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于2018年11月19日,嗯,这天是我的生日。
过了这一天,我就满32岁了。但年纪大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似乎对于生日这件事,早已经失去了以前的期待。
K嫂说,老公,你想怎么过生日呀?
我说,不用过,这样每天开开心心挺好的。
K嫂不同意,说要有仪式感,我不同意,仪式感得花钱……
哈哈哈,于是下午买了一个最小号的草莓蛋糕,一家人吹蜡烛,吃蛋糕,过生日。
孩子们睡了之后,我反而开始觉得,这个生日的仪式感不太够,于是坐下来写这篇文章。
不写长文,写写这一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5个思维的转变吧,希望对手机前的你们,有一点启发或者帮助就好。
01 众生皆苦
我天生乐观,乐呵呵地活了三十多年,但直到32岁这一年,我开始学着用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看世界。
我逐渐意识到,“痛苦”是一种生命的底色,正是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不接受,人生来会痛苦,这个事实,所以在一帆风顺中,突然遭遇一场变故,就会被打的措手不及。
我们在困境中,苦苦呐喊,“为什么要让我承受这种痛苦?!”
凭什么别人都活得那么好,我就这么苦逼要经历这么多事情?!
越这么想,越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因为自己的乐观预期,被现实打破了。
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于是,便被痛苦击垮了。
相反,如果早早就已经接受了“众生皆苦”的现实,痛苦早晚都会来临,没来,就是赚到,来了,那就坦然面对。
这种悲观主义,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
(观点来自《少有人走的路》)
02 极度开放
我是天蝎座,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些固执:
自己认准的事情,很难被改变,而且遇到不同观点,经常左耳进右耳出。
而这一年,我开始刻意压制自己的这种固执,让自己变得更加open一些。只有开放,才可能让自己不断的进化,就像瓶子装满了,就停滞了,只有不断地倒出来,再装新东西,倒出来再装,循环往复,才能实现自我进化。
这个观点的改变来源于三个地方:
第一,是《原则》这本书,保持极度开放,是达利欧最为推崇的,只有保持开放,才有可能性;
第二,是李笑来的一句话,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第三,是张泉灵的一次演讲,她提到,以前做主持人高高在上,喜欢说“yes,but……”急于反驳,但做了投资人之后,她变成了“yes,and?”去耐心倾听。
03 反脆弱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受益?塔勒布的这本《反脆弱》讲的太好了,真的值得一读再读。
在读塔勒布之前,我对于脆弱的理解,更多的是“坚强”的反义词,但读后才意识到,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面对不确定性,也就是各种风险,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反脆弱系统,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们都可以通过反脆弱来获得持续的成长,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就是反脆弱的真谛。
04 少即是多
这个观点,以前理解不深。
但是,春节的时候,看了一本书叫《精要主义》,同时这一年又看了两遍《每周工作四小时》,一直在思考怎么去通过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产出。
我想这个问题,在年少时大多不会碰到,毕竟生活还是很单一的。但尤其进入社会,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渐渐变大,就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
自己的需要面对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条线特别多,而且每条线都变得很复杂,很繁琐。
这就需要我们去设置更好的优先级,去提高自己的产出效率。就像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两个核心的高效原则:
一个是帕雷托;
一个是帕金森。
大家可以重新回头看一下《强烈推荐两个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
05 干就完了
最后一点,不是来源于书,而是这一年自己的感受。
不折腾,真的不会有变化,只有折腾,只有勇敢的走出去了,才会有发生的可能。
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求变。
最近喜欢看Youtube上Casey的视频,他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现在距离梦想中的我,还有一段距离,而要想达到目标,就必须每天都要work harder,才能完成这段距离,才能达到目标。
多么朴素的一句话,但是大多数人,早已经忘记了目标,懒得去行动,畏手畏脚,最后停滞不前。
Just do it,Nike的这句广告词真的太赞!
别废话,干就完了!
以上,就是我生日这天的一点感想,分享给大家。
等我明年生日的时候,再写一篇,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有的话,说明成长了,没有的话,我就得好好反思一下,这一年都干了点啥。
完
我是作者kris,
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这几年干过的丧心病狂的事有:
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