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哥杂谈
本篇阅读时间约为 7 分钟。
1
前言
本篇文章全部基于个人心得总结,欢迎大家讨论,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所有观点均接受。
原本是 5 周年打工人的心得,愣是让我拖了一年变成了 6 周年心得。
最近一年多一直投身于区块链行业,业余时间真的是很紧张,每天都在看新的信息,每天都有新的玩法,每天想去学一些技术去做沉淀,每天还想积累一些投资的底层思维和逻辑,在全职状态下,想要做的事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扯远啦,来问大家个问题。
如果时光倒流,让你重回到 22 岁,你会对那个刚大学毕业的你说些什么?又能给出哪些建议?
依然清晰的记得,6 年前作为职场新人参加的入职培训,第一家公司的一个学长前辈告诉我们,希望你们未来不被工作磨平如今的激情。。
现在回看,终于明白了他当时讲的含义。
我身边有个朋友的例子,她之前有过轻生的念想,后来我也是在一次和她聊天中才知道的,因为线下第一次见面,给我的感觉,她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女孩,否则不敢相信。
我想告诉正在看文章的各位,如果觉得生活没有了欲望,工作把你磨平了激情,你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每天都充满新奇,来到这个世界,生而为人,每个人都不易,轻生第一个对不住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其次才是你的父母以及一些其他人。
也许你会觉得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很自私,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陪伴你最久的那个人,是你自己,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配偶,遇到波折时,尝试与自己和解,原谅自己,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了。
好在,她后来走出了自己的路,虽然曾经有过生活上的波折,但没有被现实打败。暴风雨过后,便有了自己清晰短暂的人生目标,即出国留学,绕开环境,也许未来还会选择留在他国。(这段是我从咱们聊天中观察到的,也许你会看到文章,如果觉得我哪里说的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纠正一下,哈哈哈哈。)
最终,她也已经成功出国达成目标,也是真的为她开心。
我是很佩服这类朋友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不会被所谓的“环境制度”所禁锢,一旦有了目标,便直接开始行动。这类属性的朋友,我觉得未来想不成功都很难,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寻找激情,你和未来,也许差的就是一点点时间而已,一步步走好当下路,静待花开即可。
这段小故事是写于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也正是因为有疫情这段经历,才思考了“活着”这两个字的含义。
PS:这篇文章真的拖了很久,有些内容是我从去年断断续续就已经开始写了,随着时间的延续,一直在进行补充,直至今日。
2
正文
话题回到今天的主题,聊聊 6 年工作的一些心得和感受吧。下面,我会以每个主题 + 部分事例或者详情进行展开。
1. 人品靠谱(离职之后,同事愿意给你做背书)
在公司里,什么是第一评定你这个人靠谱?
公司让你进来,是让你做事的,花钱购买你的劳动力,从而达到正的产出比。那,工作的落地,变成了你这人靠谱不靠谱的第一指标。
除了做事以外,所谓的人情世故也很重要。切忌一点,不要轻易在别人背后议论别人。好话还好,坏话传千里。
2. 做事闭环(任务落地,完成闭环)
举个例子,比如客户有个紧急的需求,他觉得他很紧急,然后跟公司的销售或者运营同学反馈了,他们在和你反馈,此时,你应该怎么做?
是否是他们说紧急,就真的紧急了?他们让上线,就直接上线?你可以想想,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事儿,你会怎么做?
正确的姿势,用数据说话。以我前几天遇到的一个事儿举例,当时有家客户就是这么和我们同事反馈的,说非常着急,后来我去验证了一下,他们截止那天的那个时刻的总请求量是2700+笔,但实际因为这个功能出现的问题的请求量只有20笔,那么算下比重,其实只有0.7%。
有了数据以后,如果你还做不了独立决定的情况下,拿着数据去请示上级,看看有没有必要真的修复。最后的结论,没有必要紧急上线修复系统。
拿到上级指示的结果后,再通过问题反馈的链条,回传回去,最终反馈商户的结论,以及修复的时间节点,完成问题闭环。
3. 借力
借公司的力,不是让你去用公司的资源谋私,而是通过公司的模式去学习,去观察,它的商业模式是如何,产品是如何赚钱的?
