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波动论》第四章 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隐藏极深的秘密

◆◆◆◆◆◆◆◆◆◆◆◆◆◆◆◆◆◆◆◆◆◆◆◆◆◆◆◆◆◆◆◆◆◆◆◆◆◆◆◆◆◆◆◆◆◆◆◆◆

《时空波动论》第四章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隐藏极深的秘密

作者:陈少华

◆◆◆◆◆◆◆◆◆◆◆◆◆◆◆◆◆◆◆◆◆◆◆◆◆◆◆◆◆◆◆◆◆◆◆◆◆◆◆◆◆◆◆◆◆◆◆◆◆

◎爱因斯坦的科学

无论是涉及时空的狭义相对论还是涉及引力的广义相对论,都精确描述了各种时空现象,让人大开眼界。人类科学正是在相对论的推动下,开始了日新月异的火箭式发展。

由于受到当时落后的实验条件所限,爱因斯坦不可能去深入这些离奇时空现象探讨深藏之后的本质原因。这个重任,只能由后人来担负。

狭义相对论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物体的时间会变慢,体积会变小,质量会增加。对于时间变慢因子、长度缩短因子、质量增加因子,爱因斯坦用的都是洛伦兹变换。本文将会证明,这些结论有些需要纠正,有些时空观念需要改变。

这些纠正无损相对论的伟大。没有任何一个理论会是完美无瑕的。没有一个理论能超脱时代不跟随时代进步而发展创新。

在那个科学启蒙时代,爱因斯坦能在牛顿经典力学的重重束缚下,革命性提出时空的新观念,抛弃一直以来统治科学界的静态时空观点,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无愧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只有经典力学王者牛顿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我对爱因斯坦一向心怀敬意。所以,当我为了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不得不指出他的权威理论----相对论其实存在不足时,我的心情甚为不安,但真的别无选择。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当年亚里士多德说出这句话后,改正了其老师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仍然伟大。遥想当年,爱因斯坦尚一莘莘青年,风华正茂。牛顿力学王国一统天下三百年,被他一篇相对论攻破城池,风光不再,黯然收下王气。但牛顿的伟名永垂青史,并不因其理论的局限性而走下神坛。

因为,每个科学家及其提出的科学理论都有属于他们的时代。一个科学理论,在属于它们的时代能解释当时的科学现象,就是不可磨灭的伟大。

时间在飞逝,时代在发展,科学必须要进步。

相对论已经统治科学界一百多年了。其权威性与正确性得到公认。它同牛顿经典力学一样,成为人类现代科学的基础。

要实现时间旅行和宇宙遨游的梦想,相对论是一道迈不过的关坎。相对论的重要推论就是:没有物体的速度能达到光速;更没有东西能以超光速飞行。当物体速度越大时,它的质量将越大。这个结论导致了人类再也不敢对宇宙遨游存有幻想。既然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那飞船永远无法达到能够遨游宇宙的速度。即使想要到达最近的星系,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得不指出,这几个著名的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对论其正确性有一部分并没有得到确定的实验证明。科学界之所以对其所有结论都深信不疑,一是因为爱因斯坦实在非常的伟大,科学成就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无法不让人信服。二是因为在现代科技下,飞船速度无法达到能检验相对论结论的水平,并不能体会到飞船的加速难易是否随着接近光速真的越来越难。所以,科学家们对相对论的结论一直深信不疑。这极大地妨碍了人类的飞天梦想,扼杀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信心。可以想象得出,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外星人正在嘲笑相对论,因为它误导了地球人一个世纪。

◇◇◇◇◇◇◇◇◇◇◇◇◇◇◇◇◇◇◇◇◇◇◇◇◇◇◇◇◇◇◇◇◇◇◇◇◇◇◇◇◇◇◇◇◇◇◇◇◇◇

◎没有速度能快过光速吗?

没有速度能快过光速吗?这个结论是值得探讨的。

相对论的局限性,正在逐渐体现出来。为了科学的进步,为了人类的飞天梦想,现在是到了打破桎梏束缚,改变科学观念的时候了。

虽然前文已经证明,速度再怎么迭加也无法超越光速。在光速飞船上发射光速物体仍然无济于事,这个物体无法超越光速。那是否意味着人类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越光速呢?

并不是。

事实证明,可以有速度能超过光速。

飞船必须自已通过加速超过光速,迈过光速这道坎。

这确实是可以做到的。本章将会深入阐述解释,光速为何无法成为速度的极限?因为质量并不会成为加速的障碍。

◇◇◇◇◇◇◇◇◇◇◇◇◇◇◇◇◇◇◇◇◇◇◇◇◇◇◇◇◇◇◇◇◇◇◇◇◇◇◇◇◇◇◇◇◇◇◇◇◇◇

◎相对论的质量速度关系

1902年,考夫曼对经过磁场的电子运动轨迹进行测量,发现电子磁偏转度有异常表现,表现出来的磁偏轨迹证明电子的质量有所增加。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里得出结论:随着速度的增加,物体的质量将增加。

相对论认为,当速度达到光速时,物体质量将是无穷大。

质量变化因子为洛伦兹变换1/(1-V^2/C^2)^0.5 。

◇◇◇◇◇◇◇◇◇◇◇◇◇◇◇◇◇◇◇◇◇◇◇◇◇◇◇◇◇◇◇◇◇◇◇◇◇◇◇◇◇◇◇◇◇◇◇◇◇◇

◎一个让人迷惑至深的错觉

人类要实现时间旅行和宇宙漫游的理想,相对论是一道迈不过的关坎。谁都知道,相对论的重要推论就是,没有物体的速度能达到光速。没有东西能以超光速飞行。当物体速度越大时,它的质量将越大。这导致了人类再也对宇宙遨游不敢存有幻想。因为,既然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那飞船的速度永远无法真正提高到能够遨游宇宙,即使到最近的恒星,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接下来,将证明,相对论的质速正比关系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一百年来,这个观点大行其道,从无科学家加以质疑?

因为一个错觉。静止的测量人员测量出的运动物体速度,由于特殊原因,确实比物体正常质量要大。确实,不少科学家,通过实验手段,测量出高速运动的电子质量,都是静止质量的数倍。

但这个质量并不是该物体的真实质量。

测量者不可将这个测量质量等同于物体的运动时真实质量,否则就会被这个错误无情地欺骗和蒙蔽,从而无法获得事实真相。

◇◇◇◇◇◇◇◇◇◇◇◇◇◇◇◇◇◇◇◇◇◇◇◇◇◇◇◇◇◇◇◇◇◇◇◇◇◇◇◇◇◇◇◇◇◇◇◇◇◇

◎正确的质速关系

正确的科学观点是:

随着运动速度V的增加,物体质量M将减少。当物体速度达到光速时,物体质量将为0。

对于渴望着进行宇宙探索了解宇宙奥秘的人类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理论觉醒。它的实用性,将使人类走出地球,迈向太空,成为宇宙的新主人。

只是由于特殊的处于不同时空的原因,静止于地面的人测出飞船的质量会增加,当物体速度达到光速时,这个测量质量也将是无穷大。

由于飞船在高速飞行中处于不同的时空,这个由静止人员测出的质量对飞船并没有意义。对飞船的飞行、加速难易毫无影响。

光速是可以达到的。同样是可以超过的。

相对论对洛仑兹变换情有独钟。认为一切都应该遵守洛仑兹变换。可是在时空因速度改变的时候,运用洛仑兹变换进行变换运算都是错误。

随着速度增加,质量减少因子、时间膨胀因子、长度缩短因子都不是洛仑兹变换1/(1-V2/C2)^0.5 。而是1-V/C。

相对论的质速正比理论,让人类对太空畏缩不前很多年,鼓不起勇气去尝试探索宇宙奥秘。因为,宇宙是那么辽阔,星系之间距离何等遥远。哪怕是一束光,要想从一个星系到达另一个星系,都需要几年甚至成长上万年。飞船的速度如果不能接近光速级别,那宇宙飞行是没有意义的,没人有那么长寿命去完成一次星际之旅。相对论早已下了断语,飞船永不可能达到光速,因为一旦接近光速,飞船质量将增加到无穷大,这时想给飞船加速,需要的能量是无穷大。没谁能找到这么大的能量。

是到了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科学观念的时候了。

◇◇◇◇◇◇◇◇◇◇◇◇◇◇◇◇◇◇◇◇◇◇◇◇◇◇◇◇◇◇◇◇◇◇◇◇◇◇◇◇◇◇◇◇◇◇◇◇◇◇

◎为什么电子不能达到光速?

