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范老师之命,来赏读和学习这篇高一学子的考场作文。这是一篇带着些文化味、民俗味、人情味的生活随笔,1800字的随笔,读来稍微有一些赘语,基本没有语病,小作者把握主题,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首先看这个题目“冬至那一天”。这个题目规定了特定的时间,不是12月22日,而是冬至。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单元的课文。其中有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沈从文先生的中篇小说《边城》节选《端午日》, 刘绍棠先生的文化随笔《本命年的回想》,还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包括王建《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艾青的现代诗《我的思念是圆的》。
记得,我教这个单元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什么是民俗的问题,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所谓的民俗,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居民流传下来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记忆,这个记忆是关于某个特定时间,所做的带有相同目的的共同的行为。这个民俗的记忆,或许属于著名心理学大师荣格先生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我记得,以前读历史系的时候,也学到过法国年鉴学派关于历史的几个层次的观点,人类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器物层、制度层、行为(习俗)层、精神层。年鉴学派的观点是,四个层次的变化,器物和制度(包括改朝换代,政权的更迭)的革新和改变是最迅速的,而习俗和精神的改变则比较缓慢。这个民俗或许是属于行为层。)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人和民族的利弊这属于题外话了。
这里,我不避浅薄、妄自揣测一下命题者的意思。近年来,有一个文化自信的说法似乎很流行,或许,命题者希望借二十四节气的之一的冬至来命题,来倡导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引起师生和社会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再回头来看一下这个单元里面的文章。《社戏》写的是民俗美,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之美,塑造的是性格淳朴憨厚的水乡人,当然鲁迅先生或许是意在言外,另有深意,他想借此来讥刺一些读书人或正人君子之流。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是小说节选,则几乎全部白描和铺叙,介绍端午日的一些习俗,笔墨集中在赛龙舟上面,不过,这一段节选只能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几乎没有独立成文的意义。《本命年的回想》的时间跨度则比较长了,虽然落笔在过年,作者从腊八粥开始,一直写到年初一拜年,已经远远不是一天里面发生的事了。所以,“冬至那一天”作文题目,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其一,传统民俗之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农耕文明相关的,比如这个二十四节气,应该就是因为有利于安排农时而定的。而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90后、00后几乎与自然和农业绝缘。其次,这个冬至习俗和中秋、春节还有一些不同。前者只是一个节气,而后者是一个节日,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三,冬至日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借鉴相关的文学作品来构思立意,比如这一篇考场习作中有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里面冬天正式到了,起九了,冬天到了,当然春天也不会远。冬至是一个节日,是春节的预演,冬至有吃团圆饭、祭祖等等的习俗。当然,确定了立意,就决定了选材、详略以及相关的写法。因为这是叙事文,写的某一个时间里面的特定行为,当然,景物描写(点出特定时间)动作描写(特定的行为)、心理描写(特定的目的),乃至于综合在一起的情境的描写、场面的描写,还有是借景抒情的手法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吧。
我记得,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因为临近中秋,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以“中秋节的晚上”为内容的随笔,初中生写起来难免捉襟见肘、很多雷同。这也是最大的问题。因为都是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情感,相类似的行为,这个题目中如何突破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包围,从共同性中见出一些特殊性,这是最难的。这样的类似于文化反思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一种见识,似乎只有那一些站得更高或沉得更深,有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的同学才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表达吧。