有些资源对接只能是公司这样的组织容易拿到,而公司组成的背后依然离不开人,核心本质还是人。
4. 想想你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就拿我第二家公司的一个同事举例。这个同事与我年龄相仿,她是我从毕业之后见过工作能力优秀的人之一。(年龄相仿的,毕业到现在,工作能力这方面,只认可过3个人)
我常常在想,她的核心竞争力是啥?作为技术人员,技术固然重要,但在公司的业务里,光有技术亮点并不能突出崛起,所有技术都是为了产品业务实现,所以,公司的业务熟悉度+技术,这样的差异化组合,便能放大优势,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你比技术业务人员懂业务,能兼容技术人员,你比业务人员懂技术,能兼容业务人员,两个人群中间的桥梁,便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这其实有点像我之前写知乎好物里提到的需求图。
当然,公司每个人的职位都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这里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你和同岗位人群的优势。
5. 换工作涉及的成本问题
换工作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有很多方面,业务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以及环境成本。
业务成本,每次新换工作,都需要熟悉新业务,比如我是程序员,那么每次新工作等待我的就是技术栈的新熟悉,代码上的新熟悉,学习新东西的同时,往往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付出。
金钱成本,比较好理解,如果你不是选择裸辞,那这个相对低一些,但如果你是裸辞,你所付出的租房,衣食住行,在没有稳定现金流的前提下,都是要花钱的。
刚毕业第二年的时候,第一家公司有个哥选择了“骑驴找马”的模式,后来无缝切换到另一家公司,回过头来看,这才是当初符合他背景下明智的之举。还记得当初我一直不明白,为啥他不直接裸辞,去玩一阵在上班,毕竟年龄也不大,现在感觉自己当时的想法过于愚蠢,每个人所面临的状况不一样,不要轻易揣摩别人的做法。
4年前的我,选择过裸辞,一旦裸辞,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你的心态会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尤其是找了好久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对原本规定的目标有偏差,从而陷入“找工作”的死循环,最终心态崩溃而被压榨。
你的过往履历决定着你的心态。经历的越多,心态越稳,越成熟(因为你之前遇到过这个事儿,也就知道如何处理了),反之,亦是这个道理。
比如,你的期望薪资原本是1w/月,但由于心态变化带来的压力,hr就压你,给你到8000,你现在又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那你能不能接受?不接受就不给你offer,反正经验少且便宜的人大有人在,而此时你又投了很多家公司,手里却还没有offer,反正也找不到工作了,就只能被动无奈接受了。
而原本定的兴趣目标,比如你对金融公司感兴趣,结果因为心态和经济压力,迫使你没有办法去主动选择决心深入的公司,从而再次进入“死循环”。
这个时代,除非你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自己创业,自由职业者),或者你有充足的现金流能足够支撑你一年以上,否则,不要轻易裸辞,请骑驴找马。
6. 大公司,中公司,小公司,如何抉择?
我之前有一个误区,大公司拧螺丝,小公司做全能。
曾经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最原本的目的就是去学习,去观察它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慢慢的发现,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啊,小公司最大的困境就是,商业模式确实很明确,但是仅仅是自己认为的明确。而自从19年以后的疫情时代,公司活着,便是目标。
现在你要问我,选择什么公司?我会很认真的告诉你,别去小公司了,一定要去中大公司。
当然,我没有抱怨我第二家公司,相反,我非常感谢它,因为它帮我度过了一段现金流充足,且性价比很高的时期。
我常想,身为互联网人,一定要算自己的时薪,而不是月薪。只有算明白了时薪,你才能明白一家公司的性价比如何。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A公司月薪2w,但每天要上满13个小时,那么你的时薪:
而你在B公司月薪1.5W,但每天上8小时,偶尔会加班变成12个小时,我们平均成10小时,那么你的时薪:
看到了吧,时薪就差了 1 块钱,但是平均每天的时间,你却能出来 3 小时,22天就是 66 个小时。66 个小时什么概念?足够你从零学习入门任何一项新技能了。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具有价值属性的东西。空出来的时间,如何变得有价值,才是你应该去研究思考的。
关于这条,可以想想,其实是和商业逻辑相同的,但凡是能提升效率的东西,也就是节省时间,都会有商业链产生。
当然,你说我上班一天了,下班疲倦不堪,哪有心情去学习,去搞事创造工作属性以外的价值。下班时间娱乐玩游戏它不香吗?