回旋加速器可以用磁场将电子加速到具备几千亿电子伏特的高能量。电子将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位于欧洲的强子对撞机,甚至可以使质子达到1.4*10^13电子伏特能量。

实验发现,无论怎么对电子进行加速,电子也无法以光速前进,只能非常接近光速。这倒底是什么原因呢?

实验科学家对此当然毫不奇怪:因为电子的质量在接近光速时为无穷大,当然加速越来越难,相对论已经断言,没有具有质量的物质能以光速前进。

在明白质量与速度是成反比关系后,电子的行为,就显得奇怪了起来。越接近光速,质量越接近于0,电子为何就是迈不开最后一步,无法以光速前进呢?

原因在于:

1、电子在加速运动中,会发射电磁辐射。

运动的电子,其运动轨迹相当于一条电流,奥斯特揭示电流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用强磁场和电场给电子加速的过程中,电子是运动在强磁场中,电磁互生法则,使这两个磁场相逆,电子的运动将会受到阻力。而且,在不断加速中飞行的电子流,产生的磁场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变化的磁场将向电场转化,电场与磁场转变中,将有能量以电磁辐射发射出来。这种电磁辐射,使电子的速度和能量进一步减小。同加速给它的电磁能量基本抵消。这种辐射就是同步辐射,利用这一现象已经有了不少的实际应用。

由于高速电子在磁场中不停地发射电磁辐射损失着能量,使电子始终无法达到光速,或无法保持光速运动状态。即使此时电子的质量确实无限趋近于0,也无济无事。由于电子始终无法在电磁场中达到光速,所以,其质量将无法减为0。

由于宇宙辐射压场决定了电磁场允许的最高运行速度是光速C,电子在电磁场中当然不可能超过光速,无论耗费多大能量给它加速,也是白费力气。电子在飞行中撞击到光子上,受感受到阻力。电子一旦超出光速,就会受到光子流更大的阻力。

那么在电子加速到光速的一刹那,让电子离开磁场,自行运动。电子应该不会再发辐射了。为什么还是看不到它以光速运动呢?

2、电子与质子会撞击到光子上。宇宙中充满了光子,宇宙微波背景遍布整个宇宙每个角落。带电粒子撞击到光子上,会受到阻力。质子撞击到光子上,会生成π介子。这会损耗质子的能量。质子的能量必须低于在撞击光子后足以产生π介子。这会损耗质子的能量。质子的能量必须低于在撞击光子后足以产生π介子的能量。真空对于质子来说并非畅通无阻。只要质子的能量很高,就会在撞击光子后产生π介子损失能量。只有能量低于一个界限的质子才能穿越宇宙。电子面临同样的情况。

3、电子在高速运动时,是处于高速时空,同静止时空有了显著区别。观测人员在静止时空看到的,只是高速电子从高速时空映射过来的镜像。看了下文就会明白,基于最省力实用原理,为了保证飞行运动不会失真,这个镜像要求一个完整高速时空秒的质量。这个质量大于电子静止质量。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这个映射过来的电子质量就会接近无穷大。

但此时,在高速时空以接近光速飞行的电子,它的质量,也已经降到了接近于0。只是,这个真相决不会被反映到静止时空让观察人员发现。这就是“时空隐藏术”。处于不同的时空,是无法看到其他时空真相的。静止时空,当然无法看到高速时空的电子飞行真相。用普通的测量方法来得到电子的运动数据,只能上当被欺骗。

既然接近光速飞行的电子其真实质量已经接近于0,那给它加速应该很容易。可为什么实验人员发现加速却越来越困难呢?这就是因为电子飞行速度越高,在磁场内就会发射出越密集的电磁辐射,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时电子受到的电磁场光子流的阻力也会越大。

用电磁场给带电粒子加速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带电粒子加速过程中会产生与电磁场相逆的磁场,使粒子减速,并发射大量电磁辐射损耗能量,所以这种加速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常常消耗了巨额能量,带电粒子却始终无法达到光速,反而是质量却显得越来越大。电磁场所能允许的最高速度是光速,电子每当接近光速时,就会遇到光子流的极大阻力。要想达到光速,就必须消除来自宇宙辐射压光子流的巨大阻力。否则,带电粒子不可能达到光速。只能将加速的能量用于增加质量。

◇◇◇◇◇◇◇◇◇◇◇◇◇◇◇◇◇◇◇◇◇◇◇◇◇◇◇◇◇◇◇◇◇◇◇◇◇◇◇◇◇◇◇◇◇◇◇◇◇◇

◎质量的本质

要想明白质量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少的原因,就必须要明白质量的本质。

质量的本质是什么?难道,质量这种平平凡凡司空见惯的东西,也会隐藏着什么大不了的奥妙?

是的,只有揭开这个深藏的核心秘密,人类的科学认识才能前进一大步。

为什么物质会有质量?这一点我将在《时空波动论第八章:质量的根源》里详细论述。必须在对引力的真相进行揭示后,才能展开对质量根源的解释。

有质量的物体在运动时都会发出一种特别的东西--质量波。这决非我的杜撰。而是一个事实。质量波其实已经被科学家找到了。看了第八章后,大家会明白,惯性质量场与引力质量场是同一个场,这个场产生了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于2016年发现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引力波,其实就是质量波。它是一种对时空的电磁扰动。

物体发出的质量波相对于物体的运动速度,跟光速相比的结果,可以成为衡量物体质量增加还是减少的依据。质量波等于光速,表明物体的实际质量没有改变;质量波相对物体的速度低于光速,表明物体的实际质量减少。

这种质量波和时间波一样,属于电磁波,速度为光速。质量的多少是根据其发出的质量波光子流量来确定。就象是水龙头流水的速度是一定的,但水流有疏密之分。所以流出的水在一定时间有多有少。水流密集时,水流量就大,流出的水质量就大。水流稀疏时,水流量就小,流出的水质量就小。

对于质量的本质的探索,科学家进行过多种猜测。其中希格斯场与希格斯粒子,被认为最可能是质量产生的根本原因。希格斯场被认为充满宇宙空间。物体在宇宙中运动时,就会与希格斯粒子产生作用,就象是一个人要想通过人山人海,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一样,物体也会因此而感觉到前进的阻力。这就是质量产生的原因。质量的本质就是物体加速的难易。加速容易,质量就小,加速困难,质量就大。希格斯粒子使得物体加速运动变得困难。2012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团队发现了一种非常近似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2013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这使得统一了电磁力、强力、弱力这三种基本力的标准模型得到了又一次验证。

可是这个希格斯的理论毕竟是不完备的,所谓的被验证也只是孤证。无法被确定正确无误。

揭开引力真相后,我会指出希格斯粒子并非质量产生的原因,并向大家说明质量产生的真正根源。在此就不深入展开了。

◇◇◇◇◇◇◇◇◇◇◇◇◇◇◇◇◇◇◇◇◇◇◇◇◇◇◇◇◇◇◇◇◇◇◇◇◇◇◇◇◇◇◇◇◇◇◇◇◇◇

◎从质量波角度解释物体质量会随着运动速度变化而减小的原因

弄清了质量的本质,才能明白,为什么物体质量会随着运动速度变化而减小。

可以对比一下时间波。

飞船上的飞行员是如何测量飞船所经历的时间呢?是根据自已手中的手表的数据。手表的数据又是从哪来呢?你会回答是根据动力振荡原理。当然这是对的。其实,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手段来设计手表精密测量时间。这个手表的数据是根据时间波离飞行员的位移改变,来除以时间波的速度。得出到底是经过了多少时间。飞行员在时间波发出后,在时间波距离自已的长度达到30万公里时,确定是过了一秒钟。

