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夜天子》3:从管理会计角度浅看罗大亨

  在《夜天子》中,罗大亨着实是一个宝藏一般的喜剧男孩。 

  他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上个月交白卷是因为吃坏了肚子,这个月交白卷是因为拉肚子,下个月交白卷的理由还没想好。在书包里放个砖头装作书本,别人打架他看闺房秘术,气的老爹罗百川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且不说罗大亨是龙是凤还是老鼠,对于学习一窍不通的罗大亨,却在经商方面头脑灵光。与叶小天的“投机”不同,罗大亨是实打实的“投资”。财大气粗的罗百川给了他三千两,甚至操心到连卖什么都替他想好了,就卖杂货。也许在他眼里,这般不成器的儿子,连回本都是自己不敢做的梦。

  但出乎罗百川预料,也出乎所有观众所料,罗大亨开店不仅赚了,还赚得不少。

  那么他是怎么赚钱的呢?

  剧中,他这么告诉叶小天。“在杂货铺旁边开杂货铺,这生意两家都没得做。我又给他一个划得来的价格,他自然肯出兑了。可我也不吃亏啊,这十字大街繁华之处寸土寸金,如果我直接盘一个大店铺,那花的钱要更多。如此一来,我还赚了。可我开店难道真的要开杂货铺吗?那才赚几个钱,还不够每月孝敬大哥你的月例钱呢。客栈,酒楼,妓馆,赌馆,车马行,全都有人开了,还不止一家两家,大家都在赚驿路的钱,可他们赚来的钱也要花呀,我只好赚他们的钱了。”“这两年靠驿路发财的人可真不少,这些人有钱没地儿花的,我开这间杂货铺呢,卖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也正好解决了他们的麻烦,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既清闲,又赚钱。”

  细细分析下来,私以为久在明朝的罗大亨早已掌握了不少经营管理知识。比如态势分析(SWOT分析),PEST分析和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

  以明朝大环境驿路发达为环境分析的基础,剧中多表现了罗大亨对于外部的分析。在现代,外部分析包括外部环境的分析与行业分析。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即上文提到的PEST分析。

  罗大亨口中的“驿路”就是“驿路交通”,也就是现如今的交通运输业。元灭时,大江南北一片萧条,外加天灾不停,明太祖朱元璋拿到手的江山是真正的破破烂烂。于是朱元璋一声令下,修驿路,修最长的驿路。大明朝的驿路网络十分发达,每隔六十里就有驿站,移民建设,种子稻谷输送也十分方便。后期一度北至黑龙江,西至拉萨。茶马古道就是那时成型的。后来驿路生意因为符验,勘合制度的破坏,火牌的滥用变得腐败,报销时多填些一路上的费用,多跑几趟,发家致富很容易。

  所以罗大亨才会说“这两年靠驿路发财的人可真不少。”

  或是有人会问,明朝不是有海禁吗?那么大亨是怎么进货的呢?其实明朝的海禁政策并没有被严格施行,加之当时商品经济繁荣,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人的海外贸易十分频繁,所以大亨的进货渠道自然不用担心。

  如罗百川所说,店铺要挑最贵的。贵自然有它贵的道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肯定不会差。罗大亨也明白这一点,选的店铺地处十字大街繁华之处,周围有客栈,酒楼,妓馆,赌馆,车马行。人流量大,人流消费能力也相对较高,潜在顾客自然不少。换句话说,拥有好的地理位置的店铺,做起生意来就能得到诸多便利。譬如在一家商场里,星巴克门店永远不可能在厕所的旁边,喜茶也习惯于依附于大型商场,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人流量。

  商业的实质即是在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开展竞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竞争方式。在行业分析中,价值链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而在这方面罗大亨更是得心应手。

  罗大亨这杂货铺卖的可不是普通杂货,用现代的话说,可都是“奢侈品”。从剧中内容看来,这样的杂货铺在周围仅此一家,在运营初期,罗大亨通过“出兑”,也就是买下隔壁杂货铺,以此消除现有竞争者,也以此相对减少了自己开店的成本,对于预算形成有利差异,罗大亨把它理解为“赚”其实不无道理。由于罗大亨“奢侈品”生意成本高,行业进入壁垒也就高了,所以潜在竞争者自然就少,几乎能算是那块地方的“垄断型店铺”,如果供应商想要销货,那么议价的主动权就在罗大亨手中。对于顾客的议价能力,周围只这一家店有这样的“奢侈品”,他们的议价能力自然就低了,所以无论是供应商议价能力还是顾客的议价能力,都处于弱势。对于价值链分析中的替代品这一块,本身就走“奢侈品风”的罗大亨自然不在意。周围可都是“有钱没处花”的人,二百两的扇子和二十两的扇子在他们眼里有十二万分的不同。

  在内部分析这一块,剧中并未大量体现,但罗大亨拥有得天独厚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即他手中的资源,且这些资源在转换成竞争力的过程中具有诸多优势。从VRIO分析的角度来看,罗大亨的杂货店能满足那些靠驿路发了财的人的生活,心理需求,以此给消费者带来价值。而周围并无同样性质的杂货铺,也满足了稀缺性这一条件。且即使出现竞争对手,也不可能通过低成本对罗大亨的生意进行复制。以上种种,都可以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还有一点,“既清闲,又赚钱”,说明经营这样一间杂货铺,罗大亨无需另外请人看店,自己一个人久足够了。这样他的经营成本就会降低,净利润也就高。

  通过内外部分析形成SWOT分析的战略因素汇总,在明白了自己开店不是要“赚钱”,而是要“赚大钱”,周围有钱人有能力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以后,罗大亨笃定地开了这样一间“奢侈品”专卖杂货铺,还利用老爹罗大善人的名号,让杂货铺“未盈利,先负债”,增加了应付账款。如果把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先放一放,那么按照剧中罗大亨“三天前开始进账,到今天赚了一千两了吧”的情况,这样的负债也未必具有消极影响。

  还有一幕是在罗大亨在《夜天子》中出场不久后,黄大仙岭决斗中。罗大亨作为公证人,让参与打群架的书生们去他那儿报名。书生提出质疑,而他则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们知道是文斗还是武斗你们决定了吗?打一场还是打三场你们明白吗?”罗大亨此举带了一丝内部控制的味道。虽不能完全套上,但也能解释个五六分。报名参与群架,事先协商文斗还是武斗,斗几场,虽然上不了台面,但都是为了保证这一架的效果效率,如此约架倒更像是比赛,遵守了一定的规矩,连打架也要整整齐齐。这样先报名,再定规矩,最后打架的方法,如同内部控制一样,虽不能百分百的保证这一架能分出个你死我活来,但也为这一架的有序性和可行性提供了合理保证。

  所以罗大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完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抵就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说《夜天子》3:从管理会计角度浅看罗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