当然香!
我记得当初有个朋友问过华哥,我年纪轻轻没有动力没有钱没有对象没有娱乐就是钓鱼,不善言谈。
华哥(跨境电商界的传奇男人)给出的回答:
只要你开心就好,我现在很少社交,人最主要是开心,你觉得社交很开心你就去社交,不是说社交不好,或者很好,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开心。你找到一个兴趣爱好,至少你钓鱼是开心的。
生而为人,你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我身边的同学,有的喜欢钓鱼,有的喜欢做饭,有的喜欢打游戏,有的喜欢玩车。这些兴趣爱好是与生俱来的吗?明显不是!要么是受家庭环境影响,要么是自己过往经历过的某段事情成就了他现在的兴趣爱好。
就像上文华哥回答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时间由你把控,但是凡事需要你自己去掌握这个度。
打游戏确实可以释放压力,比如我,下班日常打王者,用来缓解疲惫,我觉得没啥不好的,但是这个时长我会严格控制,不让它耽误自己做正事,一旦一天疲惫的心情放松了,随时可以关掉游戏,去做正事。
回到算时薪的本身,可能会有人跳出来反驳我说:你这是什么沙雕算法。
的确,这里必须提醒大家一句,这个算法不适合的两种人。
第一种人,刚毕业的同学。尤其是去各种大城市打工的同学。
几千块钱的差距,那么就选钱多的,初期的你们不需要算时薪,毕竟自己的能力以及工资确实没有那么高,毕业前3年多学点,多加点班,提升自己的基础工资,没啥的,毕竟如果你有能力,也不会选择打工了不是?
几千块钱按上面的算法,不适合,因为几千块钱的提升,完全可以覆盖掉租房的生活成本了,有钱赚,还可以学习到东西,何乐而不为。(当然,刚毕业的大部分同学可能没那么高的工资,只是举例,可能互联网多一些,其他行业就...你懂得..)
第二种人,自我驱动力强,以工作为学习路径,工作只是创业的一个学习路径而已。
对于第二种人来说,我尚未有资格过多评论,因为我自己本身还没有尝试过创业。(创业这个词太大了,曾经我尝试过轻资产创业,但最终依然是失败告终)这类人永远都很清楚自己在职场的每一步是什么,最终是要到达什么目的。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继续举个例子。2022年,我报名了一个跨境电商的课程,当时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顾小北(后文就叫他小北老师好了),讲了一个他亲身的例子,我至今难忘。(例子整体路径应该无差,有些细节可能记得有出入。)
小北老师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在跨境方向上就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我记得当时有一种新的 SEO(搜索引擎优化) 玩法,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市面上找不到可以教他的人,于是便去找到一家符合这样的公司,所谓的“卧底”学习,将公司中学到的玩法,用于后面的跨境拓展。
这个路径就很巧妙,大部分人找工作是为了“生存式赚钱”,而他这套模式则先有了工作的目标,再去工作。
大部分人工作应该没有好好的思考过,自己工作的目标是啥,除了公司合同上给你承诺的固定现金流,你自己本身还有没有什么目标可以去做?
说远了,拉回选公司的主题。
是不是说,去了中大公司,就不能学习到商业模式了?并不是。给你们举个我第三家公司的例子。
我在 2022 年新加入这家公司主业务是做支付的,支付业务的核心简单来说就是流水抽佣,流水越多(高),就越赚钱。
那么如何流水才能更高呢?必然是有其他和金钱相关的业务挂钩,也就是交易。比如,你吃饭付钱,算不算交易?买机票,住酒店,有没有交易?国内近期的数字藏品,购买NFT,是不是交易?