对于一个飞船而言,其静止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在1秒内它发出的质量波光子相对于自已位移长度所含的总流量。如果这个长度为三十万公里,算出其光子流量总值,再乘以一个特定密度常数K,就测得飞船的静止质量为1000公斤。

对于一个以速度V运动的飞船而言,其实际质量一定会减小。因为在1秒内它发出的质量粒子相对于自已位移长度是减小了。为什么这个位移长度会减小呢?想像一下,在急流中你顺流以一定速度划水而行,你会感觉到水流的冲击减小,因为水流相对于你的速度减小,所以特定时间内急流对你的相对位移是减小的,导致水流冲击经过你的总流量是减小的。你感受到的水的压力就减小了。运动中的物体,其质量波相对于物体的速度减小,质量波距离物体的光子流量总值减少,所以其质量就减小。

◇◇◇◇◇◇◇◇◇◇◇◇◇◇◇◇◇◇◇◇◇◇◇◇◇◇◇◇◇◇◇◇◇◇◇◇◇◇◇◇◇◇◇◇◇◇◇◇◇◇

◎质量变化因子

质量波速度是光速C,飞船速度是V。质量波相对于飞船的位移速度则为C-V,特定时间Tn内相对位移长度(C-V)*Tn  ,很明显,这个长度要小于C*Tn 。

运动不会导致物体质量波粒子密度的改变。所以飞船的实际飞行质量是由它在1秒内它发出的质量粒子相对于自已位移长度决定的。当飞船以V飞行时,Tn时间内其质量波流长度从C*Tn减小为(C-V)*Tn  所以其质量也相应的减小。这也是质量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少的根本原因。

这个质量变化因子同时间变化因子一样,是1-V/C=(C-V)/C。

物体飞行质量M飞=物体静止质量M静*(1-V/C)= M静*(C-V)/C

公式:M飞=M静*(C-V)/C

这就是质量变化因子。

当V增加时,M飞减小。当V接近光速时,M飞接近于0。当V等于光速时,M飞等于0。

◇◇◇◇◇◇◇◇◇◇◇◇◇◇◇◇◇◇◇◇◇◇◇◇◇◇◇◇◇◇◇◇◇◇◇◇◇◇◇◇◇◇◇◇◇◇◇◇◇◇

◎飞船的4种质量

飞船的质量可分为四种:

1、静止质量M静。静止时飞船的宇宙质量。决定飞船的惯性大小、加速难易。

2、飞行质量M飞。飞行时飞船的宇宙质量,决定飞船的惯性大小、加速难易。这个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减小。

3、地面静止的人所测飞行中飞船的质量M地测。这个质量是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的。大于飞船的静止质量。

4、飞行员所测飞船质量M内测。这个质量不会随着速度而产生改变,永远等于M静。在飞船内无法感受到质量的变化,也无法感受到时间的变化。

那个著名的结论: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之所以流行了一百多年没有被质疑,就是因为科学家认为,飞船的飞行质量M飞 可以测量出来。他们在测量时,都是地面静止的人,测量出来的质量实际上是M地测。这个质量同M飞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把M地测等同于M飞,就会产生与事实完全相反的错误结论。

我们可以根据质量的本质波粒属性,设计一个测量质量的仪器。这个仪器可以探测出物体所发出质量波的长度和密度。从而可以算出特定的一秒钟时间里,这段质量波粒流的总量。这就是物体的质量大小。测量静止的物体,没有问题,不会产生误差,但怎么测量高速飞行中的飞船的质量呢?有一个办法,找一艘同样的飞船,它发出的质量波密度将同飞行的飞船一样。地面的测量者有一台望远镜,可以精确地看到飞行中飞船发出的时间波、光波、质量波的位置动向。怎样测时间,就可以怎样测质量。所以先看在地面如何测时间。

在地面测量高速飞行中飞船的时间,这艘飞船刚好长30万公里。如果时间波从后舱到达前舱,则表明飞船内已度过一秒钟时间。结果大家都清楚。高速飞行的飞船,由于时间波相对于飞船速度变得很慢,所以要想走30万公里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地面准备一个时间波测量仪。发出的时间波走出多少公里,再除以其速度,就是这段时间的大小。地面测量者用望远镜观察飞船里时间波(因为不可见,为了形象,想象时可以用光束来代替,两者是等价的,速度相同,都是电磁波),从某一刻起开始开启时间波测量仪计数,什么时候飞船上时间波从后舱到达30万公里远的前舱,立即来观察地面时间测量仪上时间波所走的路程多少。你会发现,这是一段相当长的路程,有几千万公里,除以时间波速,这段时间有好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高速飞行的飞船内只过去区区一秒钟,静止的地面就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这个结果还不是很惊人的。一旦飞船以接近光速飞行,飞船只过一秒钟,地面就已经过去几千年了。

测量质量同样如此。大家可以了解为什么地面测出的飞行飞船质量会很大了。飞行中飞船发出的质量波相对于飞船的速度在下降,等于光速C-飞船速V。在地面,观察飞行中飞船从后舱发出的质量波到达飞船30万公里远前舱时,这时地面已经度过了更长的时间,质量波测量仪中那艘静止的同样飞船所发出的质量波已经走了好几分钟。以前科学家就是用这段质量波的总量来确定飞行中飞船的质量。由于飞船的静止质量是由一秒内质量波段的粒子总数也就是30万公里长质量波段粒子总数决定。几分钟的质量波长度远大于一秒钟的质量波,所以这段质量波的总量将会远大于飞船的静止质量。所以得出飞船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地面测量的结果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很大的结果,造成质量增加的错觉,关键在于静止的地面和飞行的飞船处于不同的速度,因而有不同相对速度的时间波、质量波,处于不同的时空。而测量这个行为时需要一定时间的,两个不同时空时间的计量完全不同。所以会如此。

飞船随着速度增加,其质量在逐渐减小。加速也就越来越容易。为什么一直以来人类发射火箭和航天飞机时,速度也很大,却没发现加速在越来越容易呢?

因为跟光速比起来,火箭和航天飞机的速度是可以忽略不计的。V/C比值接近于0,所以质量减少的幅度非常小,无法觉察。但是,一旦将速度提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就可以相当明显地发现,给飞船加速越来越轻松。因为飞船质量减小的幅度已经不可忽略了。

物体飞行质量M飞=物体静止质量M静*(1-V/C)

当V=C时,飞船质量将变为0。

◇◇◇◇◇◇◇◇◇◇◇◇◇◇◇◇◇◇◇◇◇◇◇◇◇◇◇◇◇◇◇◇◇◇◇◇◇◇◇◇◇◇◇◇◇◇◇◇◇◇

◎以质量波相对于飞船的飞行速度C-V为质量依据

飞船静止时,以光速向四面八方发射出质量波。当飞船以速度V向右飞行时,向右发射的质量波是以C-V的相对速度远离飞船。但这只是一个方向的质量波,能决定飞船的质量吗?

飞船向左发射的质量波,其实,也是以C-V的速度在远离飞离。

在前文,已经证明,以V退行的光源,逆向发出一束光线,这束光线相对地面的速度为C-2V,相对光源的速度为C-V。

质量波的速度与性质,跟光线相同。所以,以V向右飞行的飞船,向左发射出的质量波,相对地面的速度为C-2V,相对飞船的速度为C-V。

事实上,飞船无论朝哪个方向发射光线,光线离开飞船的相对速度都是C-V。质量波也是如此。

无论是向前的质量波还是向后的质量波,或者向任意方向发射的质量波,相对于飞船的远离速度都是C-V。飞船会认为质量波的速度是C-V,以此作为飞行质量依据。所以,飞船的飞行质量,就减小为M*(C-V)/C。飞船内时间变慢,依据的也是这个原理。

这种神奇的机制,在第二章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都是由最省力实用原理所决定的。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机制的内在特点。

光源朝着任一方向发射光线,都是以相同的相对速度将光线发射出去。这个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正是这个简单的原则,使得无论飞船以什么速度飞行,向什么方向飞行,飞船内光源向所有方向发射的光线,其相对光源的速度必然完全相等,下降为C-V。质量波与光波都是电磁波,发射机制一样。

