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胳膊之痛

        以前的经历是,无论什么困难,都是当做自己往上爬的垫脚石,从而磨炼一个无比乐观和强大的内心。如此超强的上进心价值观,使得一个人确实能够成长得无所畏惧,能经历困境逆境。恰好印证了孟子所言的反求诸己。但,孟子并没有把情况全部概括进来,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别人都是禽兽的外因,也并不是自己做的不够或者做错了的内因。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给他一个原因的,这种挫折感无力感失败感,你没办法处理和安顿。对于我们的大脑而言,心碎的感觉和摔断胳膊没什么分别。

        如果你没有断过胳膊,经历心碎就够你受的了。我断过胳膊断过腿,心也碎过很多次,每再经历一次心碎时所对应的必须是比以前更加重大的打击,不然无从触动。所以,心会更强大,承受力会更强,但若再经历打击,很有可能就是致命一击的了。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这句话强调的是前半部分,离群索居便是禽兽,人是能够群,所以人。群的基础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利人最终也为了利己。经济学发展出的理论是利己也可以产生利人的结果。大前研一说过,一个人的价值观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时候,才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从而更加有幸福感和意义感。我是被深深感染过,甚至在我一次喝多了酒的时候,还跟同伴说,你之所以那么多痛苦,是因为没有想到利他这个层次,当你为别人着想的多了,你就会更幸福,也会收获更多幸福。

        这让我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总要去取悦别人,在乎别人的感受,却从来不正视自己的需求,从来不敢承认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从来都要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些关系中的不和谐?从来都要委曲求全呢?  为什么要从内向型的转变成外向型的?为什么要从沉默寡言的,变成健谈爽快的?为什么要为了合群,就去这样扭曲自己,调整自己呢?并不是说这样的痛苦需要别人来分担或解除,而是如何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得到解决安顿。

        今天想起来利他思维和对象转移,觉得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的。至少我此时此刻没法消化这种痛苦,安顿我的内心。 我如果启动自己一贯的思维运作系统,可以很容易来处理掉我这个情绪bug,但我现在不愿意这么做。我不愿意为了合群而无视自己的痛苦。我也不愿意忽视我的痛苦。我觉得我的感觉很重要,我很痛苦,如果忽视那还是没有解决。          我生下来是外向和乐观的,后来环境变化使我变成内向和沉默。再后来我为了适应环境,强大自己,我训练自己成为外向和乐观型,于是本人包括别人,都认为我是这样的人了。 外向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合群性,乐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长动力。合群和成长都是外界的期望,而我自己却更加喜欢沉默。  单独两个朋友坐在一个房子里,没有对话和交流,你会觉得尴尬吗?大部分人会,我也会。不过今天我想,没什么好尴尬,想交流就说,不想说就不交流。外界评价如何,跟坐在房子里的两个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此问题未解决,胳膊断了虽有绑带,但它还是痛。另一个问题来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按照自己的感受来行事,而不考虑合群性,那么发展成什么样?    影响应该不大。人群中,愿意合群的,就做合群的事。愿意独处的,就做独处的事,愿意来的自然会来,愿意走的,不用强留。这是世俗从层面的思考。

        作为世界的光和盐,你又该如何行事呢?离群索居跟你的使命是背离的。没有很多时间,让你进入旷野,更多的是让你进入人群和狼群。在群体中,你还要用沉默来交流么?你还会觉得自己的痛苦很重要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胳膊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