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互联网的那些年

2018年经历了互联网互金行业政策整治,最近互联网行业又经历了一次阵痛,源于国家发布的“双减”政策。直接影响的就是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K12教育业务。我之前经历过支付行业的整顿、互金(p2p)行业的合规之路,再一次经历教育行业的合规之路,见证行业的起起落落,感受颇深,内心也无比感慨。

当然,也有同行经历过滴滴网约车事件,估计此刻也能感同身受。我回顾这几段工作经历,从业务、系统、国家政策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并结合我们的IT人员的工作特性,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分享给在职场打拼的伙伴们。

第三方支付

业务模式

13年开始我进入到支付行业。当时的支付业务如日中天,我们先了解下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

2000年左右,国内掀起了电子商务的探索热潮,电子商务的起步孕育了商户线上收款需求,从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创造了企业服务契机。随后在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航空、旅游、教育、保险、零售、金融等众多产业也纷纷开始了互联网转型,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线上化促使了各行各业支付方式的线上扭转。这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深耕产业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这种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能提供的服务有很多种:2B和2C,线下收单,快捷支付,第三方用户信息鉴权等。在这些服务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的是平台费。举个例子,第三方支付公司会提供用户认证/鉴权的服务。根据请求调用次数来收取平台费。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对接了很多银行渠道的快捷鉴权服务,有的银行渠道不支持,第三方支付公司也有办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包装鉴权能力。通过这些包装的服务,对外提供收费服务。另外,由于每家公司在银行都开设了备付金账户,在开设账户的时候,有的账户还能买理财,或者拿存款利息。所以,对于一家支付公司来说,只要有业务就一直能盈利。

支付公司如果做2C,大概的业务形态有如下:


业务形态

可以看到,一端提供C端用户生活类、理财类服务,另外一端对接B端。第三方支付在中间承担了平台的角色,收取平台手续费。

行业现象

行业现象

资料能看到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增长速度在下降,从野蛮生长到进入平稳期,这个都是国家的政策监管在发挥作用。如下是国家政策法规演变过程。

法规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隐患呢?例如资金安全问题,消费者常常会把钱预付到第三方支付的虚拟账户中进行消费,随着资金量的增多使得第三方支付账户中形成了资金沉淀,这在客观上使第三方支付具备了类似银行存款的功能。两者的差别是,银行的存款受到央行的监管,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而虚拟账户中的资金则游离于监管之外,资金安全没有保障。因此,新规对第三方支付的余额支付规模作出了限制,减少资金沉淀量。从如上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对于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特别是从支付的额度层面,用户信息的校验层面,以至于后续所有的支付账户合并成一个,接入网联。都能看到,国家对三方支付的监管力度在加强。使其回归正轨。

我们再看看支付牌照发放的情况:


牌照发放

2016年8月29日,第二批12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2家被合并。

2016年12月20日,第三批5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结果,其中1家机构不予续展,2家机构被合并。

2017年6月26日,第四批9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布,9家机构续展未通过。

2018年1月5日,第五批2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布,4家机构续展未通过。

2018年7月5日,第六批2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布,4家机构续展未通过。

截至2019年5月底,由于业务变动、公司合并、续展不通过等原因,目前已有33家机构的支付牌照被注销,其中20家因严重违规被注销,2家主动注销,另有11家因业务合并而注销。

从2017年开始,国家开始要求所有的支付机构逐步接入网联,对于之前多个备付金账户的问题,在人行统一合并成一个账户。至此,完成了所有渠道的归一,便于国家进行管理。

2013年我加入一家支付公司,当时业务如日中天,大家干的轰轰烈烈。从第一家支付渠道开始对接,到接入大小几十家银行,包括最后接入城商行,并完善所有的支付能力打通,对外能提供各种支付业务服务。接入集团分公司,承接各种支付业务,团队也是一度的扩张。然而,在2016年末的时候,国家开始不断的进行行业整顿和支付能力合规化,同时还有财务通和支付宝两大巨头存在。加上经过这几年的业务拓展,渠道也接入的差不多了,业务也到达了瓶颈点,其他方向也被国家监管。一时间,公司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资本的存在都是为了逐利,盈利的本质也是营收在不断超越成本,并不断扩大这个差异。当这个差异在缩小的时候,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缩减成本。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有幸经历了这个行业支付业务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变迁,三年的沉淀,加深了对这块业务和系统的认知。如下是我所在支付公司的架构图,涉密信息已经做过处理。一套完整的支付体系是相当复杂的,需要很长时间去沉淀。特别是账务那块的业务理论,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去学习和沉淀。

