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的精神较量与传承

在看完《白鹿原》后,最大的感受是人物性格丰满,场景描述细致,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物异常立体,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做的每一句话都特别的真实。这种生动描述增加了这本书的厚度和深度,让我们感受到在时代变迁下,中国农民的喜怒哀乐,中国农村的负重前行,中国社会的深远变迁。

‌‌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在河中沉浮后,终究归为泥土,被层层掩埋。人物的立体源于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核,点沙成金的奥秘是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精神力量。这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们的宿命。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宿命

01 新生政治力量VS传统宗族力量

白鹿两家是故事主线,白嘉轩和鹿子霖是一对表面友好,内心不合的世代劲敌。一山不能容二虎,一村不能有两富。他们的两家的故事起起伏伏,此消彼长,祸福相依。白嘉轩是组长,早早就在族里树立起了权威。鹿子霖不管内心想法如何,表面上仍然是要遵循族规,尊重族长,参与族内事宜。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也给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带来了变化。鹿子霖开始在民国政府中担任要职。一方面是新生政治力量,一方面是传统宗族力量,两者开始扳手腕。

力量的胜负,往往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军阀力量——民国政府——国共合作——国共反目——抗日战争——共同抗日——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这是我们学习的历史故事,但在他们身上,却是一个一个精彩的、令人叹息的故事。

在同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呢?说到底,这源于他们的价值观,源于他们对于时事的看法。白嘉轩不从政,只关心族内事务;鹿子霖有官瘾,喜欢活跃在各大政治场合。

白嘉轩和鹿子霖

02 “忍让——报复”VS“忍让——原谅”

他们都有中国农民的特点:善于忍让。当发现环境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都会低下头忍让。鹿子霖被关起来后,散尽家财终于出狱。但是没消停几天,又开始活跃在官场上。白嘉轩被土匪洗劫,打断了腰杆,休息3个月后又去耕田犁地。面对逆境,他们都会忍让,等待下一次的机会。但是他们在逆境过后对人的态度却迥然不同。

鹿子霖是“忍让——报复”,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虚荣,享受重新站在高位被人仰望的感觉。白嘉轩是“忍让——原谅”,遭遇不幸,以德报怨,让伤害他的人自愧不如,用博大的胸襟包容一下。白嘉轩不积极鹿子霖拆房子、为黑娃求情,原谅黑娃打断他的腰,他用他的胸怀包容命运的不公,包容他人对其的伤害。

他们的不同选择源于他们的角色和兴家历史。

鹿子霖与白嘉轩拥有的财产相当,但在白鹿村的政治地位却不同。白嘉轩只族长,拥有处理族内事务的权力;鹿子霖只是地主,拥有钱但是没有权,他羡慕白嘉轩的族长地位。但因为古训,他无法成为族长。白嘉轩的角色决定了他必须站在大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儒家文化强调言传身教,他用他的行动起到树正风、正族风的作用。

鹿子霖祖先的发家靠的是成为一名厨师。学艺之路并不光彩。他忍辱负重,他能够忍受命运的不公,忍受命运对他的打击,他终于赢得了家财,赢得了地位,赢得了尊重。但是他的内心还是自卑的、不平的。他发达了过后,他夹起了锅,煮羊肉泡馍,宴请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没有帮助过他的人来吃饭,他将碗底放着一把青草,变相骂人家是“吃草的畜生”,让对方形影惭愧,但又积累起矛盾冲突。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人。

白嘉轩祖先的发家靠的是一个一个铜板地积累下来的。他靠的是吃苦、勤劳、坚持、持家,当他终于积累起财富时,他开始回报村民。他主动给每家每户送馍,感谢他们在困难时伸出的援助之手。就算曾经没有帮助过他的人,他也送了馍。他的以德报怨为他赢得了尊重和尊严。

白嘉轩:忍让——原谅
鹿子霖:忍让——报复

03 家族精神的传递VS教育影响的作用

祖先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形成了他们的家族精神,深深地影响到了他的后辈。鹿子霖和白嘉轩就是他们家族精神的践行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鹿子霖活跃在民国政府里,就是为了权,为了对抗宗族力量。他在权力中沉浮,为权力哭笑。他显得新潮且维新。白嘉轩一直恪守儒家思想,坚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他避开任何带有风险的事务,他显得迂腐不合群。他们在白鹿原中发挥着他们的作用,以至于最后走向他们的宿命。

家族精神在下一代中被打破。鹿兆鹏和鹿兆海因为上了新学堂,接受了新思想,走上了完全和鹿子霖不同的道路。鹿兆鹏坚持共产主义信仰,鹿兆海牺牲在战场。白嘉轩选择了旧式学堂,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都回到了家里,走向了与父辈相似的生活。但因为一些原因,白孝文走出了白鹿原,接受了新式思想,成为了一个与家族精神格格不入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

白孝文:个人经历的变化
鹿兆鹏:教育带他坚信共产主义的胜

04 结语

家族精神的传递,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我的爷爷奶奶每次在过年聚会的时候也会说起我们祖先的故事,说起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法,这就是一种家族精神的传递。教育和个人经历对个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教育的影响成为一种修正,个人经历成为一种补充。这三者成为个人思想观念的源泉。

在未来的路途中,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忍耐,然后谋求改变。你要知道:你的思想和行为背后都是家庭、教育和经历的烙印。所以你要有反省精神,审视自己的观念,修正自己的不足。

没有完美的人,但都是在一次一次的选择中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精神的较量与传递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鹿原》中的精神较量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