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寂寞一些吗

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寂寞一些吗

          作者:吴非

      因为无处不在的喧嚣与浮躁,寂寞,渐至成了教育界的稀缺精神,对外界纷扰能充耳不闻,怡然独处,真该感激的,是那些书。为自己的阅读,因为阅读而产生的思考,是个人生活中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读书就是为了远离尘嚣,不让世俗的浮躁进入个人世界。原本清静的心境,只要夹进杂念,如同有霾,就无法感受悠远和辽阔。

    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寂寞一些吗?不就是想离世俗化的生活稍稍远一些吗?你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啊,因为你沉醉于书的世界,专注于思考,你就成为你了。

    热闹的地方没有风景,叫喊声中难有思想,寂寞的人读寂寞的书,让自己寂寞下来,有价值的阅读才会开始。每次进图书馆,我都感到自己可怜、读的书太少。有时也会感到惋惜,图书馆里有几本好书,入库三十多年,只被人借过一两次;有些在我看来极有意思的书,一次也没有人借出(当然,也许真爱这本书的人都已经买过了)。书库里,成千上万的书立在那里,大部分作者不在人世,有些已成千年朽骨,而那些不朽的字是他们在寂寞中写出的,仍然在等待同样寂寞的读者。

    漫长的文明史中,很多智者的思想情感是可能跨越时代的,当他们孤身一人时,思考和表达格外纯净。人的认知经常受环境的限制,你试图通过读书走得远一些,抵达人类所能及的思想深处,然而在阅读中你又会发现,不知不觉间跟随作者回到常识,而常识总在灯火阑珊处。

    思想者往往在寂寞中顿悟。他们离群索居,青灯黄卷,迷恋探索发现的乐趣,我能想象他凝望远方的目光,或是踌躇满志的释然。前年在北美小住,在一个寂静的湖边,有条原木制成长椅,上面的铭牌上有捐赠者的姓氏,二十多年前他去世时,家属根据他的遗愿捐赠这条长椅。我坐在长椅上,看着寂静的湖,想象这位逝者生前也许经常这样安静地坐在这里思考,也许曾在这里有爱的回忆,也许在这里灵光一现,诞生了某个诗句……他想到要用某种形式悄悄地有所寄托,而今人仅仅认为捐一张长椅是善举。我们生存的世界,蕴含着多少前人的智慧,又埋葬了多少人心灵。因此想到,那些读过而难忘的书,何尝不是一个一个安静的世界。

    我从喧嚣与骚动中飘落到寂静。少年时代,上中学起,经常参加十万人以上的游行,见识过百万人的广场集会;中年以后,十多人宴席,几百人的大会不计其数;生命被毫无意义地浪费。扑克和麻将得四个人,对弈得二人,而读书,可以是个人的事。一个人,拿起书就可以读了,只要有光。

无论如何,读书总是个人的事,也只有“个人”才能读些书。看到媒体宣传某本书热卖,或是看到大家围坐“共同阅读”一本书时,我就觉得也许可以不去读那本书(至少暂时不需要),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读书,极易丧失判断和思考。集体不可能“学习”,一群人在一起,更不可能专心阅读。好多年之后,我仍然感到不解:我根本没法对着镜头读书,为什么有人一直可以?我不认为读书是一件可以热闹的“活动”。后来我当教师,也习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状态,而在课堂,学生的“读书”是朗读、诵读,我根本猜不到学生心里在思考什么,我认为有价值的阅读全在课外,在课外也只能是私人空间的阅读。有价值的非功利的读书,需要无限的选择自由,除了选择书籍,还可以选择读书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在自己最适合的时间读自己想读的书,浪费这种基本自由,是人生最为可惜的事。

    回忆往事,常想起插队时的读书,那时能获得书籍的途径实在太少了,想找到一本可读的书实在太难了,因而也就特别珍惜,当年从书本中获得的启示影响至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一个人专注地读书并思考,虽然也渴望有“同学”交流,但在那个反智年代是不可能的。“独学”的缺陷,是无法通过交流提高认识,拓展视野并获取更多的启示,但“独学”也有特别的好处:可以通过自己的摸索,无论是获得的启示还是走过的弯路,都是个人亲历,过了多年,印象仍然非常深刻。后来的工作和学习,再也没有那样孤寂的环境,也就很难有那样特别的经验与教训。如果过于重视交流,以此为不读书的理由,其实是不想读书。读书本身就是在与人交流。那些作者。绝大多数是有智慧的表达者,他们在和世界交流,和无数的人在交流,如果认识到阅读是在与作者交流,就未必感到“独学无友”。

    独学,如一个人远行,非常专注、自由,因为独处,敢于思考许多问题。在一言获罪、人人自危的时代,独立阅读的好处只有自己明白,你本不寂寞也只能寂寞,这就给个人留存了一些特别的习惯。

    好多年了,乡间破屋的那盏孤灯仍然在我面前亮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寂寞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