光所具有的运动特点与铅球一样。飞船内的光源,在飞船静止时,其所发射的光线到达飞船半径30万公里的球形室墙壁,时间是1秒。每个方向上光线绝对速度都是C,相对于光源与飞船的速度都是C。当飞船以V开始运动时,在飞行员看来,光源所发的光线在每个方向上仍然是1秒后到达球形室四壁,速度是C保持不变。由于飞船外静止时间Tn是C(C-V),飞船外静止人员测出光源在每个方向上发出光线的相对于飞船与光源的速度是C-V。时间波与质量波的速度是光速,其运动特点与光一样。

飞船内部时间是减小的。飞船的时间就是由地面正常经过1秒时间后,时间波距离飞船的长度来决定。同理,物体飞行时的质量,是地面正常的一秒时间内质量波距离飞船这段质量波粒子的长度决定。这段长度决定于质量波相对于飞船的速度,这个速度是C-V。比正常速度C要小。所以物体的飞行质量将会下降,下降幅度为V/C。

◇◇◇◇◇◇◇◇◇◇◇◇◇◇◇◇◇◇◇◇◇◇◇◇◇◇◇◇◇◇◇◇◇◇◇◇◇◇◇◇◇◇◇◇◇◇◇◇◇◇

◎质谱仪

质谱仪是一种测量高速粒子质量的仪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引发磁偏转,只要测出这个偏转半径,就可以得到粒子的质量。带电粒子先经过电压差为U的平行板电场加速,再经过速度选择器,只有特定速度的粒子能够通过速度选择器,这个速度为V=E/B1。B1为速度选择器内磁场强度。速度选择器的原理是,它是电场和磁场的混合。带电粒子在里面将受到一个向左的电场力和一个向右的磁场力。只有电场力和磁场力相等,粒子才会保持平衡,直线前进,通过一个小孔。否则它就将撞在小孔旁边的板壁上。详见下面图片:质谱仪所示。


图片:质谱仪

速度特定的高速粒子通过速度选择器后,进入磁场强度为B的磁场。它将发生磁偏转,以半径r作圆周运动。只要测出这个半径大小,就可以得出粒子质量。测半径很容易,只需用感光胶片放在粒子飞行路径上,记下感光点即可。

带电粒子的电荷数为q,经过电场时受到电场加速后速度为V,电场作的功为W=qU=1/2*mV^2     

V= (2qU/m) ^0.5

作圆周运动的粒子,其向心力为m*V^2/r这个力等于粒子在磁场中所受到的磁力qVB;

m*V^2/r=qVB

m=B*r* (q/2U) ^0.5

这样测出的粒子质量,应该是相当准确了。它正是科学界测量高速粒子质量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法,测出的高速粒子质量将大于其静止质量,从而验证了相对论质速关系:质量与速度成正比。

这也正是质量速度正比关系百年来从未被人怀疑过的根本原因。

的确,太能迷惑人了。运动粒子将它的质量减小的真实面目牢牢地掩饰起来,让科学家无论通过何种手段,看到的都只能是一个增加了的质量。

可以想象,外星人正在嘲笑着地球人:百年来一直被质速正比的假象所欺骗。但是,我相信,他们不会因此而太过得意,只因,质量的这个秘密,他们也不会很容易就发现。一定是经历了相当多的曲折,相当多的风雨,经过多年的苦苦摸索,终于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真相,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发展进程。

◇◇◇◇◇◇◇◇◇◇◇◇◇◇◇◇◇◇◇◇◇◇◇◇◇◇◇◇◇◇◇◇◇◇◇◇◇◇◇◇◇◇◇◇◇◇◇◇◇◇

◎真相,潜伏得非常深

这个秘密,如果不是有心人,是决不可能发现的。就好象一个易容大师,乔装改扮成另一个人,是那么唯妙唯肖,形神皆备。轻易地蒙蔽了所有人。只有努力去找他的破绽,才有可能发现一点微不足道的蛛丝马迹。

我还是从维妙维肖的质量增加假象中,发现了它的一个破绽,这个破绽,终于让质量骗局现出了原形。

物体在静止状态,它同静止的观察者处于一个时空——静止时空。当它开始运动时,其实它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运动时空。这个时空同静止时空的区别在于,时间速度、质量波速度,都会减小。V时间波=C-V,V质量波=C-V。静止的观察者当然能够看到这个物体,但看到的是运动时空的粒子在静止时空中的映射。在新的时空,物体的时间将是静止时间的1-V/C;质量将是静止质量的1-V/C。

静止时空观察者看到的将是该物体映射到静止时空的镜像,这个观测的物体时间流逝的单位秒是运动物体内时间波相对物体走过30万公里累积的时间量子值。由于运动物体时间波的相对运动速度减小了,所以时间波相对物体走30万公里,对于静止时空人员来说,已经过去了多于一秒的时间。静止时空人员来测量物体的时间时,发现这个时间变长了。飞船内过一秒钟,静止时空已经过了超过一秒钟。

不过,时间的这种障眼法还不是最逼真最迷惑人的。看到质量的表现,就明白了什么叫超级巨骗。

运动物体将在静止时空里映射出一个镜象,静止时空人员可以通过这个镜象观测到它的运动。它映射出的质量大小将是它的质量波在自已高速时空里时间的一秒内走过的质量子流累计数量。这是什么意思呢?

静止观察者所在的静止时空与运动粒子所在的高速时间有了时空隔膜。高速时空的粒子只能通过映射,将自已的一些属性特征映射到静止时空。静止时空观察者很难观察到高速时空的真相。比如时间,静止观察者用时钟来测量飞船内的时间。他让两者同时开始计时,再同时喊停的方法来计量飞船内的时间。这一方法虽然通行一时,但对高速飞船却并不管用。静止观察者发现飞船内虽然只过去1秒钟,他的时钟却显示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这表明,飞行物体映射到静止时空的时间波是它在高速时空1秒内时间波所飞过的绝对距离。在高速时空里,时间波只相对于飞行物体飞过了30万公里,计为1秒时间,却相对于静止观察者飞过了几千万公里,计为几分钟时间。

质量波同样如此。静止观察者用通常的计量方法还计算飞行物体的质量,使用的将是质量波相对于飞行物体飞行了30万公里、但相对于静止的自已却飞行了几千万公里的这段质量波绝对飞行距离来计算飞行物体质量。

如果观察者能够用一种仅仅一看之下就能确定物体质量的仪器来测量,还能够避免被骗。因为一看之下,只是很短的一瞬间,这时物体的质量子尚未开始累计,不会增加到测出的结果上。但是如果无法用“看”来确定质量,而用其它方法,如质谱仪,来测量质量。毫无疑问,这个过程将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从粒子在磁场中做开始做圆周运动到打击到胶片上。这个时间是属于静止时空的时间。

这句话相当关键——这个时间是属于静止时空的时间。

正因为此,质量才能完美地做出一个增加的假象,从而欺骗科学家们一百年。

物体的质量大小,是由其一秒时间内发出的质量波流的粒子总数决定的。

本来,物体的这个镜像并非一定要以虚假的形象反映出来,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但对于飞行中的粒子而言,它不得不在飞行中表现出更高质量的特点。因为,飞行,是一个过程,无论如何,都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它消耗的是高速时空的时间。1秒钟的高速时空时间,对于处于静止时空的观测者而言,就是比1秒要多的时间,可能会达到2秒甚至更多。静止时空测量者来测量高速粒子的质量,使用的质量波就是更长时间的质量波,这才能对应高速时空1秒钟时间质量波飞过的长度。

这个静止时空的时间,是不同于运动中物体内部时间的。运动中飞船的内部时间只过去1秒,处于静止时空的时间其实已经过去了比1秒要多的时间,比如说,达到了10秒。此时,飞船发出的质量波粒子虽然相对于物体只走了30万公里,但对于静止时空而言,由于已过去了10秒的时间,这段质量波长度将远大于30万公里,达到了300万公里。

物体静止时其质量是一秒质量波长度——30万公里;当测量人员发现物体1秒钟时间其质量波飞过的长度大于30万公里时,观察者会认为物体的质量在增加。

1个高速时空秒的时间里质量波所积累出的长度,对应着比物体初始质量大得多的质量,将会映射到静止时空,成为处于静止时空的科学家观测时物体的质量。而且粒子确实是以这个更大的质量在静止时空表演出飞行轨迹。因为映射到静止时空的飞行轨迹,只能使用映射到静止时空的物体属性。

