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读书话感恩

今天,我读了彭凯平、闫伟合著的一本书《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书中有一段关于感恩的文字,读后非常有启发。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欲横行、焦虑烦躁的时代。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缺什么,或者别人有什么而自己没有,从而使得感恩之心不容易产生。

感恩是对自己曾经或现在拥有的事物的一种欣赏,它建立在拥有感而非稀缺感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关注自己缺少的东西时,会感到不满、愤怒、焦虑和沮丧;人们在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时,内心则洋溢着满足、幸福、意义和仁爱。

当前有些感恩教育过于强调“报答之心”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给年轻人灌输“感恩教育”就是所谓的“报答教育”这一观念,这其实是一种思想控制,而不是一种培养感恩的心态。真实的感恩不是感人,而是对自己所拥有之物的一种满足,是快乐、轻松、幸福的体验,它给予我们的是心理上的放松,而不是压力。感恩之心最大的心理效果是比起关注自己缺什么,更关注自己有什么。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把感恩之心称作人类的道德巅峰,因为它是人类所有其他美德产生的根源。如何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呢?

第一, 经常记录值得感恩的事情。每周花点儿时间去想一想有哪些事情值得感谢,包括和亲人的拥抱,给孩子的一个微笑,甚至是一次舒服的淋浴,或者辅导自己的小孩做作业。这些都会让你意识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感激。这样的感恩记录能增强我们的心理动机,让我们忘记痛苦和疲倦。

第二, 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据心理学家研究,我们日常使用的词汇可以改变神经系统的活动:有些正面的词汇,比如“爱”“和平”“感激”等,可以激发大脑前额叶的神经冲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愿意从事有利于他人和自己的行动,并增强我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第三, 回忆。感恩是人类的道德回忆。因此,回忆那些在生活中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周围的人的善良、道德、崇高之举。不管这些行为是大还是小,都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感恩之心。

第四, 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是打一通表达感恩的电话。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构思和撰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是一则感恩的信息,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正面、积极的心理体验。另外,不论是否投递这个封信,仅仅是人们在构思、写作这封信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正面情绪,就能让自己满怀感恩之心。

第五, 和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待在一起。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别人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和善良、有道德、心态积极、充满感恩之心的人呆在一起,我们在无形之中就会受到他们的感染和影响。因此,多结交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朋友,我们就可以变得更加积极、更加懂得感恩。

第六, 养成回馈社会的习惯。感恩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感染和升华。这种回馈不是简单地回报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效仿他们的精神和行动回馈其他人,回馈社会。很多善良的施恩者都不是施恩图报之人,他们不希望得到也不需要别人的回报,但很乐意看到自己的言行对别人产生影响,希望看到别人回馈更多的人。这才是感恩的真实意义。

今天是冬至,感恩婆婆给我们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感谢妈妈打来电话说她今天很幸运,有人一大早给她送来饺子馅儿,感谢今天不用加班,可以按时下班陪伴失意的朋友。感恩有机会能和这么多的战友一起写文章,交流感情,感谢我们组的组长提醒我交作业,感谢忙碌了一天的战友还有时间看我的文章,给我点评。感谢2020年这不平凡的一年,遇到了太多的事情,好的坏的都度过了,也遇到了太多的人,帮助过我的和我帮助过的,都是有缘人。

祝福我们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幸福就会与我们一直相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至读书话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