架构图

在这个行业,我收获很多,成长也很快,并结实了一帮靠谱的朋友。我离开这个行业后,我总结了这段时间我学习到的技术和业务知识,形成了比较体系化的三方支付体系理论,汇总如下。

行业积累

经历过第三方支付,沉淀了一些支付相关的知识,如下汇总:

1、第三方支付架构。前文已经有过描述,整体支付架构很复杂,每一块都能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和深入研究。而且整体架构的演进是动态的,随着业务的变化和行业要求而不断的变化。

2、细分领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逻辑,这个里面包括了银行网关,如果对接银行通道,支付宝的银行网关设计,如果通过配置化的方式来实现渠道的快速接入;还有从会员、到交易、支付、资金渠道整体的链路设计。当然,每个细分也是很复杂的一套逻辑。

3、第三方支付的业务以及衍生出来的对外服务价值。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自己去跟进排查。整个问题排查下来,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熟悉理解整体的业务和系统流转,比如我负责金融网关,遇到支付相关的问题,我通常是一路排查下去,跟进交易、跟进支付,跟进账务,直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就间接的让我明白了基础支付的系统架构和业务流程。我从这家公司离职后,对这块的业务和系统设计已经基本清晰。这个也是我在这家公司获得的无形资产和非工资那块的隐形财富。

4、如何防止资损。一般会从2个方面考虑:在业务层面,系统设计层面。我在这家公司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资损,也和我团队实际相关。印象很深的一次是银行渠道返回码的问题配置错误,根因是线上数据订正脚本流程不规范导致;另外一次是缓存被穿透导致。每一次线上故障,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的复盘总结,总结出来的经验,也便于后人去借鉴和学习。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从系统角度讲资损。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P2P

离开支付公司后,中间经历半年左右的创业团队经历,兜兜转转在16年底,入职了一家P2P公司。我们先来了解下P2P业务。

核心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

投资者将本金通过平台出借给贷款用户。贷款用户通过平台将本金和利息归还投资者。而平台在中间承担了撮合的第三方,收取佣金。

生态架构

生态架构

主要讲下,为什么要监管,特别是资金托管。在平台上,投资人和借款人,钱都是在平台账户里的。这个时候,平台形成了资金池。我们经常听到平台圈钱跑路,就是平台将这部分钱挪为私用了。所以,国家需要对这部分资金池进行管控,这个就出现了在17年的时候,国家发文,要求所有的P2P公司接入银行存管系统。即所有的支付流水全部经过监管银行系统,进行报备。账户也必须是开在这个监管银行的对公账户。

现金贷和消费贷

18年国家明文规定,鼓励有场景的消费贷款。即用户在产生贷款关系的时候,是有真实的消费场景需求。为什么要求如此?国家为了避免风险,或者骗贷。

现金贷,顾名思义就是纯现金的贷款方式。贷款者在平台直接申请现金额度,风控通过后,出额度,贷款者可以直接提取现金到个人银行账户。这里因为没有实际的消费场景,这笔钱的贷款原因,贷后用途,国家和平台不得而知。因此,风险频发。

消费贷,在消费场景下发生的贷款需求。17年左右,爆发的3C场景下的消费分期业务异常火爆,以捷信消金为市场主要占有者,出现了一系列此类公司,买单侠,分期乐,拍分期等等。这类消费场景依赖线下,用户在线下消费的时候,通过APP或者设备进行申请。这种贷款也是有季节性影响的,在疫情爆发的时候,线下的单量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还有一线城市,在春节的时候,单量也会明显减少。针对的客群基本是消费收入中下的人群。

无论消费贷和现金贷,平台都是通过收取利息来赚钱。贷款利息,逾期罚息,都是属于平台的。我们之前听到的砍头息,就是用户在收到钱之前,被平台获取的那一部分佣金。现金贷是向下砍,消费贷是向上砍。A客户借款1000块,实际拿到了950块钱,少的50块作为砍头息被平台抽取。当然国家也出台了明确的政策来规范砍头息的比例。而对于消费贷来说,由于客户是有真实的消费场景,因此,需要向上砍。B客户买手机,需要2000块钱贷款,平台发出的标的是2500块钱,500块钱属于平台手续费。

对于一家P2P公司来说,衡量业务好坏的指标通常是去观察逾期率和还款率。逾期率的好坏直接反应了坏账的情况,客群的风险控制情况。风控的水平是衡量一家小贷公司平台运营能力的直接表现。