但凡和交易挂钩的,都会有支付公司的背影,也就是核心的逻辑。
有小伙伴可能有疑问,了解商业模式又能怎么样?对于个体来说,太大了,公司能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赚到钱,是有很多资源在背后支撑,表面上你是看不到的。
这点我非常赞同,即使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对个人而言可能并改变不了什么,但你可以从这方面想想,如果你熟悉了当前你所在的业务线是如何赚钱的,有很多时候思考问题,你可能会跳出现有岗位带来的思维枷锁去看待一件事情,而不但是看到自己手中的那“一亩三分地”。也有很多时候,公司层面的机会和人脉,就是这么思考沟通交流后带来的。
7. 建立公司的个人影响力
看到这条,你可能会好奇,怎么在公司还能建立个人影响力呢?
如今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 ip 。不论是互联网的公开内容平台,亦或是公司内部。
建立个人影响力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无他,四个字:分享,内容。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互联网上,各大博主的影响力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在各大公开内容平台,分享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容,从而建立了个人影响力。
公司内部建立影响力的好处有两个:
1. 让大家知道你这个人,后续工作的交集中,好说话,好办事。
2. 为你个人创造未来,属于你熟悉领域的机会。
为啥有这段感触,其实也是源于自己的一段经历。
现在所在的公司,在 2022 年的时候战略路径上有一条是和 web3 相关的。而去年也恰好是我在 web3 nft 领域摸爬滚打的一年。
这两件事恰好联系到了一起,在去年中旬的时候,公司内部当时已经拉起了创新技术小组,后来讨论下来要求做个创新分享,内容是和区块链相关的。
结果就是,主动请缨,前后分享了两次和 web3 相关的内容,一次链上基础技术,一次海外 NFT。直接立下了在公司 web3 的人设。
也是这次分享,后面直接认识了几个同领域非常优秀的大佬(都是隐藏的,平时过于低调...)
所以,建立属于公司的个人影响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8. 想持续成长,需要关注哪些能力?
关于这点,我想借用贾万兴老板曾经在生财日记写到的内容作为开头。( “小小包麻麻"CEO,内容电商创业者)
一个人的持续成长,不会自然地发生,它是一种主观的选择。因为持续的成长,一定伴随着痛苦甚至风险。
持续地成长需要你具备这样三种能力:
1.开放的心态。世界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不理解它,但是一定不要去抵触新鲜事物,不然你就会失去机会。(非常重要,今年区块链世界的一件事情,对新事物的偏见让我错失了第一桶金)
2.智商和情商。这里智商指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是思考能力,情商指的是沟通与协同的能力。
3.强大的抗压能力。
这三点特别重要。
9. 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怎么选择?
目前以我的经验,还没有自主选择权。现有认知告诉我,专业人才是实干家,最终是落地的实施者。
管理人才是战略家,最终是方向的引导者。
10. 如何在公司中抱大腿?
我认为一个好上级的标准,就是当你犯错了,他有没有敞开明确的和你沟通交流。如果他能指出你的问题,你也不要有所抗拒,秉持开放心态接受。
只有当别人指出了你的问题,你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如果你的上级都不der你,要么是你过于优秀,要么这个上级就不是你抱大腿的人。
11. 加班不等于有功劳,干活儿多不等于你事儿做的好。
之前有句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是的,苦劳永远没有功劳受益多。
不要把干活儿多,同化于功劳多,这是两码事。
你认为你干的不错,实际上的结果如何真实评估呢?
一件事儿干的漂不漂亮,平时多听听同事闲聊时的反馈,就可以了解到了,你做一个新功能,新产品,总有人吐槽你,那明显是过程并不好。
12. 向上升级
有一次周会的时候,部门最大的领导讲话点醒了我。
如果你手头里一直在跟一件事,这件事已经明确了deadline,而这件事又是需要多方合作去推动的,当你遇到其他同事推不动的情况,发现并没有将事情延期的进度提前向上汇报,影响的结果是非常不好的。
当然领导在训斥那个同学时,说了一句让我醍醐灌顶的一句话:你自己遇到推进不下去的时候,你有没有第一时间想过向上升级这件事儿?你自己的资源能力不够了,能不能反馈问题给上级,借用上级的资源去帮你推动?
