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你我皆是角色。
在时光的阡陌交错中,才能读懂人生的沉浮和生命的艰难。
哪怕世界乏善,努力演好自己,做好自己,是一生最艰难的修行。
而这最艰难的修行便是: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
01 遇事不怒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
“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家人,都应该平息容易愤怒的情绪,去掉如同虎狼般的威风。
学会饶恕别人、宽以待人,即为人处事的根本。
要明白,好话有时候不容易说出来,恶言恶语倒是张口就来。
《童年》中的阿廖沙,因为父亲亡故,跟随母亲回到姥爷家生活。
因为争夺家产,两个舅舅在厨房用餐时爆发了一场争吵。
他们俯身向前,指着姥爷狂叫,如同疯狗般地高声嘶喊。
吵得不过瘾,两个人竟然还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声、叫骂声、呻吟声,不绝于耳。
如此争吵不仅寒了姥爷的心,还令幼小的阿廖沙战战兢兢。
生活中,如果遇见一点事情,就开始烦躁,开始发脾气,这样不仅处理不好事情,还会让身边的人嫌弃、厌恶,并且还伤了自己,伤了他人。
修养好的人懂得遇事不急不躁、慢慢商量,而不是用恶言恶语和打架来解决问题。
上海一个女子与前夫吵架,情绪失控后,将铁锅、电风扇、水槽向楼下扔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会带来情绪,可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脾气大的人,总是被负面情绪所侵扰,很难大气,更难以掌握人生。
一个浑身充满戾气的人,真的是很可怕,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危害公共安全。
而遇事不怒,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是有修为的一种表现。
02 对错不辩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
甲和乙在一起时,喜欢争论一些事情。
有一天,甲问乙:“用铜铸成钟,用木头做棒捶敲钟,钟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因为木头引起的,还是由铜引起的呢?”
乙思考了一会,说:“肯定是铜引起的。”
甲问他:“为什么呢?”
乙说:“用木捶敲墙壁,不会发出这种声音,敲铜才会发出这种声音,所以,这肯定是铜发出的声音。”
甲不同意,乙又反问为什么,于是甲又说:“用木捶敲铜钱,没有声响,可铜钱不也是铜吗?”
乙又说:“铜钱堆积在一起,是实心,而钟是空心的,所以这声音是从空心的器具中发出的。”
甲听了,又不愿意了,继续争辩:“用泥和木头做成钟的模样,还是不会发出声音啊?”
就这样,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地争论得面红耳赤,可始终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两人争论时,心里总想着压对方一头,可是一旦处于下风,就又生起气来。
每个人看问题都有不同的角度,又有着不同的情况,片面地看待问题,只能在无聊的争论中荒废光阴。
与他人争辩的时候,就算是正确的,也很难改变别人,因为争辩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小孩子才喜欢争辩,一个成熟的人只需要解决问题即可,即使不能解决,那也绝不争辩,更不能跟眼界不同、认知不同的人争辩。
遇事多思考,多忍让,把争辩的时间用来修炼自己,是最聪明的选择。
不争辩,是生活磨砺的智慧,是一个人格局大的表现。
03 输赢不争
《菜根谭》中有云:
“ 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行;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人活一世,功名富贵是假象,万事万物也如同与我一体一般。
人要看透、参透,如果在富贵荣华中反复纠缠,那便是人的负担。
不与人争输赢,才能够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
《心居》中的苏望娣和顾士海,年轻时吃了不少苦,离开上海,做了知青。
再次回到上海后,昔日比不上他的弟弟妹妹,如今生活和工作还算得上美满。
苏望娣真实地表演了人性最灰暗的一面——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
表面上,一大家子一团和气,实则是在暗暗较劲。
到了顾昕结婚时,大房子、条件优越的亲家,终于能让她扬眉吐气一回。
得意的苏望娣请一大家子去参观顾昕的新房,美曰其名“给点意见”,实际上是想炫耀一番。
顾士宏识趣地笑笑:“ 意见是提不出的,欣赏欣赏,沾点喜气。”
只可惜好景不长,亲家没落,曾经得意洋洋的美好生活,全化成泡影。
《增广贤文》中说过:
“ 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
人啊,往往是面子比天还要大,总想跟人比个输赢高低。
可是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最重要的是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而不是整天跟人家比输赢。
人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样。
《道德经》中讲:
“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总是强求,未必快乐。
静而不争、知足常乐,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内心淡泊、自在随缘,才是一个人最高的境界。
最后,唯愿你我一生顺遂、知足常乐!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