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又看到那些自以为看了几本书几篇文或受了些许刺激就自以为得道的人在自媒体上百家讲坛式的漫骂袁崇焕了。
“汉奸、自私、无能、乱杀、资敌通敌”,他们如群犬狂吠一般!如果是在明末袁崇焕将军被杀现场,他们好像也就会如当时的一些北京愚民一样蜂拥上去争食将军之肉了。
这里面大概有两类人,一种是自作聪明的人,这类人较多,我们身边就很多;另一种大概就是阴谋者,意图通过毁灭英雄进而以达到他们的险恶目的。
袁崇焕的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即使是与其耳目相关的人,其恩怨纠葛也尤其复杂。其中,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之过及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而这两点恰恰也正是魏忠贤余党给袁崇焕所定死罪的罪名!
看过许多将军死后历代名人大家的评论后,感觉印象深刻的有三个:
一.乾隆帝:“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这是敌人的评价,“与我朝为难”这是军功卓著,让敌人恨;“忠于所事”这是忠君爱国,根本就没有背叛明廷!“深可悯恻”是连敌人都为之怜悯惋惜!
二.韩文举:“以叔季衰亡之国,撄犬羊暴起之众,自有历史以来,未有能取胜者,能取胜自督师始。且不徒取胜而已,实足制敌死命而无难,是中经营惨淡,殆非寻常英雄所能胜任。夫知敌所长而避之,侦敌所短而乘之,难矣;然犹非至难也。大败之后,人无固志,胡尘乍起,望风而逃,于此而欲振作士气,俾将卒去其畏敌之心,起其灭敌之望,宁非难中之至难者哉?以此而论督师,殆天人不可及欤!”
这是说将军的军事才能,很全面很详细。处衰亡之国、率畏敌之卒,对暴起之世纪强敌,而能振作士气对敌战而胜之,甚至有机会致敌死命。是“非寻常英雄”所为!
三.金庸:“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悲剧英雄,而我们几千年的土壤上却多真实的悲剧英雄,他们或是改革家或是沙场统帅或是起义领袖等等,但都被奸诈小人所害!
还有明史上一段: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官居高位统军几十万却家无余财!看来将军也不贪财!
鲁迅先生曾写到:“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他们冠以袁督师身上的各种罪恶之名在此我不想去辩驳,也许当时时局危难,将军督军关外力抗崛起的强敌真有做错的决策、杀错的人,世上本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他们用完美来做为攻击工具就做吧,抓住漏洞一以攻之本就是诡辩的最终攻击手段;很多邪恶之徒被逼无奈时都用此术,像《神雕侠侣》中裘千仞被一灯法师、黄药师等一众英豪围住无处可逃时就说“哪一位生平没杀过人、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在下引颈就死,皱一皱眉不算好汉。”
我只想讲讲北京的袁崇焕墓与守墓人佘氏后人的事:
北京东花市斜街有袁崇焕墓一处,守墓人佘氏族人自明末守墓至今己历三百余年十几代人。
据佘家人说,佘姓先祖义士,曾任袁崇焕帐下谋士,为广东顺德容桂马岗人。他深知袁崇焕为人,感佩其高义,又激愤于其惨死,遂冒奇险,当夜从菜市口的旗杆上偷得骨骸,葬在自家后院。从此,他隐姓埋名,为袁崇焕守墓。
临死前,佘姓义士给后人留下三条遗训: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大将军一侧,与大将军永远相伴;袁大将军为国家而无后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传为大将军守墓,不准回广东故里;佘家后人永远不许为官但必须读书,读书可知史,可明礼。
从此之后,佘家世世代代住在北京的这个小院里,为袁督师守墓。因为佘家是广东人,凡是住在北京的广东人死了以后就埋在这来,后来就把后院辟成广东义园。附近都知道佘家是看坟的,看广东义园的。
袁崇焕去世150多年后,乾隆读《明史》,看到袁崇焕事迹,不由大为感叹。乾隆特别提到,他曾在熊廷弼的奏章内看到袁崇焕的一句话:“洒一腔之血于朝廷,付七尺之躯于边塞”,乾隆“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他认为,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毕竟忠于其君。为表彰其忠心,乾隆下旨给广东巡抚尚安,要求查实袁崇焕有无子孙。如有“粗晓字义”、“人尚明白”就封官。
于是尚安尽力查找,但没找到袁崇焕直系子孙。因袁崇焕寄籍广西梧州,又命广西巡抚去找,最后只找到一个袁崇焕的“五世嗣孙”。乾隆给他封了个小官,但仍感慨不已。
到了道光年间,1831年,北京城东南的广东义园里,立起了一块墓碑,上书:明袁大将军之墓,并在墓前修建了袁崇焕祠。墓碑上的字,为湖南巡抚吴荣光所题。佘家为袁崇焕守墓,才渐为人知。
虽然袁崇焕获朝廷平反,但佘家后人则牢记先祖教诲,始终不出来做官,只专心为将军守墓。
每年清明、中元、寒衣、除夕,佘家人都会祭祀袁崇焕。在香案上摆好点心、水果、茶、酒,祭祀当天再清炒点菠菜,盛一碗广东人爱吃的米饭,摆到下午五点撤供。供品摆好后,一家人烧纸磕头。
《明史》对于佘家守墓亦有载:崇焕死后,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史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
这一守,就是三百余年,十几代人。其间,北京城几遭劫难,人世间几度浮沉。三百多年离乱兴衰,佘家如何守护袁崇焕墓,其细节和故事已湮不可考。但近几十年来,佘家人为保护袁崇焕墓东奔西走,即可看出这家人为了一个承诺付出过多少艰辛。
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身边的下属感动到竟能让自己的后人世世代代为他守墓?
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佘家十几代人三百多年来一代代不为繁华所诱而选择坚持守墓?
在佘家人面前什么正史记载、野史记载、古代文学故事留存,还有历代各大家考证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了!还用争论吗?
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他身边人看的最清楚,看的也远比其它人真切。
能让身边的人死后也要葬与旁边陪伴追随,并且还写下遗训连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为其守墓的人这得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格力量!
有人说从佘家人三百多年的守墓中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墓中人不凡,佘家人也是伟大的。中华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忠、义、守诺,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成都武候祠里的那副对联“万古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袁崇焕墓前,也有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力量,让人不由得油然起敬,长躬到底。
也正是这种力量吧,在未来仍将护佑着中华民族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