当时我的内心:卧槽,原来资源还可以这么用...领导并不只是给你安排活的人,有难处的时候,及时反馈,他们可能用他们的资源去帮助你追赶进度。
以上,就是这些年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3
尾声
还是那句话,打工是目前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一个好方向。公司是一个平台,它聚集了各路人才资源,大家一起做事赚钱。
尽管从资源分配来说,打工人分配到的金钱资源份额是最低的,但这依然比自己去创业简单多了,不是么?
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书中提到过 3 种个人商业模式: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
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打工人就属于第一种商业模式。
自己做课程,做社群,做美容,做软件,则属于第二种。
开公司,投资,则属于第三种。
那么对于第一种来说,我们有没有办法优化它?
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要么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要么想办法提高时间销售的数量。
普遍提高单位时间售价的方法就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虽然不绝对,但是从普遍的情况来看,拿着研究生文凭的人去找工作,就是比拿着本科生文凭去找工作的单位时间售价更高。
书中老师提到一个观念,他把找工作的市场映射到了资本市场,也就是股票市场上。
把股市里的基础概念——成交价、估值、价值平行地搬过来,对应着去理解,一下子就能明白:
成交价是时刻变化的。(薪资)
成交价是买家(公司)对卖家(打工人)的估值。
估值不等于价值,它们之间总会有一些差异,或高估,或低估。
从长期看,估值不会离价值太远。
精明的买家看重价值,并善于在低价时买入。
高买低卖的买家早晚会被淘汰。
而作为卖家,如果一味追求高估值,结果就会和股票市场上那些一味追求高估值的公司一样——很快“死”掉。为什么?因为确实有一些不够精明的买家,但这些买家早晚会被市场淘汰。于是,最终,那些估值过高的公司(的股票)找不到买家,价值自然会一落千丈。
不过,个人出售的时间与公司出售的股票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对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在放弃持有的时候,还有机会将“烫手山芋”扔给别人,把钱换回来,而时间购买者没有将其转让的机会,只有一个干脆且直接的选项:不继续购买。此时,时间出售者要回到市场上,将自己的时间“挂牌出售”,通常表现为重新找工作——看看30多岁的人回到人才市场重新找工作有多难就明白了。
所以、只盯着“成交价”(放到生活场景里就是“薪水”)而不顾“价值”,肯定是个巨大的错误。逻辑上正确的选择是:不应该关注“价格”,因为它只是“估值”;而应该关注“价值”,而且必须是“不断增长的价值”。
于是,结论非常明显了:
你最好,事实上也必须,关注且只关注自己的持续成长。(书中原话)
除了工作部分,最近生活部分也有一些感想:
1. 感谢疫情,让我学会了做饭(做饭有点类似写代码,也是在创造)
2.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要把对原本的一件事期望的太高。
其他一些感悟:
付费,筛选人群,小白如果愿意付费,说明他一定是想学习的,而不是白嫖。
小孩子才争论对错,别人已经身在其中,是利益相关方了。屁股决定脑袋,你处于不同位置的时候,思考的方式也不相同。
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的时候赚多少,错的时候亏多少。
就像那天在群里和我大学同学讨论的一样,金融圈所谓的旁氏骗局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如何在旁氏项目中赚到钱,关注入点和出点即可。
每次泡沫来临的时候,有一部分智者保持理智认清并且远离泡沫,而有一部分人选择积极拥抱泡沫,前者收获了智慧,而后者赚到了钱。
最后的最后,读了这么久,如果你看到这里,我想以一张在推特上看到的图作为结束。
这张图很有蕴意,虽然看上去明面上不正确,但,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事实。(重点是这幅画的风景,而不是那个女人。)
附上一句话:金钱是衡量你在人生的一个记分牌。
好啦,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了,感谢你能读到这里,也欢迎大家对不同的看法有想法的讨论!
下一篇,也许是这近些年来,一些副业机会点的所见、所想、所感了。