高速粒子处于高速时空,它映射到其它低速时空的镜像,质量的表现特征,只能由高速时空1秒钟内质量波的累计数来决定。高速时空1秒钟内质量波,相对于高速时空的粒子而言,是前进了30万公里。但是对于静止时空而言,由于这段时间静止时空时间比高速时空慢,已经经过了比1秒要长得多的时间,质量波前进的长度早已超过30万公里。或者,质量波相对于高速粒子,相对速度较慢,前进到高速粒子前方30万公里时,它已飞行到静止地面出发点前方大大超过了30万公里的地方。粒子就是以这段远远超过30万公里的粒子束来作为其映射到静止时空的质量表现基准。这也是根据宇宙法则中的质量定义“1秒钟内质量波发射的粒子总数为质量大小”来确定的。当然,这个质量将大于其原质量。

总结来说,高速粒子在飞行时,映射到静止时空,其在静止时空的质量表现,由1秒的高速时空时间累积质量波决定。会表现出怎样的质量,先看1秒钟的高速时空时间,相当于多长的静止时空时间。如果大约为2秒,那就在静止时空表现出2光秒长度的质量波粒子的质量特性。也就是表现出2倍的原质量特性来进行飞行运动。

当物体速度并不高时,这个映射出的质量和时间与物体在新的运动时空基本相同,差距V/C接近于0,可以忽略不计。当速度越来越高时,这个质量差距将不可忽视。物体将在实验中呈现出更大质量的特性。只要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质谱仪测量中,高速粒子的运动轨迹,表现出一个更大质量的粒子在作磁偏转运动,原因就在于磁偏转需要一点时间,尽管很小,但已足以让粒子表现出更大质量的特性:旋转半径比正常水平增加。

高速粒子的实际质量是减小的,但是,处于静止时空的人,并不能看到这一点。除非,他练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用单纯的一瞪之下,就看出这个粒子的质量大小。可惜,现实中,没有人有火眼金睛,也没有这样能在一“看”的瞬间就测准物体质量的高精仪器。科学家所采用的测质量办法,无论如何,都需要通过粒子的运动轨迹来推算。而科学家观测测量的时间,是属于静止时空的时间。

如将用这种方法来测量高速飞船的质量,高速飞船已经接近光速时,飞行质量接近于0.飞行员感觉加速越来越容易。但这艘飞船在进行实验时,却会表现出质量增加的迹象,通过磁场时偏转到更远的距离上。飞行员会觉得很奇怪,这种情况是与他加速飞船时的感受完全相反的。他在测量后将发现,飞船的时间、质量都无变化。这是因为,他是处于高速时空。

可见,无论飞船内,还是飞船外,都无法通过测量,得到飞船质量在减小这个事实。

高速飞船质量减小,只有发动机能够清楚地感受出来。它会发现,给飞船加速越来越容易。

其实,这才是最大的关键。测量出的结果重要吗?一点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飞船的实际质量,关系到加速难易、惯性大小的实际飞行质量。测不准它,没有火眼金睛,没关系,只要质量在减小,只要让发动机感觉到了轻松,就行了。

◇◇◇◇◇◇◇◇◇◇◇◇◇◇◇◇◇◇◇◇◇◇◇◇◇◇◇◇◇◇◇◇◇◇◇◇◇◇◇◇◇◇◇◇◇◇◇◇◇◇

◎虽然很怀疑尺度并不会随着速度增加而减小,但仍然有这方面的可能

尺度会随着速度增加而减小,这个理论是荷兰科学家洛伦兹最先提出来的。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进行了继承。

尺度是否会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小,我很怀疑。这大概率是不会出现的。但还是有可能的。本节只能作为一个科学假设,科学幻想。无须严肃对待。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为例,尺度就不应该减小。如果分光镜到反光镜之间的距离减小,在地球观测人员看来,自然是不会看到这个变化。在太空中静止人员看来,如果发现这个距离变小,那他所计算出来的光线一个来回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减小。在太空静止观测者来说,他算出光线相对于分光镜的相对速度是C-V。比正常的C要小。本来他计算出来的光线一个来回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因为光线相对于分光镜的速度减小为C-V而使他观察到光线飞过这段时程的时间减小为C/(C-V)。这正好是正常的时间Tn。此时地球人员的时间刚好过去1秒。如果再因为尺度缩小而使太空静止人员的时间Tn减小,那就不符合测量结果。所以,我认为,尺度并不会因为速度增加而改变。

洛伦兹与相对论之所以认为尺度会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小,是为了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出现的0结果,不得不提出顺着运动方向的尺度会收缩。现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已经被完美解释了,无须尺度减小就能达到0结果。所以尺度确实无需再因速度而改变。

但我并不打算删掉这当初的一个假设。一个理论都是从错误慢慢走向正确,一步步接近真理。那些错误的假说,也可以展示出来,让人们看到追求科学真理道路上曾经历过的曲折弯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尺度减小只是一种错觉,一个接近光速的飞船,其展现给外界的印象,应该确实是越来越小,几乎要隐形。但这只是一种错觉。飞船的真正尺度并不会有变化。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由于尺度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质量波完全相反,可以对比出质量波的欺骗性,让人们更深刻理解质量随速度减小的真相。

综合以上原因所以我还是保留下这个尺度随着速度增加而减小的假说。这个假说在今后将会得到时间的检验。如果它是错误的,我毫不惊奇,正该如此。如果它是正确的,我反而会有所奇怪,没想到大自然竟然真的如此奇妙神奇,让我一个如此荒诞的假说成为真相,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

◎尺度波

静止观测者虽然能看到高速物体的尺度减小,但这种观测只是一种感觉,高速物体的尺度并不会真的减小。光线从物体一头飞到另一头,并不会因此而花更短时间。观测者也不应将其测量到的尺度做为高速物体真的尺度。这种静止空间测量得到的高速物体的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是不可用不可信的。

长度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一艘飞船,静止时长度为1000米。当飞船开始运动时,随着速度增加,长度逐渐缩小。当速度达到光速时,飞船尺度将缩小到0。也就是说,隐形了,再也看不到。为什么会这样?

要想明白长度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少的原因,就必须要明白尺度的本质。

尺度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物质会有尺度和体积?

物体之所以会有尺度和体积,这个尺度和体积之所以会被我们感觉到,是因为物体时刻在发射一种电磁波,尺度波。

尺度波里含有大量尺度波粒子,不同物体,尺度波粒的密度会有不同。物体体积尺度的差别就在于包含于特定时间的尺度波流里的尺度波粒子的含量。

对于一个飞船而言,其静止尺度的大小,取决于在1秒内它发出的尺度波粒子相对于自已位移长度所含的总流量。如果这个长度为三十万公里,密度为一个特定数,算出其流量为1000米,测飞船的静止尺度为1000米。

对于一个以速度V运动的飞船而言,其尺度会减小。因为在1秒内它发出的尺度粒子相对于自已位移长度是减小了。为什么这个位移长度会减小呢?想像一下,在急流中你顺流以一定速度划水而行,你会感觉到水流的冲击减小,因为水流相对于你的速度减小,所以特定时间内急流对你的相对位移是减小的,导致水流相对你的总流量是减小的。

◇◇◇◇◇◇◇◇◇◇◇◇◇◇◇◇◇◇◇◇◇◇◇◇◇◇◇◇◇◇◇◇◇◇◇◇◇◇◇◇◇◇◇◇◇◇◇◇◇◇

◎尺度变换因子

尺度波速度是光速C,飞船速度是V。尺度波相对于飞船的位移速度则为C-V,特定时间Tn内相对位移长度(C-V)*Tn  ,很明显,这个长度要小于C*Tn

运动不会导致物体尺度波粒子密度的改变。所以飞船的实际飞行质量是由它在1秒内它发出的尺度粒子相对于自已位移长度决定的。当飞船以V飞行时,Tn时间内其尺度波流长度从C*Tn减小为(C-V)*Tn  所以其尺度也相应的减小。这也是尺度随着运动速度增加而减少的根本原因。