自如模式如何盈利

自如模式
盈利模式

从这里可以看到,自如其实把房产打包成了资产,利用融资的钱在跑马圈地。
这个里面其实也是金融的玩法。

核心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

这个里面还有催收等板块没有列出来。主要是借入和借出核心。

行业积累

16年入行,经历了上市前夕的拼搏,也见证了公司在纽交所敲钟的盛况,经历了18年消费贷行业的萧条,很多公司倒闭,我所在的分公也经历了18年国家对P2P进行合规化的进程,和公司共同经历了合规之路。期间,很荣幸参加了一个创新项目,后来这个项目也作为了我硕士论文的题材,进行了研究和发表。总结如下:
1、业务积累,了解了现金贷和消费贷的模式,实际主导了交易平台的建设。
2、技术积累,深入并主导了容器云、混合云的建设,并主导了这家公司底层资金平台的微服务建设之路。前期也主导了部分.net转Java之路。也主导并设计了这家公司的短信平台建设。
3、见证了行业从野蛮生长到回归冷静,也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合规之路。再次感受到了市场和监管、国家政策的强关联性。这也直接影响了我接下来的一份经历。

在线教育

2019年,最终选择离开互联网金融行业,当时有两个选择,接触顺风车业务还是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由于之前的经历,让我对业务和政策有一些敏感。再三评估,决定转互联网在线教育行业。顺风车经历了滴滴网约车事件,这对行业的影响不太好,而且整体前景也不太明朗,让我坚定了这个想法。

整体架构

看下一家互联网在线教育公司,业务板块:


架构

在线教育,核心两块,用户增长和付费转化,还有一套排课和上课的流程。中间穿插了老师、课程等等资源的管理和线索的管理。

用户增长,主要是做流量增长。通常的做法是运营活动增长和市场渠道投放。

行业里面大部分公司是重销售的模式,通过投放的流量,让销售人员去做转化。跟谁学是这个行业的头部,但他是一家重运营的公司。在行业里面比较成名产品是U群。我在的这家公司,也有一款不错的类似平台。

在做用户增长的时候,更多的是活动效率的提升和活动效果的提升。通常的做法是各种活动,比如转介绍活动,拼团活动,依托于微信生态。转化的流量沉淀在个人微信号的好友、群,还有公众号里。这个里面核心的点是需要形成数据闭环。这里的数据闭环,就是活动的策略依赖活动的结果分析。每个活动的抓手其实就是这个活动的数据分析。

依托微信生态,转化链路大致如下:


链路

cc是销售,cr是班主任。
21年国家出了双减政策,大致如下:


对于学科类的培训,不允许做。这个导致了一大块业务受到了影响,不能继续做下去。直接的影响就是公司的营收。

互联网在线教育行业经历了政策的洗礼。一时间烽烟四起,很多公司出现了降成本的举措,教育股也快跌到了冰点,整个行业感觉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这个时候,一篇文章发人深省《从整顿教培产业看中国治理与行业大政治》。文章直接指出:


image.png

2020年疫情,让互联网在线教育风生水起。2021年,国家管控,让这个行业趋于平静,让所有的人开始思考教育的本源和初衷。

关于这个行业的思考

通过一些文章和报道,大众也逐渐看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监管在线教育行业的原因。毕竟这个行业,关乎民生、政治、房地产。

基于互联网模式,很多行业都开始线上化。国家的政策是在行业初期,让其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了,观察出问题后开始治理,国家是以静制动。初期不会打压一个行业,等这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后,再介入进行合规化管理。

反思

作为一名互联网技术从业者,我们该如何择业?当遇到这些行业变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从我自身的角度,有如下反思。

1、行业的抉择:我们无法预测一个行业在3~5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当下你感兴趣的行业,并根据他的业务模式去预测未来2~3年的走势。作为一个行业,受到影响的因素无外乎几点:同行业的创新/颠覆模式;国家政策。同行业的创新/颠覆不足以致命,但是政策足以致命。建议选择一个行业,预估他2~3年的发展。因为我们在一家公司的周期平均3~5年,而我们熟悉一个行业的时间在2年左右。

当我们进入一行以后,建议多学习,尽可能多的学习,去接触行业的方方面面,加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无论是技术还是业务,这个很重要。因为在我们的职业生涯里面,需要不断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每个行业的经历,就是我们隐形的宝贵财富。业务是市场价值的体现,所以学习业务至关重要。

2、应对危机:我们熟悉行业,在行业里有一定的积累后,举一反三,需要去总结。在危机来临之际,运用我们所学的业务和系统知识,提前布局,创业也好,换工作也罢,我们是自己的掌控者,占据主动权。我们在每段经历中,沉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技术,还有业务、系统、人脉,甚至外部你曾经对接过的供应商,都是我们的资源。在危机来临之际,将资源整合,进行充分利用。我相信,机会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危机总是针对没有准备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互联网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