通玩家,跟人山人海的其他玩家一起驾车闯关,无奈游戏难度似乎太大,第一关费尽心力怎么也闯不过去。偶然间有一次他驾车失误,把前行变成了倒车,却没想到意外闯出了一条路,顺着桥下暗道顺利达到目的地。这个电影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由此联想到平时生活中很多事,也许都必须克制一根筋蛮干的倾向,而是要懂得“反其道而行之”,有时倒车反而是前进,勇于“退步”才能带来真正的进步。


比如对待失眠问题。看新闻报道,全国竟然有三成左右的成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障碍,这个数据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曾有好几年时间,我也一度被失眠折磨得痛苦不堪,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就渴望好好放松睡个好觉,第二天才有精力继续奋斗工作。却没想到越是想要好好睡觉、快快睡着,神经越是绷得紧紧的放松不下来,越是努力入睡越是睡不着,翻来覆去折腾到天亮,疲惫不堪地去上班。第二天晚上情况依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越是强迫自己赶快入睡越是死活睡不着。



我现在知道,人的身体天生拥有植物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套系统。睡眠其实是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控制的,而我们的主观意志则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我们越是用主观意志强迫自己入睡,越是会干扰到植物神经系统的自然正常放松,从而导致失眠。这个道理就像《头号玩家》中那位男主角一样,越是开车一味猛冲,越是无法通关,而唯有克制本能反应,洞察游戏底层逻辑、灵活机动地采取倒车策略,反而能轻松打通游戏关。-


这个策略用到对治失眠问题上,那就是要充分尊重人体神经运行的自然规律,晚上躺在床上尽量放松身心,越是不要想着睡着,甚至抱着“就是一夜失眠到大天亮又能怎样”的破釜沉舟的心态,越是会自然而然享受一夜安眠;而我们越是主观努力想要逼迫自己睡着,越是会好心办坏事,越努力越紧张、越紧张越失眠。


还有对待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情绪感受问题,也要懂得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很多人对待自身情绪感受往往出于本能反应,就像周星驰和徐克共同导演的《西游除魔篇》中姚晨扮演的那位护国大法师一样,她的秘诀就是所谓的“随心随性大法”,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想干啥干啥,”这可能也是我们很多人对待自身生活及工作的基本态度,其核心做法就是无意识随着大脑即时情绪感受及动态想法观念变化的河流而随波逐流、载浮载沉。今天开心高兴就激情满满、认真工作、好好努力上进;而万一哪天情绪莫名低落、或者脑中忽然蹦出渴望大吃大喝的想法,那么下班后立刻就去大吃大喝,把原本计划好的白天认真工作、下班跑步锻炼的计划瞬间抛之脑后,开始放纵享乐、浑浑噩噩混日子。长期过着这种“随心随性”的生活,每天无意识地被大脑即时变化的情绪感受及想法观念牵着鼻子走,做事没长性、起居无规律、情绪感受变化快,生活过得一团糟,到头来还自认为自己缺乏自制力,自己看不起自己,觉得往后余生也就是这个不求上进的怂样子。


事实上老天爷设计的我们每个人的天性,都是无法直接控制自我当下情绪感受及大脑内的意识想法观念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被大脑中不停动态变化的情绪感受及想法观念牵着鼻子走,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自主采取积极行动,从而间接改变当前情绪感受及大脑想法观念。


比如今天早起上班感觉不开心、没干劲,或者跟同事闹了点小矛盾,觉得内心纠结,不想工作,干脆浑浑噩噩混一天算了。每当心中这种消极懈怠的情绪想法泛起时,我们应当第一时间采取不逃避、不压抑、亦不沉溺的方针,对当前消极情绪感受保持全然接纳及清醒觉察的同时,又不陷溺其中,手上采取积极行动,专心投入当前事务处理,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外部积极行动就会无形中间接改变自我内在消极心态感受,你的内心就会变得积极上进、充满激情干劲。