这个尺度减少因子同时间减小因子和质量减小因子一样,是(1-V/C)。物体飞行尺度L飞=物体静止尺度L静*(1-V/C)

公式8:L飞=L静*(1-V/C)

这就是尺度变化因子。

当V增加时,L飞减小。当V接近光速时,L飞接近于0。当V等于光速时,L飞等于0。

◇◇◇◇◇◇◇◇◇◇◇◇◇◇◇◇◇◇◇◇◇◇◇◇◇◇◇◇◇◇◇◇◇◇◇◇◇◇◇◇◇◇◇◇◇◇◇◇◇◇

◎飞船的5种尺度

飞船的尺度可分为五种:

1、静止飞船的尺度L静。

2、飞行中飞船的尺度L飞。表明飞船飞行时所占据的宇宙空间的绝对大小。随着速度增加而减小。当飞船速度为光速时,飞船尺度为0,飞船隐形。

3、地面观察飞船飞行时尺度L地面观察。观察尺度的行为跟测量质量不一样。观察可以只是一瞬间,发现飞船变大或变小。测量质量需要精确数据,需要一定时间。由于时空不同,产生很大偏差。所以L观察等于L飞,小于L静。在地面观察飞行中的飞船,会发现飞船越来越小(并不是因为飞船距离越来越远所以变小。即使飞船在上空打转并不飞远,你观察飞船的尺寸仍是在变小)。

4、地面测量飞船飞行中尺度L地测。

在地面测量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瞬间测量,作一道窄门,如果飞船能飞过,表面飞船尺度小于或等于窄门的宽度。测量结果将表明飞船在缩小。

由于不可能作出那么合适尺度的窄门,只能用另一种方式来精确测量,也就是设计一个尺度波测量仪,测出尺度波粒在特定时间内的总流量,得出尺船的尺度。由于这个测量需要时间,结果将同质量测量仪一样,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结果。原因仍然在于地面同飞行中飞船处于不同时空,波的相对速度不一样所致。只是由于尺度是可以用眼睛观察出来的,所以这个大值很容易就被确定为错误。飞船的质量大小用眼睛是无法观察出来的,这大概也是飞船质量的地面测量被当成飞船飞行质量,无人质疑,在一百年时间里都没有得到纠正的原因之一。

5、飞船内飞行员测量飞船尺度L内测。这个值等于L静。无论飞船以多大速度飞行,飞行员都不会感觉到内部尺度的变化。他用尺子测量一本书的长度,会发现跟平时没有两样。因为尺子的长度也相应地减小了。当速度接近光速时,飞船已缩成一个乒乓球大小。但有用担心飞行员会有被压缩挤扁的感觉。因为飞行员自已也在同等地缩小尺度,成为一个小人国侏儒。光速飞行时,飞船的宇宙尺度是0,你用望远镜完全看不到飞船了。因为它已经不再属于你原来的时空,所以隐形了。

◇◇◇◇◇◇◇◇◇◇◇◇◇◇◇◇◇◇◇◇◇◇◇◇◇◇◇◇◇◇◇◇◇◇◇◇◇◇◇◇◇◇◇◇◇◇◇◇◇◇

◎高速粒子映射到静止时空的质量与尺度之对比

尺度波有一个不同于时间波和质量波的最大特点:可以直接用目测得到,而无须通过实验。也就是说,飞船在向静止时空表现其尺度大小时,无需耗费任何静止的时间。而实验人员研究高速粒子的磁场偏转,高速粒子在向静止时空展现其质量大小时,观测者无法通过目测就得知粒子质量,而是通过让粒子磁偏转运动来了解粒子质量。处于高速时空的粒子,将其运动特征映射到静止时空,由于两个时空时间计数的区别,使得其在质量上产生了差别,表现出更大质量的现象。

尺度波正是由于在表现时无需时间的特点,使它跟质量波、时间波有了极大的不同。

看下面图片1所示意:上面为一个高速粒子●发出的尺度波运动情况。下面是尺度波对静止时空观察者○的位移情况。1秒钟的静止时间,尺度波从○飞行到△,这段距离为30万公里。此时,高速粒子运动到了★处,尺度波相对于粒子的位移为★到◆的距离。


图片1

对于以V高速运动的粒子,它是处于高速时空,这个时空里,时间波、质量波、尺度波的运动速度,虽然仍为光速,但相对于飞船而言,速度为C-V,大为减小。它会将自已的状态映射到静止时空中,让处于静止时空的观察者来观测。由于尺度波的表现无需占用任何时间,这个映射遵循最省力实用原理,将只映射一段最短的尺度波,只要能够表现出粒子的尺度就可以。高速粒子映射的尺度波长度,正是从★到◆的距离,这段距离为C-V,小于30万公里。正常尺度的粒子,表现其尺度大小的尺度波长度为30万公里,这段距离包含的尺度波量子当然比正常情况的30万公里短,这个更短的尺度正是在静止时空的观察者看到的高速粒子的尺度。

而高速粒子要将运动状态映射到静止时空,就无法如此施为。下面图片2为高速粒子质量波的运动情况。为了方便理解,图片用飞船代替粒子。


图片2

○到△表示一秒钟静止时间内,质量波的飞行长度。但在映射运动状态时,这段质量波不会被采用。如果采用这段质量波,粒子的质量就是不变。静止观察者会得出随着速度增加,粒子的质量没有变化的结论。不被采用的原因,在于粒子映射飞行状态,必须要用到高速时空里的1秒时间。(粒子的质量和尺度表现,都是根据一秒钟内其质量波量子与尺度波量子的数目决定。所以由波在一秒内飞行的长度决定。)如果仅仅使用静止时空的1秒钟时间,相当于高速时空里的低于1秒时间。那高速粒子的运动就无法保持连续与完整。就象是一秒钟运动镜头有24帧画面,如果只选半秒钟画面,只有12帧,无疑运动状态无法保持完整。这与表现尺度完全不同。表现尺度时,由于尺度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一个不变的画面,就象一个静止的物体,任意取一帧画面就足以表达出物体的尺度特征,并不会有不完整感。

正是这个原因,要让飞行录像完整并有连续性,不让人产生迟滞感,使在飞行画面的选取上,必须选取一个完整的运动秒的24帧画面。宇宙遵循最省力原则,但也要遵循实用原则。一个不实用的东西,制作时再省力,也无济无事。所以,公司在生产产品时,实用原则,是置于省力原则之上的,宁可费力费事,也要制作出更好的用处更大的产品。宇宙法则里,实用原则,同样是置于省力原则之上。

要向静止时空映射出粒子的质量情况,对于飞行的高速粒子,是无法将静止质量映射的。它只能映射它高速飞行时的质量情况。要将飞行中的粒子质量情况映射到静止时空,这就要有一个能完整表现出飞行状态的时间。为了表现出完整的粒子飞行状态,必须选取完整的1秒钟的高速时间,将这段质量波映射到静止时空,才能使这段录像完整连续,不会有迟滞感。

这一连串逻辑,在实用原则指导下,使得这段质量波的选取,不但无法象处理尺度波时那样选一段短于30万公里的波段,连30万公里的波也被放弃。反而不得不选取最长的一段波:从●到◆,这是高速时空里一个完整秒里,质量波的绝对位移值。此时粒子飞行到★处。从★到◆为30万公里。这正是表明质量波或时间波相对于高速粒子飞行了30万公里,高速时空正好过去了1秒钟。质量波位于◇处,这段时间里,相对于静止时空而言,质量波的绝对飞行距离为●到◆。

●到★为粒子的飞行长度。这段时间是高速时空1秒钟,就是静止时空的时间30/(C-V),距离为30V/(C-V)。

质量波相对于静止人员的绝对运动距离为●到◇;L=30+30V/(C-V)=30C/(C-V)。这段质量波密度为密度为ρ,则其质量为30*ρC/(C-V);由于其静止质量波为长30万公里,则M0=30*ρ。M静=M0*C/(C-V)。

以V飞行的物体,在静止时空表现出的质量,可以用公式表示。设物体原质量为M0,

公式:M静=M0*C/(C-V)

