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香文化的溯源及发展浅谈|虚窗两丛竹,静室一炉香
文:枯木
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合了哲学、医药学、养生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以及工艺制作等一体的系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在民间依然非常流行。
香文化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就其用途来说,分为祭祀用香,养生用香、计时用香和化妆用香等;就其原料来讲,有植物香、动物香以及矿物香等,下级分类更是非常繁杂;就其形态而言,有线香、印香、盘香、塔香、香锥、刻香、香丸、签香、香粉、香膏、香珠、香囊、特型香、原态香材、牙香等;就其气味而言,有自然气味和合成气味等,更进一步还有各种香气等;就其使用方法划分,为自然挥发、薰烧散发、浸煮散发等等,因而是个庞杂的文化系统。
在其中,祭祀用香是历史最为悠久传承最为深远的文化习俗,如今人们逢年过节,祭祀祖先,郊野扫墓,寺庙道观,供拜神灵,首先要做的就是焚香祭拜;而针对名胜古迹,比较通俗的评价话语就是“香火旺盛”;而在民间,“香火”就代表着指宗族延续和子嗣传承,诸如“香火相传”、“香火不断”等;受我国影响,周边国家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更是祭祀香文化盛行,尤其是去一些古迹景点,到处可见香烟缭绕,香的品种更是琳琅满目。
那么,香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香文化虽然内容庞杂,究其根源,都是起源于古代神灵崇拜和祭祀文化,并且是我国特有的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我国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形式严谨、礼仪规范、等级森严的祭祀文化,这点在先秦诸多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
一、先秦:禋祀祭天帝,鬯香达幽泉
(新石器时代的镂孔陶器香炉,属于大汶口文化)
焚香是祭祀的形式之一,最早源自“禋祀”。先秦儒家经典《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有“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yīn)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yǒu)燎祀司中、司命、飌(风fēng)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pì gū)祭四方百物。”
《大宗伯》指出六种祭祀对象和方式:
祭祀天帝用“禋祀”,就是“烟祀”, 汉代郑玄注:“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臭”不是臭味,而是气味,如《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臭”。“禋”的意思是先燔柴升烟,再加牲体或玉帛于柴上焚烧;
祭祀日月星辰用“实柴”,也是燔柴,只不过以火烧烤牲体为主;
祭祀风雨等用“槱燎”,以牲体置柴堆上焚之,扬其光炎上达于天;
祭祀社稷五岳等用“血祭”,就是指宰杀牛、羊、马等动物作为牺牲来祭祀;
祭祀山川等则用“狸沈”,祭山林曰貍,川澤曰沈,将牲体掩埋或沉水;
祭祀四方等用“疈辜”,“ 疈”指“剖,破开”,就是指用部分牲体或者植物花果等祭祀。
在汉代成书的《礼记•郊特牲》里,有记载夏商周三代祭祀特点,“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大意为唐尧祭祀崇尚生腥气味;殷商尚音,宰牲以前先奏乐;周朝崇尚酒的香气,祭祀前酌酒献神,请神灵受祭。
以上虽然比较佶屈聱牙,然而是古人祭祀礼法的最早记载,说明燔柴聚薪,用烟火和香气与神灵交流,从而达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礼记•郊特牲》),正如汉代《文选•张衡》中张衡咏叹:“扬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这是后来焚香祭祀的最早起源,以及后来形成香文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燔柴祭祀,人们意识到这些动植物可以挥发出香气,并且自然界很多植物也自然挥发着香味,因而先秦古人开始应用这些香料或者佩戴,或者用矿物质粉墙,或者用鼎镬青铜器等燔烧,挥发香气,以美化生活环境或者愉悦自身或他人,并且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赋予香料以文化属性,于是香文化得到扩展。
(灰陶豆形镂孔熏炉盖,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遗址出土,距今约5000多年)
从《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左传》、《楚辞》及《山海经》等典籍的相关记述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繁多。不过也有不少,诸如蕑(春兰)、蕙草(蕙兰)、泽兰(非春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鬯酒)等方法。
