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乐剧《小说》有感

从云贵高原跨年回上海短短两周内,我就第二次踏入了剧场去看音乐剧,原因无他,就是一种报复性消费心态再作祟。

2018年《声入人心》播出后,那俩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和郑云龙红透半边天,头羊效应带动了整个音乐剧行业快速崛起。然而这跟我没啥关系,我真正听说这俩人,还是元旦旅游路上靠随机配对的驴友推荐。但我跟音乐剧可是早有渊源,早在十多年前的本科就被圈粉了,当然了,那时候并不在一线城市的我,只是个电脑屏幕前的爱好者。虽然无缘剧场,但真爱就是真爱,我甚至为了更贴近那种艺术,去报名学了法语。想来那个时候,双云这对兄弟,还没从大学音乐剧系毕业呢。

后来我来到上海,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里,甚至没有关注过是不是有音乐剧这个东西。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玩意儿就是老外的东西,我国人民大概没有人在搞。直到今年意外发现我国也有从业者,而且已经把行业做起步了,我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包。

早在进剧场前,补了补功课得知,阿云嘎更擅长演唱,是歌唱家型音乐剧演员,而郑云龙更擅长表演,是演技派型音乐剧演员,那就一定要都观摩一下。而我运气简直不要太好,俩人的剧竟然都在本月上演。下面就写写我对郑云龙场次《小说》的观感,以及它跟《在远方》略有伤害的对比。

首先,是基础设施质量问题。《小说》在人民大舞台上演,场馆略显陈旧,我所在的二楼甚至有些视野不全。郑云龙开场讲的几段话,我都没太听清楚。一开始我以为是大龙病了或者没吃饱饭,要么就是他的麦有问题。那一瞬间我内心是失望的。后来才反应过来,大龙一上来第一幕是演一个心如死灰打算结束生命的状态,说话自然是有气无力的,可背景音乐非常给力,音量太大,把演员声音盖住了。这个锅不知道是哪位演职人员的,吐槽无从下手。后面也有几次这种情况反复发生,导致我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勉强听清,有点心累。而观《在远方》的时候,硬件就很好,以至于我都没有注意到基础设施的问题。这俩剧组显然财力上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是演员的表演功力。《小说》平均水平极高,以我有限的视力和品鉴力,挑不出什么太大毛病。尤其是主角大龙,在故事的插叙倒叙场景转换的十几秒到几十秒内,就能在激昂的天才编辑--暗黑的正义狂热信徒--痛失挚友的绝望青年这三者之间快速转换,即使我离得老远,也瞅见了他因为情绪激动而额头上布满闪亮的汗珠。尤其是最后一幕读挚友之信得知真相后的泪流满面,真的感染了在场许多人,我感觉像是心脏中了一箭,而我的鼻涕眼泪糊了满口罩粘在脸上也顾不得。三位主角的演技都在线,扮相也非常符合人设,演唱功力也有保障,可以说在演这一块,我是相当满意。这种平均演技远超过《在远方》的平均演技。当然了,《小说》总共就仨人在那儿演,而后者差不多三四十人。《小说》走的就是小而精美的卡司路线。

然后讲讲剧本本身。《小说》是舶来剧,本身的故事确实过硬,而登陆中国后的修改也做得很不错,关键情节补得挺和谐,全程几乎没有剧情跳跃感。最打动我的是,这里面没有爱情,哈哈~爱情是几十年来被过度使用的元素,哪哪都是,玩多了也就不值钱了,令人审美疲劳和不自觉地反感。这也跟每个人的人生阅历有关系。其实到了30多岁这把年纪,恋爱也谈了不老少,说句心里话,很多人类的感情都比爱情更深刻、更持久、更震撼心灵、更具有持续成长性。这也是为什么阿云嘎和郑云龙的“云次方”CP能那么吸粉,因为那是以漫长岁月相伴、共同事业理想和文化投契相合为基础的革命友谊,不但稀有,而且足够深刻。而《小说》里作家和编辑的那种感情,也是远超过普通爱情、友情和亲情的玄妙情感,足以令人回味悠长。对比之下,《在远方》确实显得有些仓促和不完整,剧本想在短短两个小时演出个史诗感,这可太考验功力了,反正这波编剧没撑起来。音乐剧这种形式,个人感觉还是更适合空间和时间都相对小一些的故事来演绎。

最后总结一下,两部音乐剧作品看下来,《在远方》给我留下的记忆是阿云嘎本身的魅力和部分经典唱段,而《小说》给我留下的记忆是来自故事的深刻情感共鸣,二者各有各的精致,也各有各的毛病。跟我在开始看剧之前的理解差不多,最打动人心的还是好故事,哪怕制作差一点也可以勉强忍受下去,而如果故事不够出色,也许观赏体验很好,但回头就容易忘掉。音乐剧,到底还是剧,唱、跳、演,都是为了以更丰富的艺术形式去讲故事。

中国未来的音乐剧能否继续做大做强,走入寻常百姓家,限速步骤应该是优秀编剧团体能否成长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音乐剧《小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