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美国》:一个“不完美”的生态系统比效率机器更重要

现如今,无论谁谈论到“阿美莉卡”,都会有无数话题可以谈论。

无论是各种“正确”愈演愈烈,还是领导人奇闻频出,都是我们茶余饭后绝妙的谈资。

可无论是惊叹还是吃瓜看戏,在“阿美莉卡”越来越向魔幻现实发展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矛盾冲突的爆发,这很少有人能真正能弄明白。

所以当我看到这本名为《失衡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效率陷阱》之后,我觉得当下“阿美莉卡“同学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事,都和其失衡的底层原因脱不开关系。

《失衡的美国》一书,是2020年度《金融时报》、《环球邮报》、《公司杂志》共同推选的商业好书,甚至连书籍赞誉都写了足足三页,其中不乏福特汽车公司、艾迪欧公司等行业大佬为作者写荐,这足以见得这本书是有内容的。

作者罗杰·马丁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加拿大智库马丁繁荣研究所的创始主席,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前院长。他在2017年被Thinker50评为全球头号管理思想家,是宝洁、乐高和福特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高级战略顾问。

那么回到我们刚开始的问题:“阿美莉卡“同学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它又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一. 机器逻辑

萨拉是一位来自夏洛特市的42岁单亲妈妈,她的职业是一名幼儿园教师。

年轻的她曾在纽约州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之后,来到北卡罗来纳州从事自己喜欢的教育工作。虽然教育孩子是她的梦想,但是她的生活却越来越难以为继。

如今,她一年只能拿到十个月的薪水,满脑子都在惆怅贷款和水电费该如何还清。

作为普通民众,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过成现在这个样子,明明有着高学历,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她却越来越不幸福。

现如今,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底层民众的财富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富人阶级的财富增长速度则越来越快。大多数的钱流向富人阶级之后,留给平民百姓的钱根本不足以支持其进步。

作者在书中用了严谨的数据进行证明,他得出结论:归根结底,是美国的民主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根本性的问题。

在很多人眼里,美国的经济就像是一个庞大而精准的效率机器,每个人就像是齿轮一样,精确的在机器中运行,为整体创造财富收入。这些创造出财富收入均匀地流向各个阶级,使得整体更加富裕。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人不是齿轮,也不是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如果按照“完美机器“的逻辑来设计经济运行,那必将导致”机器“逐渐失控。

许多颁布的经济政策本意上长期服务于大多数人,但利益相关者却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让政策短期内服务于少数人,从而对民主资本主义制度造成长期的破坏。

之前我们经常能听说美国“零元购“的事情发生,为什么民众会陷入这种破坏经济秩序的狂欢呢?就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体系已经让他们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就爆发了这种看似毫无逻辑地打砸抢。

甚至当时我还嗤之以鼻,觉得那些人都是失了智的野兽。可现在看完这本书回头想想,如果社会可以让各个阶级共同富裕,那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吗?你会日子过得好好地就跑去参加随时可能把你抓到局子里喝茶的事情吗?

所以,正是因为经济体系的腐坏,才导致了底层民众的情绪堆积,最终爆发出一次又一次的“零元购“活动。

人是具有不稳定性的,如果经济运行模式还是按照“完美机器”的逻辑继续运行下去,普通民众的生活将会继续停滞不前,整个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糟糕,乱象将不会停止。


二. 改变逻辑

1943年,英国的铁血宰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塑造建筑,而建筑塑造我们。”

一如互联网,人类创造了互联网,而互联网则反过来塑造我们的行为。

所以,作者认为:“如果把自己当作一匹孤狼,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孤立,会独自行动。”所以,想要改变外在的“完美机器”这个设定,就先要改变美国“完美机器”的隐喻。

在美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中,人们更多是把经济运行当作是神秘莫测的黑匣子,而非可以操控的机器。就像不稳定会引起人们的不安一样,当有人提出经济是可以操控的时候,这样的结果让人非常安心。就像我们在做能够掌控的事情时,我们会非常的放松。

那么想要恢复美国经济的自然平衡,解决当前发生的种种问题,作者认为作为执政者首先要摒弃“经济就是机器”这个隐喻,去相信经济是一种生态系统。当逻辑转变之后,政策的设定与执行自然就会以人为本。

作为涉猎过些许心理学的我来说,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因为潜意识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以及行为模式。

除了思考逻辑的问题,作者还认为美国非常崇尚效率至上也是“完美机器”得并发症。

在买车的时候,普通人都会考虑油耗、汽车配置、驾驶舒适感等一系列问题,同等价位下,应该很少有人会选择配置更低的车。

如果人是机器,那么用筛选汽车的方法筛选人没有任何问题。可人不是机器,不能用数学模型一言蔽之。

作者相信,现在人们的工作效率比十几年前高多了,可人们并没有因为效率变高而获得相应的财富增长,也没有更加幸福。所以作者认为,一味地追求高效率,反而是造成当下美国失衡的原因之一。

想想吧,当我们二十多岁,初出茅庐的时候,怀着满腔热血进入一家公司,为公司熬夜、应酬。渐渐地,我们年纪大了,过了35岁,身体素质因为长期工作而下滑,精力不再如十年前那样充沛,工作效率也变低了。如果是一家效率至上的公司,领导会怎么做呢?

没错,换掉你,换一个年轻又能干的。就像换掉汽车磨损的轮胎一样,最后车主还是车主,汽车还是汽车,而零件早已经被抛弃了不知道多少代。

而作为被抛弃的人,我们怎么办?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是愤恨,还是不满,还是自怨自艾?

当这样的事情增多,多到一定的基数,就会爆发出来,让整个经济建筑失衡。


总评:

本书很有趣,虽然是在写美国经济的问题,但是总能让我联想到自家所发生的一些事。而令人高兴的是,起码我们的领导者已经发现了苗头,也在向更好的方向去改变。

书中提到了很多有趣的模型和见解,也提到了帕累托经济、高斯分布等一系列专业术语,也有对美国经济改善做出的建议。我没有写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我对我所写的内容更感兴趣。

在内容方面,本书作者用了很多丰满的例子,让人很有代入感。比如萨拉的故事,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努力,却过得很惨,未来也一片渺茫。而我们又有多少人像萨拉一样,努力活着,却永远在底层挣扎,而那些掌握资源的人,就算再不济,也一生不愁吃穿。

我也曾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上进,没生活在一个好家庭而自怨自艾。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释怀了。有时候,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不幸,看似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有时根源不在我们身上,而是在大环境上。

但我们要小心,不要将一切不如意都怪罪到大环境上,要警惕这种“甩锅”的心理。大环境可能有问题,但也不能因此让自己停止进步,只是在你努力过后,还是过不好的时候,不要埋怨自己,与自我和解。

社会想要进步,只是关注一部分人的经济数据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只有这样,国家的发展才不会失衡,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安定,祥和。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当今美国的现状我们有目共睹,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吸取经验教训,提前进行改善调整,不要步美国后尘。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衡的美国》:一个“不完美”的生态系统比效率机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