当V=0时,这段距离L=30C/(C-V)=30公里。这就是质量波在1 秒种内的正常位移,表现出原质量。当V增加时,L增加,粒子的质量波长度增加,表现在静止时空的质量就增加为30C/(C-V)。当V增加为光速C时,这段质量波为无穷大,映射到静止时空的质量就成了无穷大。

但此时,粒子的实际飞行质量是按另一个公式来变化:M飞=M0*(C-V)/C。随着飞行速度增加,M飞 越来越小,当V为光速时,飞行质量减为0。

正是由于高速粒子映射到静止时空的质量在增加,使得静止时空的实验者感觉到给粒子加速越来越难。而处于高速时空的人员则会有完全相反的感受。一个飞船,在静止时空的人员来说,要给它加速到光速简直不可能。但对于飞船内的飞行员而言,他会发现,随着飞船速度越来越快,加速也越来越容易。

在静止时空的观察者看来,加速器内的这个带电粒子始终无法达到光速,施加再大的能量也无济于事。当然,这种假象也是非得符合质能守恒定理的。施加的能量正好全部转化为粒子的质量,使这个骗术可以顺利地进行。

◇◇◇◇◇◇◇◇◇◇◇◇◇◇◇◇◇◇◇◇◇◇◇◇◇◇◇◇◇◇◇◇◇◇◇◇◇◇◇◇◇◇◇◇◇◇◇◇◇◇

◎费曼对质量变化因子是洛伦兹变换的证明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其《物理学讲义》里,对质速关系比例为洛伦兹变换有一段经典的证明,曾让我迷惑不已,但我最终还是找到了其错误:

(以下为图片3)

(以上为图片3)

而上面证明过程中,直接将E等同于质量所蕴含的能量mC 2。这是一个矛盾。既然把E看作是力作的功或物体的动能,又怎能将E等同于物体的质量所蕴含的能量呢?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质量所蕴含的能量是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能释放出来的,比如核聚变核裂变。这跟力作的功是两码事,不能混淆。所以这个证明从开始就错了。一代物理雄才费曼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令人大跌眼镜。这正说明爱因斯坦质速定理影响之深,使其它再杰出的物理学家也不知不觉为之辩护,作出错误的证明。

这里面临一个问题:随着速度的增加,质量在减小,当质量减小到0时,物体的动能与质能都将是0 。那合理吗?

是合理的。第八章将会阐明,质量原本是不存在的,物体天生质量就是0,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赋予了质量。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这个质量赋予机制就不起作用了,物体质量就重新降到0 。一旦这个质量赋予机制都不起作用了,质能守恒定理当然就是无法成立的。就象地球使物体产生势能。一旦地球不存在了,物体全部失去了势能,当然不能因此说这会导致能量不守恒,是不可以发生的。

质量为0的东西,动能并不是0 。就象是光子,静止质量为0,由于是以光速运动,仍然是有能量的。一个光速飞行的质量为0的飞船,其能量绝对是很大的。此时可认将飞船看成一个能量块,一个大型的光子。其飞行能量竟然使得其本身质量所蕴含的能量MC^2全部消失,说明飞行能量必在MC^2之上。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光速飞船具有的能量是MC^2加上飞船加速时消耗的能量总和。如此巨大的能量,使这艘飞船拥有巨大的动能。一旦撞击到物体上,再坚固的物体也会被飞船撞成粉碎。

◇◇◇◇◇◇◇◇◇◇◇◇◇◇◇◇◇◇◇◇◇◇◇◇◇◇◇◇◇◇◇◇◇◇◇◇◇◇◇◇◇◇◇◇◇◇◇◇◇◇

◎革命性的曙光乍现

赫拉克利特说:“大自然喜欢隐藏,科学尤其如此。”看一下质量的表现形式,真是隐藏得无比巧妙,让人惊讶,无法想象,竟然可以不但将真相掩盖得如此天衣无缝,还能表现出一个完全栩栩如生的假象。

费曼说:“科学,就是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有组织的怀疑。”如果不对质速正比的结论进行质疑,当然就永远无法发现质量的真相。

运动的飞船,原来的科学理论认为质量增加,时间减少,尺度减小。为什么质量与另外两个要素区别那么大呢?

现在真相出来了,质量与时间、尺度一样,都是随着速度增加而减小的。

尺度大小一目了然,在表现方式上跟质量波有很大的不同。仅通过眼睛的观察即可得出正确结论。尺度波观察者看到高速飞船的尺度,感觉比正常情形小了很多。所以尺度无法具有欺骗性。

时间的蒙蔽性又不如质量,所以科学家能够正确得出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的真相,则一直隐藏在迷雾中。

质量增加的假象为何能欺骗科学家那么长时间呢?其实,对运动中飞船时间的测量,也迷惑过一些科学家。比如,一名科学家拿着怀表与望远镜,开始观测飞行中的飞船。他盯着的是飞船中的挂钟,这个挂钟走一分钟,他再来看自已的怀表。发现怀表已经过去了十分钟。他十分惊奇,认为飞船的时间是增加的。另一名科学家则是等飞船停下来后,跟飞行员对时间。发现飞行员的时间只过去1个小时,他的时间却已经过去了10个小时。

当然,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是清醒,告诉他们,你怀表时间增加,反而说明飞船里的时间是减小的。这两个人恍然大悟,于是接受了这个意见。

但对于许多飞船质量的测量人员来说,却不能如同这名时间测量者一样容易转过弯来。他用一些手段将飞船的质量测量了出来,其本质跟那个拿着望远镜看着飞船挂钟的时间测量者、跟飞行员对时间的测量者一样,犯的是相同的错误。后者把飞船上高速时空中的1秒当成地球的时间,从而认为飞船时间增加。前者把飞船上高速时空中的1秒产生的质量波当成飞船的质量,从而认为飞船质量增加。如果我告诉他,他测出飞船质量增加,反而说明飞船的飞行质量是减小的。他绝不会相信。

改进测量质量时的设计水平。可以仿照直接测量时间的挂钟,设计一个测量质量的质量挂钟,挂在飞船上,同时在地面测量者旁边也放一个质量挂钟。让他站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看飞船内的情况。飞船质量波飞多远,他旁边的质量挂钟就会根据飞船质量波的位移来测出飞船的质量。

飞船内的质量挂钟是按照质量波距离飞船的即时距离来测量飞船质量的。飞船的飞行员就是通过这个质量挂钟来观察飞船质量的变化。飞船最初静止时是正常质量,随着飞行速度增加,飞船发出的质量波相对飞船的速度下降,但飞船的时间波速度也在下降。两者下降幅度相同。飞船内时间挂钟过去1秒钟时,时间波与质量波都会到达飞船前方30万公里位置。所以飞船测量员认为飞船的质量并无任何变化。飞船速度高达6.67万公里每秒,飞船内过去1秒,飞船外地面静止时间就过去的时间为Tn=Ts*C/(C-V)==3秒。飞船飞行距离为20万公里。

一个地面观察者拿着望远镜观察飞船上的时间挂钟与质量座钟。他的旁边也放一个质量座钟。他通过这个质量座钟来测量飞船的质量。这个质量座钟测量的并不是飞船质量波与飞船的即时距离。因为这个质量座钟是在地面上的,它只会按照通常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对于静止物体,质量座钟测量一秒钟后这个物体的质量波飞行的距离。对于飞行物体,质量座钟则是测量1秒钟后这个物体质量波飞行的距离,也就是距离物体初始位置的距离。至于物体是否还是原地,质量座钟并不了解。由于宇宙法则最省力实用原理限制,高速飞船映射给地面质量座钟的质量波距离为飞船1秒后质量波的绝对位移,等于飞船的飞行距离与质量波的飞行距离之和。为50万公里。

详见下面图片:地面静止人员用质量座钟测量飞船质量。


图片:地面静止人员用质量座钟测量飞船质量

地面测量人员从望远镜里发现,飞船时间挂钟过去1秒钟后,飞船质量座钟显示质量无变化。他松了一口气。但令人吃惊的是,此时他身边的质量座钟去显示,飞船质量波已经产生了50万公里的位移,到达距飞船初始位置的50万公里远的地方。质量挂钟立刻显示,飞船的质量在增加,增加幅度为66%。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自已旁边的质量挂钟跟飞船里的质量挂钟测量结果完全不一样呢?