比如先秦时期《国风•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蕑兮。”,“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椒其馨,胡考之宁。”等;屈原的《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等等,可以看出有多种植物香料。南方地区的香草也被作为天子的贡品,齐桓公伐楚借口就是香草,《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等等。
二、汉魏南北朝:西域南海贡奇珍,儒释道家皆焚香
西汉错金博山炉
在先秦时期,由于多用草本香料,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因而人们使用焚香的器皿,大多为露天祭祀燔柴形式,或者用大型青铜鼎镬,或者用陶制器皿。从现在发掘的考古资料来看,远在5000多年前就有了陶制香炉,然而制作精良的青铜香炉,一直到了秦汉时期才开始出现。目前发现的最早青铜香薰炉,是咸阳博物馆馆藏有的大致年代为秦代的一件铜熏炉,座上阴刻篆字“大吉”二字。
西汉时期,随着陆海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和南海诸地的香料开始输入中国。《史记•货殖列传》云:“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果、布”据考证应为“龙脑香”。《后汉书•李恂列传》记载:“西域殷富,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其中的“香”就是指香料,《后汉书•贾琮传》:“旧交趾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瑇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从这些文献史料的记述中,可以得到汉代异域香料大量传入中土的信息。
木本香料传入后,人们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汉代香薰炉在宫廷和贵族中非常流行,并且形制非常精致,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精美绝伦。
香料的引入,对宫廷礼仪造成了很大影响,据东汉应劭著的《汉官仪》记载:“尚书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女侍史挈被服,执香炉烧熏。”,可见焚香含香成为皇宫贵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此时的进口香料只是应用在生活当中,并未使用在祭祀上。
西汉 骑兽人物博山炉
而且因为香,还产生了一段风流韵事,那就是著名的“韩寿偷香”,《晋书•贾谧传》载,贾充是西晋政权建立的功臣,女儿贾南风是以嫉妒著称的皇后,小女儿贾午看到贾充的幕僚韩寿美貌,便盗香私通,而西域香只有贾充和陈骞被皇帝赏赐,“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于是被贾充知道女儿和韩寿有私情,不过也没有声张,成全了二人,让女儿嫁给了韩寿。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而佛教中有传说中的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以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其阴身出香,故名香神,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众之一。并且据传说佛陀说“香为佛使”,东晋时期翻译的《增一阿含经》中讲到:“须摩提女手执香火上楼,向如来说偈日:‘唯愿尊屈神,尔时香如云。在空中餐满祗洹,住在如来前。”阿难白世尊言:‘此是何等香?’尊曰:‘此香是佛使’。”, 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佛教以香礼佛,并且对香有很多分类,如南朝(梁)僧慧皎撰写的《高僧传》记载:“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鬱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随着佛教徒增多,并且进口香料确实是香气浓郁,于是香料的需求量大增,进口香料源源不断的被引入中国,据《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的香料有11种,分别是微木、苏合香、狄提、迷迷(迭)、兜纳、白附子、熏陆、郁金、芸胶、熏草、木香等。
随着的佛教文化的深入,加上原有的道教、儒家的祭祀文化,儒释道三教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从而祭祀生活信仰等文化习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于是,香文化从最初的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演变成三种,一种是原有的祭祀香文化,一种是佛教礼佛的供香文化,一种是生活日用品的实用香文化,后一种初期则更多的是王公贵族才能拥有,因而体现在浮华奢侈上,成为当时奢靡风气的代表。
三、唐宋时期:焚香文化纵横,凸显高雅之风