作为笔者来说,我经常按照上述做法实践,每次都屡试不爽。每当我情绪消沉、不想工作、想着浑浑噩噩混日子时,只需诱导自己先动起来再说、先干五分钟再说,干着干着,内在消极情绪感受就会受到外在行动的无形影响,从而顺其自然也变得积极上进起来。


还有日常看书学习、跑步锻炼等积极上进的活动,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我们原本计划趁着周末读书学习,或者趁着晚上下班去跑步锻炼,而真到周末或晚上下班,内心却忽然冒出大吃大喝、或者放纵躺平的念头想法等,这些实属正常,适当的休息放松当然是必须的,但我们也要警惕不要陷入自我懈怠、自我催眠的心理陷阱之中。如果是真的打算看书学习、跑步锻炼之类,那就最好按照原定计划去执行,刚开始我们可能会感觉不舒服、想要放弃、想要放松享乐之类,但只要坚持读书五分钟、坚持运动五分钟,慢慢的随着外在积极行动,你的内在情绪感受也会随之发生积极变化。


除了以上所说,作为社会动物,生活中对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影响当然是人际关系了。马克思老人家就说过,我们每个人均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周围所有人的发展决定了你自己的发展。当然反过来说,你的发展也间接影响和决定了周围人的发展。


开创了个体心理学的伟大心理学家阿德勒先生也曾指出,“人际关系是人的一切幸福之源,亦是一切痛苦之源。”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或极端,但还是有很深刻的道理的。我们每个人生来只能活在这人间,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发生在这人间,而所谓“人间”,最简单最直白也是最深刻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是离群索居的“独行侠”或“隐士”,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离不开跟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及各种各样的陌生人打交道。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放纵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的本能欲望,“随心随性”地沉溺于自我无止境欲望的满足,乃至把他人都当成满足自我欲望的工具,那么到头来只能遭到他人疏远、乃至唾弃,没人愿意跟这样“放纵欲望、类似畜生”的人打交道。而如果我们懂得反其道而行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希望获得快乐享受,别人也希望获得快乐享受;你希望获得荣誉尊重、别人也希望获得荣誉尊重;你希望获得物质利益,别人也希望获得物质利益;你希望避免痛苦折磨、别人也希望避免痛苦折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比受有福”,先为他人及社会承担责任、干好工作、付出心血、奉献价值,你自然而然就会收获相应的价值回馈、物质回馈、荣誉回馈乃至最珍贵的爱的回馈。


就拿笔者自己举例,我生活中最真心对待的人就是我老婆,我感觉自己发自内心地关心她、爱护她,我也顺其自然感受到她对我的爱也是真心的、亲切而温暖、有着抚慰人心的非凡力量。同样的道理,我在单位努力上进工作、贡献价值,单位领导同事也能看到我的努力及成绩,从而给予我相应的价值回馈及荣誉激励。还有我对待同事亲切友好,别人自然也愿意亲切友好地待我。而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某些同事,我看见其就会发自内心地反感,尽量不和其打交道,当然人家看见我估计也会非常反感,人性都是相通的吧。


当然,人本质上不是为了外在利益、荣誉及各种回馈而活着的,否则那就太功利、太没劲了吧。人本质上是为了修炼这一颗真心而活的,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一敝帚自珍的也就是通过一生磨砺而持续洗练自心、净化自心,让自己在离开人世时,能够做到心中无愧、心中无悔、心中无垢、心中无惧,圆满澄澈、了无牵挂,就像王阳明先生临终前所言,“我心光明、夫复何言!”是非成败转头空,唯有真心永相随!


因此,本文所倡导的“反其道而行之”,本质上就是建议我们要懂得顺应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及人心的变化规律去生活,朝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去努力;而不能无意识地放纵自我,在本能欲望激发和诱惑下,“随心随性”地去“随欲逐流”,那么到头来就会像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第一关一样,你越是随心随性地猛冲猛打、激情冲刺,越是在做毫无意义、既浪费心力、又于己于人皆无益的无用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其道而行之,顺其道而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