其实,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测量飞行粒子的质量,运用的方法,都跟这个地面测量人员并无二致。他们使用了飞行粒子的标准单位时间,来测量这段时间粒子质量波距粒子初始位置的位移。这样测量出来的质量必然是远远大于粒子的飞行质量。就象是地面时间测量者,在飞船上挂钟上走过1秒钟时间时,来看他此时手中怀表过去了的时间。必然会得到时间大幅增加的结果。

如果我告诉他,你旁边的质量挂钟测量值大幅增加,正好说明飞船的飞行质量在大幅减少。他当然不肯相信。但在测量时间时,爱因斯坦表示,地面人员测量飞船内的时间,虽然地面人员发现飞船内过去1秒钟,地面时间已过去了几分钟,但这并不说明飞船内的时间在增加,反而说明飞船内的时间在减小。对爱因斯坦的话,现在已无人会反驳,大家都相信了这个事实。但爱因斯坦刚提出这个理论时,其革命性是巨大的。掀起了轰动,人们纷纷在谈论双生子悖论,认为实在无法理解这一点。两个双生子,如果一个驾飞船上太空转一遭,回到地球,会发现自已的兄弟比自已老很多。这怎么可能呢?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狭义相对论提出后,爱因斯坦认为只有3个人理解相对论。

在双生子悖论中,留在地球上的那个人用自已经历的时间来测量从经历了宇宙远航归来的同胞兄弟经历的时间,一定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他认为自已已经度过了20年时间,这个值肯定就是从飞船上下来的兄弟度过的时间。两人度过的时间一定是相同的。但这并非真相。他会惊奇地发现,他的兄弟手表上的日历显示的时间才过去了几个月。他执迷不悟,认为自已绝不会有错,明明时间已经过去20年了呀,自已的白发与拐杖可以作证。


图片:双生子悖论

双生子悖论证明,处于静止时空的人,不可以将自已的测量结果等同于高速时空正在经历的真实数据。否则一定会被假象欺骗。

处于静止时空的质量测量者,将自已对高速飞行的物体的质量测量数据等同于物体在飞行时处于高速时空中的实际质量;而那个留在地球上的双生子用自已度过的时间等同于在飞船中高速飞行、处于高速时空的兄弟度过的时间。两人所犯的错误,其实并无区别。

时间的迷惑性至今仍然会困惑一些人,质量在隐藏真相上比时间更胜一筹,具有如此大的迷惑性欺骗性,就不足为奇了。科学家们能够明白飞船上时间减少的真相,找到留在地球上的那个双生子之一在计量高速时空时间时所犯的经验主义错误。却不能举一反三,将这种觉悟用到质量的测量上来,执著地将自已在静止时空测量得到的正在高速飞行物体的质量数据作为其飞行时的真实质量。这使得一百多年来,所有人都被质速增加的假象所欺骗了。

这些情形的产生,并非没有理由的。实际上,物体之所以会不得不如此向人类表现自已的质量,好象随着速度增加而质量同步增加,都是最省力实用原理产生的后果。

可见,宇宙和大自然,鬼斧神工,其实,正是依循着这个原则在运转。不符合这个原理,事物就无法正常运转。

其实,只要看一看这三个结论,就可以知道,在相对论里,质速关系是最特别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尺度与速度成反比,唯有质量与速度成正比。科学家得出这三个结论显然并不对称、和谐、完美。很难相信,宇宙创生后,会将这样三个不对称的、不符合最省力实用原理的东西塞给大自然。

当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时,人类的未来终于迎来了革命性曙光。

这能怨质量波本身吗?它只是依据宇宙法则在行事。都只是为了符合实用原理,高速粒子的质量波映射时不得不抛弃省力原理,映射出一个增加的质量。

冥冥中的宇宙法则,就不允许任何智慧文明过早洞悉了解这些宇宙深层奥妙。要知道,人类,只发展了区区五千年。在漫长达数百亿年的宇宙时间长河里,这是一个多么短暂的时间!

直到,天意默许,时机来临。科学的革命,才会发生。当地球人冲破宇宙藩篱,成为宇宙和时间的主人时,要明白,这一切,其实来之不易,都是无数先辈智慧与汗水累加的结果。

◇◇◇◇◇◇◇◇◇◇◇◇◇◇◇◇◇◇◇◇◇◇◇◇◇◇◇◇◇◇◇◇◇◇◇◇◇◇◇◇◇◇◇◇◇◇◇◇◇◇

◎时间波、质量波、尺度波在哪里?

时间波、质量波、尺度波,可以称它们为时空波。时空波必然是充满于宇宙的。为何科学家们还没有探测到?

尺度波只是一种科学猜想,很可能并不会存在。时间波与质量波则不然,必然存在于宇宙空间中。

它们都是电磁波,是时空波。以前科学家对这些时空波并不知晓,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探测,当然更加不可能发现它们。就算是偶尔探测到,也只会认为是无意义的干扰波而不去留意。

看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过程,可知科学发现的艰苦曲折。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将充满于宇宙,经过一百四十亿年的红移,波长逐渐变长,成为微波辐射,可是,这个微波辐射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被探测到。许多著名科学家与天文学家,为了探测到它而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

只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这个微波辐射终于被探测到,这个探测宇宙微波辐射的过程很有戏剧性。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这一发现终于证明了宇宙大爆炸论的正确。

1965年,位于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一起做微波实验,将探测仪天线伸向天空。在某个波段,他们发现有许多的干扰。为了消除这种干扰,两人绞尽脑汁,想了很多主意。都无法如意。甚至一度不得不把原因归为是房子上养的鸟留下的鸟粪。但鸟粪消除后这种微波干扰依旧存在。经过苦苦思索,并请教了其他科学家(这些科学家有的正在努力探测着微波辐射)后,他们恍然大悟,叫喊着:“那不是鸟粪,是宇宙微波辐射。”

他们发现的果然是源自大爆炸的宇宙辐射。这个发现震动了全世界。他们也因此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一百四十亿年的时间内,这些辐射不断丧失能量,已成为微波,相当于黑体辐射,温度降为2.7K(比绝对零度-273摄氏度高出2.7度)。波长从一毫米到20多厘米。

对比一下,宇宙微波辐射充满于整个宇宙空间,容易探测,为了发现它,都经历了那么多波折。更加奇特的时空波,也许还具备普通电磁波并不具备的特点,要想被探测出来,自然更加艰辛曲折。

宇宙微波辐射曾被视为一种没有意义的微波干扰。如果时间波、质量波被探测出来,最大可能,也会被视为一种无意义的微波干扰而忽略掉。现在,就请我们睁大双眼,来寻找它们。

质量波其实已经被找到了,即“引力波”。质量波与引力波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它们都源自“质量辐射压场”。第八章将详细阐述这一点。质量波是一种低频波动,只有数百赫兹。质量波的突破,将使飞碟的飞行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因为质量波的发射是物体具有质量的原因之一。将可以循着质量波与质量起源的思路,想出一种方式来使飞碟惯性质量场被屏蔽,那飞碟的质量就会下降甚至降到0 。这会产生影响深远的后果。

至于时间波,应该就存在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

◇◇◇◇◇◇◇◇◇◇◇◇◇◇◇◇◇◇◇◇◇◇◇◇◇◇◇◇◇◇◇◇◇◇◇◇◇◇◇◇◇◇◇◇◇◇◇◇◇◇

◎质量波能量从何而来?

质量波既然是电磁波,那就会带有能量。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就象是光源发射光线,光源必须要有能量,比如电能、化学能,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射出光线。那物体是用什么能量在发射质量波与尺度波呢?

质量波的能量来源于想让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外力,或物体需要损失一定的质量才能发射出质量波。

◆◆◆◆◆◆◆◆◆◆◆◆◆◆◆◆◆◆◆◆◆◆◆◆◆◆◆◆◆◆◆◆◆◆◆◆◆◆◆◆◆◆◆◆◆◆◆◆◆◆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空波动论》第四章 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隐藏极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