法门寺五足香炉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大盛,经济繁荣,佛教和道教相互竞争,从而对用香上也逐渐派生出多种方式,对用香和礼仪上有诸多讲究。道教斋蘸用香颇为讲究,蘸坛焚百合香、降真香等,不得烧檀香、安息香、乳香,道士使用的念珠也是用混合香料制成的。佛教则是更进一步,《旧唐书•懿宗本纪》记载:“上幸安国寺,赐讲经僧沉香高座。”,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香料和香器,其中香料有乳香、檀香、丁香、沉香等,香器有香囊、香炉、香盒、香案以及手炉等,看得出非常讲究。
唐代的香文化,由于经济强盛,因而逐渐从王公贵族向文人墨客转移,南北朝时期奢靡攀比的用香文化逐渐削弱,逐步融合到祭祀用香和礼佛拜神用香上,香文化也变得比较高雅和富有内涵,转变成精神追求。从此时的文人墨客笔下可以看到,如《敦煌曲子词》“寂寞长垂珠泪。焚香祷尽灵神。”,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白居易《斋居偶作》“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等等。
到了宋代,香料通过贸易传入我国的顶峰时期。宋代进贡的外来香料规模十分庞大。《宋史》中有多处进贡香料的记载,如《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了泉州陈洪进贡“白金千两,乳香、茶药皆万计”,“吴越国王进郊祀礼金银、珠器、犀象、香药皆万计。”,等,《宋史•食货志下》云:“宋之经费,茶、盐、矾之外,惟香之为利博,故以官为市焉。”,政府抽买香料以获利,甚至以此充作军饷。《宋史•张运列传》有记载:“户部所储三佛齐国所贡乳香九万一千五百斤,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可见宋代海上香料贸易达到鼎盛。
同时,宋代香文化的明显特征,就是香料进入民间,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南宋文人笔记《梦粱录》中所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宋末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关扑香囊、画扇、涎花、珠佩。”,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记载,临安市民嫁娶迎亲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就有“香球”。这表明香文化已经非常大众化。
四、元明时期:前期鼎盛,香品迭出;末期衰落,交易低迷
金元时期,社会动乱,不过焚香文化并没有改变,而且还开发出多种制香工艺,出现了线香。元代熊梦祥著作的《析津志》“风俗”条有“湛露坊自南而转北,多是雕刻、押字与造象牙匙箸者”,“并诸般线香”;李存《俟庵集》卷二十九《慰张主簿》,“谨具线香一炷,点心粗菜,为太夫人灵几之献”,这些都表明,在元代线香出现,更加方便人们焚香祭祀。
明代建立后,关乎香料的进贡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高峰又到低谷的几个过程。明初允许进贡香料,洪武三年,爪哇国王昔里八达剌遣使来朝,贡物中的香料有16种;洪武六年,三佛齐遣使贺正旦并贡方物,其中有肉豆蔻、胡椒诸香;洪武十年,淡巴国贡沉香、速香、檀香、胡椒;洪武十一年,百花国贡胡椒,彭亨国贡乳香、片脑、檀香、速香、胡椒等,从洪武二十七年海禁,《明太祖实录》载:“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唯琉球、真腊、暹罗许入贡。而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永宣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出去的货物多为茶叶和陶瓷,回来的多为香料。虽然有海禁,可是私下贸易却一直存在,明代中后期,海禁松动,允许私人商船出海,海上贸易迅速兴盛。如天启六年(1626),葡萄牙商人从印尼加锡港运来的檀香就价值六万银元。以致明后期朝廷不得不允许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小范围香料贸易,只是朝廷采取抽取重税的方式抑制它的发展,即“报官抽分”。
而就香的形态上来说,元明时期线香非常流行,出现机制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制作线香的技术(挤压成条):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并且香品非常繁多,如塔香、签香等,前朝所用的合香香品,如香丸、香饼、香粉,包括佩戴的香囊、香袋等均在使用。同时,民间用香非常普遍,其中文人墨客更是再穷都要焚香,《溉堂文集•埘斋记》云:“时之名士,所谓贫而必焚香,必啜茗。”,关于香的诗词文赋增多,以屠隆的《考槃余事•香笺》最为著名。
五、清朝:闭关锁国,香风衰落,回归祭祀供神
清代延续明代闭关锁国政策,致使进口香料交易几乎停顿,除了传统的祭祀用香和生活用香,以往的文人清雅的香文化消失殆尽,仅仅是少部分人能够享受“奢侈的香文化”,诸如皇家宫廷和少数达官贵人能够买到进口香料,一般人也就剩下普通祭祀用香了。
民国以后,西风东渐,一切西化,向洋人学习,于是乎,传统似乎成了阻碍民族进步的石头,时不时被人骂上两句,踢上两脚,甚至某个时期,全盘否定,以至于出现了文化断层。欣喜的是,现在出现国学回归热,虽然有很多华而不实的喧嚣,不少缺乏内涵和真谛,毕竟,让人看到了希望!
2020/5/29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