回头再来读一读这一篇文章,仔细回味之后,发现了围绕冬至日,三个节点,早晨被催起床,吃冬至团子,上午上课的时候写白居易的冬至夜,放学回家时候的遐想,晚上一家围坐吃团圆饭的场面。优点是作者能够基本抓住了冬至团聚、亲情关切的主题,不足之处是某一些地方略微有些扯。
其实,这个习俗,这个时间不过是一个背景,而其中的故事,其中的悲欢还是自己的。这是写作时候特别要注意的。你可以反思文化,可以呼唤传统,也可以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剑走偏锋,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有提示语,规定了文化反思之类的方向,就另当别论了)
摘录一段以前的旧文《再谈定点钻探》(这是读市北高中徐松老师《高考作文需要定点钻探》的文章之后,我生发出的一些想法。)
高考作文,确实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所谓代圣人立言罢,而且是在规定时间里,采用能够获得认同的话语方式的一种“伪个人言说”……
(在考场作文写作的时候,其)构思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三步思考;另外一个方面,是围绕命题提供的材料和语境,我们要作是谁、哪里、怎样的空间思考。这个另一方面,就是定好自己的点。谁——我,哪里——从彼时彼地到此时此地,怎样——走向成长(对于文化和世界来说,是回归和发现)。这或许是高考作文之不变对策吧。
【附高一学子的考场作文】
冬至那一天
高一考生
1. 坐在考场,望着窗外仍然没有消融的厚厚的白雪,感觉到大寒之际的自然温度和应时风景。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的相貌和秉性,而二十四节气各有自己鲜活的面孔和性情,是那样的自然,又融合了风俗人情。冬至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子。
2. “冬至大如年。”是我们这里流行的谚语,在我家更是如此。其实冬至也并非人人都过,家家都过。爸爸是北方人,老家就不过冬至。现在爸爸过冬至,并且大如年地去过,因为妈妈是苏州人,是老讲究冬至的。而一家的风俗人情,有无兴衰全在妈妈。妈妈生于苏州,长于苏州,直到大学毕业才离开这人间天堂,外婆的传统家教早已沉淀在妈妈的文化基因中了。
3. “囡囡,快起来,趁热吃冬至团子。”
4. “老妈,再让我睡三分钟吧。我困死了”我迷迷糊糊地哀求道。
5. “好啦好啦——”妈妈软软地说,“一——二——三——时间到!”说时迟那时快,嗖地一下,妈妈扯走了我身上的被子,妈妈真是集黛玉的柔弱和探春的干练于一身。我娴熟的蜷起身,做最后的防御抵抗。妈妈一把把我的一条胳膊拉起来,趁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套进羽绒服的袖子里。“囡囡,起来了就不能再倒下去哦,起来喽——”在妈妈熟练的折腾中,起身,穿衣,下地,到餐厅,弱弱地拿起了一只热腾腾的团子。
6. 冬至团子是用糯米做的,外面看上去软软地,黏黏的,吃起来却是有劲道,有嚼头。粘嘴黏牙地吃了一个,妈妈又及时地递一个过来,笑眯眯地看我点头,那其中的滋味简直比团子还好。我微微皱了皱眉,夸张地张大口,咬了一点点。妈妈大皱眉,爸爸开口道:“闺女,你吃这团子有何感觉?”老爸老妈真是配合的默契啊,可谓天衣无缝。我正想不屑地喷发。“外软、糯,内韧、劲,外柔内韧,就好比咱传统的儒家文化吧。”爸爸不给我喷发的机会,无限地向上升华。妈妈夫唱妇随,不失时机赶紧附和:“囡囡大口吃,吃了你就是文化人了。” 我竟条件反射,狠狠地吃了一大口。“这团子,像文化,也像人。像谁呢?”爸爸升华中又在通幽。我直接讽刺道:“您这是夫子自道吗?”妈妈也看热闹似的摇头。好,统一战线终于出现了裂痕。爸爸不急不恼,反而哈哈大笑,似乎哈哈能熔解我的嘲讽之箭。“你吃完了我告诉你。”爸爸胸有成竹。我三下五去二地塞了一大口。“像你妈妈啊,傻闺女!妈妈外柔内韧,柔美的外表下有着坚韧的品质。”我竖大拇指,妈妈得意,又趁机夹起一个团子,倏地放到我嘴边,我闪。“文化可以吃,妈妈不能吃。”气得妈妈干瞪眼,我背起书包,逃也似的出门上学了。
7. 上课了,语文老师悠长吟诵: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 凄惨的白居易,内心温暖的是亲人的思念,家人的说起。此时的妈妈,也许正说起哥哥吧。
9. 放学的时候,天竟然下起了细雨。走吧,妈妈不会来接我了,她要在家等着帅气的哥哥带着漂亮的女朋友回来呢。哥哥的女朋友爸爸妈妈我都没见过,只是偶尔听到哥哥闪烁其词,还是妈妈逼供的供词。每次妈妈问他女朋友漂不漂亮,哥哥总是高度概括,什么有气质,有风度,高雅,知性,秀气,温柔等等,总之就是经常指导我的那些话,和我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的两类人。有一次妈妈说:“我觉得你哥哥找了一个丑八怪,不敢带回来。”根据我对哥哥的了解,我觉得恰恰相反。哥哥最好的功课是物理,高中时拿过大奖,被保送大学物理专业,但他从不和人聊物理,也从来不说爱因斯坦、霍金这些大家。偏偏喜欢和我聊文学和历史,这些都是他的弱项。哥哥就是这样,从不以长项示人。所以我极好奇他的女朋友很漂亮,到底怎样的漂亮呢?像奥黛丽赫本、年轻的居里夫人、奶茶妹妹还是当红明星关晓彤?等车时的浮想联翩,在挤车的一刹那便烟消云散了。
10. 哥哥在南京工作,说好的回来过冬至。到家一看,哥哥已经回来了。“漂亮的嫂子呢?”我低声缓缓地问。“人家也要过冬至,”妈妈有点不满地说,“还不是咱家的人呢。”哥哥有点窘。“我喜欢过冬至人家的女孩子,和咱门当户对。”爸爸旗帜鲜明的表态,哥哥感谢地和爸爸相视一笑。
11. “吃冬至饭吧,团圆了。”
12. 冬至夜煮了南瓜粥,还有爸爸喜欢的饺子,妈妈还烧了响油鳝糊、东坡肉、炒笋干和青椒土豆丝。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温馨团聚。未来的嫂子没有来很是遗憾,我却莫名的想到邯郸驿站孤零零的白居易。一家团圆真实幸运和幸福啊。
13. “考试结束剩时二十分钟。”老师温和坚硬地说。
14. 二十分钟?快、快、快,我以今冬至速写着这篇冬至的那一天。大寒的冷气,雪天的低温,并没有浸透我的身躯,回想冬至的温暖,让我感到遥远而又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