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020.3.7    佳豫

《静思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解读论语第21天)

(八佾第三)

经典原文1: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去年去到了虞山,有幸听闻了三圣的故事。大周朝能够兴盛800多年,与周朝的子孙后代的仁德有莫大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三千多年前在渭水流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岐山一带有一个非常强盛的周姓部落,首领是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文王的爷爷,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古公亶父觉得昌很有才气,所以对昌十分宠爱,常对人说:"继我业者昌也。"因此古公亶父很想把王位传给姬昌,泰伯和仲雍理解父亲的心意。

兄弟两以到南方采药为父亲治病为由,离开了部落,让父亲能顺理成章地传位给周文王。兄弟俩来到了史书上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水乡。接受了当地断发纹身的习俗,也把黄河流域相对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带了过来,受到当地人们的拥戴,建立了"勾吴"小国,泰伯为王,泰伯死后葬在无锡。因泰伯无后代,由仲雍接位。仲雍死后就葬在这山上。百姓为了纪念虞仲,就把此山改称为虞山。

禘礼是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周成王因为周公旦对周朝有莫大的功勋,特许他举行祶祭。虽然如此,但毕竟于礼法不合。

(周公旦是西周初年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姓姬,名旦,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鲁国是当年周公的封地,周公的祖先是后禝。)

禘祭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一祭,此次是五年一次在太庙里祭祀,属于最隆重,最庄严的一次。“灌”是祭祀中的第一个项目,而鲁国的君臣时间越长,精神越来越懈怠。

鲁国举行祶祭孔子本就不愿观看,那在祶祭时,鲁国君臣又是如此懈怠,造成失礼中的失礼,所以孔子有了上述感叹。

礼节的关键在于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样,礼节真正传达的意义才能够体现出来,否则礼节很容易流于形式主义,我们就很难通过它的表象进入核心的层面。

就像我们站在舞台上讲课也罢,介绍也罢,都要带有一颗敬畏的心,敬畏舞台。

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是事情的重要程度决定我们的重视程度。

那如何判断一个人怎么样:第一,看他怎么对待最重要的事情,第二看他对待最普通最平凡事情是什么样子。

孔子在这里是表达了对礼崩乐坏的痛心,孔子对人的礼节要求越高,当看到他们犯错之后,就会越会失望。

孔子所说的用到现在,就是提醒自己要注重平常的礼节,要谨慎,不能太随意,注意到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礼节,时刻观照自己。

就好比百金财富,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千金人物。想要成为一个有钱人,那就先看看财神爷是怎么样的人物。至少不能太随便,这和孔子论述的礼节有异曲同工。

礼节代表内心的赤诚,做就要做到庄重,庄严,把内心的赤诚之心完全展现出来,这样子才能够让礼节发生它应有的作用。

经典原文2: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孔子说:“不知也”,是他不想说,国君犯错,臣子私下议论探讨是不可以的,就算说也要当面说。

“不知也”体现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背后不说人;第二层是臣子要给君王建议就要光明正大的去建议,而且臣子与臣子之间不要去讨论君王的过错,这是非常关键的。

拿到工作当中讲,如果两个员工经常讨论老板的错误的话,不管老板有错没有错,一定会被讨论成错的,因为这种讨论一定会夹杂着自我的评判,而歪曲客观的事实。

孔子指着自己的掌说:“能够明白禘的真意的人,治理国家就跟把东西放在掌上是一样的。”意思是你如果真的懂得了这种祭祀是要去承续以前君王的志向,治理国家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大学》的《康诰》曰:“如保赤子。”说你要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你的子民,这是先人的志向。

如果鲁国国君在祭祀的时候用这么一颗赤诚之心去体悟祖先的志向,反观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会无地自容,这是祭祀真正的意义所在。

祭祀其实是让我们把自己和先祖的能量连接起来,记得先祖的志向,先祖的事迹。

孔子说不欲观之,也不是对礼节的挑剔,而是对国君没有意识到自己和祖先这种天命,这种志向,这种承担,乃至在祭祀上面不能做到很好,连最后一步底线都没有守住,这才是孔子真正失望的地方。

孔子从这个事情当中看到了一个国家礼节的衰退,整个志向的衰退。

当一个国君不在乎这些的时候,受苦受难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思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